封面故事

制琴师焦中兴 走对了属于自己的路

制琴师焦中兴 走对了属于自己的路
制琴师焦中兴与妻子谢慧蓉。蔡实朴摄影
第100期
文⊙黄守宜 整理⊙赖宛琳

「为甚么朝闻道,夕死可矣!?因为我已经得到全世界我认为最丰富的东西!」制琴艺术大师焦中兴,回顾他制琴的人生,心中充满着求道者的体悟。

年少的勇气和冲动皆为寻道

「年轻时太天真了!甚么事情都想是可能的。」1986年,焦中兴从国立艺专国乐系声乐组毕业,马上买了单程机票,带着仅有的美金1,500元与新婚的妻子,远赴意大利圆他的「声乐之梦」。「钱也没准备好,签证也没有,意大利文也没学过,就这样冲去。」焦中兴好像在细数当年的年少轻狂,也庆幸自己当初那股没来由的勇气与冲动。

但是,这条路的开端并非焦中兴人生规划中的蓝图。初到意大利,焦中兴在中国餐馆打工,半工半读。在一次工作中,焦中兴腰椎受伤,压迫到神经,「当时不能走路、不能站直,心情很糟糕,不但不能唱(声乐),好像是人生都完了,充满了一种对人生未知的恐惧……」

「那是一个转折点,让我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真正想要走的路是甚么?」一个看似人生中的「危机」,意外成为「转机」。身体慢慢恢复之后,焦中兴断然终止了原来勾勒的「声乐之梦」。1988年,他考进了位于当今世界上制作小提琴的圣地──意大利克雷蒙纳(Cremona)的史特拉底瓦利制琴学院。

在学校的4年中,焦中兴完成了21把琴,也是全校学生中的最高产量。焦中兴形容,每天他都在「追」时间,因为需要努力的事情太多:「比如今天学会做一个圆,但不是马上就能达到,必须做、做、做,才能达到。」有一回,不小心将手筋切断,妻子大为忧心,而热爱制琴的他,却觉得那是一种光荣,「因为我为我最喜欢的东西付出,甚至于是疼痛也在所不惜。」

1991年,焦中兴参加全世界制琴界最重要的国际比赛——Anonio Stradivari赛,在当时参赛的二百多把琴中,焦中兴获得第十六名,是全校师生中成绩最优秀的。到目前为止,焦中兴是第一也是唯一在Anonio Stradivari大赛中获奖的台湾人。

最后,来自台湾的焦中兴以高分成绩毕业,取得该校颁发的「制琴艺术大师」文凭,并获得国际知名制琴大师F. Bissolotti亲手所写的推荐函。

从传统的坚持看见生命真理

虽然拥有「制琴艺术大师」文凭,又荣获国际奖项,回到台湾的焦中兴仍得从零开始。因为没有名气,做出的琴乏人问津。焦中兴曾为了生活,从意大利买来古琴再转手卖出。但是,「我发觉我的人已经变了,容易赚钱的事情已经形成的时候,我创作的生命就死了,自然就枯萎,做不下去了。」尽管仓库内仍堆放着未出售的提琴,焦中兴仍毅然结束买卖生意。

「我要的很多东西不一定要用钱买,但是很多人都要用钱买,除了钱以外他们没有其他的东西。千万记住《浮士德》这部歌剧,浮士德得到他所有的,他用甚么去跟魔鬼交换?是灵魂!」

不愿出卖自己灵魂的焦中兴,回台19年,仍坚持依循最古老、最传统的18世纪「提琴之父」史特拉底瓦利的模具、制法。他说,「传统」就是经过岁月与自然的法则,去芜存菁后留下的最精华的部分。坚持质量的他一年只制作6把手工提琴,即便一把定价高达28万,他的琴仍炙手可热。

焦中兴说:「制琴时会让人沉淀,得以看清生命,使得生命答案一直被解开。那是真、善、美!因为想要它(提琴)表现绝对的『美』,就必须用最『真实』的态度。这一个过程使我们变得很『善良』。」

他还强调另一个要素──忍耐,「并不是所有事情都像这个社会一样速成,所以要忍耐克制自己『这样就好了』的心态,去等待、去努力、去坚持。」

尽管现在有人称他是台湾最顶尖的修琴与制琴师之一,他仍谦虚地说:「不是我做得比较好,而是我坚持在这里站住了……」

(本文整理自《看》2008年第16期「认真脸谱」)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在品牌變與不變之間,經營者更應思變
一場疫情為整個消費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品牌管理談論的「品牌定位」受到極大的挑戰,在不可預期的疫情及通路變革的前提下,…
高中課綱是否有洗腦效果?
去年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引起極大的爭議,並且引發近年來首次的高中生集體抗議風潮。這個課綱修改的緣由,…
「拓荒者」守護台灣成衣業形象
近年來,台灣的「運動休閒服飾」品牌多半已稍具代表性與規模,口碑也有目共睹,如歐都納、山頂鳥等都是一般消費者朗朗上口的知名品牌。 其中,…
沉醉「生活在他方」 在繪本叢林裡吃蛋糕
老實說,一開始我並非為了書本而來。 ▲抹茶千層蛋糕在網路上具有超高人氣,來店必吃。 身為愛吃的台灣人,「生活在他方」…
縱觀UFO與外星人
最近有一則新聞「土耳其公布迄今全球最清晰UFO視頻」吸引了我的注意,網路上不但有文字報導,還直接附了一個視頻網址。…
美女如何養成
年輕的Fanny Hsu是美國一家中醫大學碩士班指導教授,她利用今年暑假回台的時間接受了米唐亞4天的訓練,課程內容包裝美姿美儀、彩妝、…
跟著陳聖元腳步 看見新奇的芬蘭
電影《練習曲》裡,主角背著吉他和背包單車環島,看見前所未見的美麗風景與生活態度。隨著《練習曲》的鏡頭,觀眾可以看見主角的決心與勇氣,其中,…
從一棵倖存的神木談起
涼爽的週日早晨,我參加了一個騎鐵馬遊社區的導覽活動。我想一個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更需要像一位好奇的外地人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