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野田新任日相 财政权威取胜

野田新任日相 财政权威取胜
日本民众观看野田佳彦当选第62位首相的消息,但谁当选首相,其实对日本民众的影响不大。Getty Images
第96期
金明修

日本前财务大臣野田佳彦(Yoshihiko Noda)8月29日以「大逆转」之姿,险胜原被看好由前民主党党魁小泽一郎支持的海江田万里,赢得日本民主党党魁,正式接替菅直人成为日本第95任、第62位首相。财经界普遍认为,野田的当选使日本的财经政策得以延续,有利于日本灾后的重建之路。

野田面临的第一要务就是如何遏止飙升的日元币值,以及如何促成党内和解与党外合作。至于外交政策上,虽属右翼鹰派,但在当前经济困局下,应是萧规曹随不致有太大的动作。市场预期,野田当选后,日本政府可能将倾向加税以获得重建经费,并将2012年的财政支出削减10%,使其不超过71兆日圆,以进行日本财政的改革。

增税未弃守打经济复苏牌

现年54岁的野田佳彦出生军人家庭,是日本政界摇篮──松下政经塾的第一期生。1987年从地方政治起家,约十年前加入民主党,因能言善道而赢得人心,2010年受到前首相任命担任财务大臣。

野田属于民主党内偏右的保守派,素以财政鹰派立场著称,在金融界人脉极广,对日圆升值等问题颇为权威,力主增税。他一直被视为是政策上的「稳健派」,他认为只有经济成长才能抑制失业率,扭转国内消费不振、经济通缩的困局。他也主张当务之急是通过「全国总动员」抑制日元走高。他认为强势日元有助于日本企业收购海外资产,但日本必须在第3批追加预算中采取措施来帮助企业应对日元强势。

释出善意寻求和解

在党派政治方面,野田对内需要团结民主党各派势力,缓和非小泽一郎阵营和小泽一郎阵营的矛盾。9月2日组建的新内阁,野田自诩为像「泥鳅」一样朴素,除了留任的鹿野道彦、细野豪志、莲舫、玄叶光一郎以外,大部分不关心政治的日本人可能不禁瞪眼要问他们是谁?《读卖新闻》形容,重量级的人物陆续消失了。也有人批判新阁有论功行赏的味道,类似自民党时代的「分赃内阁」

这次组阁兼顾党内各派势力,选拔二线、三线人材虽有利刷新民主党政权形象,但不可避免也存在能否胜任的疑问。

亲美派对中政策不变

野田当选日本首相后,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随即致电祝贺,并表示希望深化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不过,野田向来对外亲美保守,强调日美同盟是日本外交基石;他主张靖国神社不存在战犯,对中态度较为强硬。

日本媒体评论,野田出任首相将会让相邻的中、韩两国感到忧心,日本与中、韩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为历史问题以及领土争端而遭受更大波折。

但分析指出,无论谁担任首相,日本民主党对中政策的基本方针不会发生变化。日本于2009年9月民主党上台时,即在政治纲领中提到,首相、外相、官防长官不参拜靖国神社,此立场从鸠山由纪夫到菅直人都没有变化。野田虽对中态度强硬,且日本对外政策首重日美同盟,但在日本面临灾后重建之际,野田的外交政策不致有太大动作,以避免对中关系出现不必要的摩擦。

换相频仍见证民主深化

此次换相,日本民众没有被牵动太多。日本天普大学亚洲研究总监肯斯顿表示,经过长达20年的经济不景气,加上313地震的重重灾难,日本人期望一位具远见的英明领袖。

况且,「频频换相」是日本政坛的一个特色。据媒体统计,日本是全世界更换首相最频繁的国家,自1885年伊藤博文出任第一任首相,至今百多年之内已换了95任首相,平均1.35年更换一任,最短的羽田孜只做了64天。

日本内阁最近5年已更迭7任,但民间社会运作仍平顺如常,民众对于频换首相的消息大多保持平常心,见证日本深化的民主建设成果。据《华尔街日报》引述一名55岁的民众山崎郁子看法表示,「自从小泉辞职后,我对日本的政治就感到失望,不过对于新任首相,我仍希望他自己知道他要做的事,而且坚持去完成。」另一名34岁的上班族高桥义则也表示,「谁当选首相对我都没影响,我还是会继续我的事情。」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美國大學迎接30萬中國學生 教授撓頭
自2003年開始,大批中國學生湧入美國,接受美國的高等教育,同時為美國大學帶來不同的文化視角和源源不斷的資金;中國學生的到來,…
寧夏夜市疫情闖關 超前部署傳承80年攤商情
以「千歲宴」打響國際名號的寧夏夜市曾獲台北夜市冠軍,並在2020年獲得五星認證。至今攤商店家數約180家,極盛時期,…
禽流感襲台 李惠仁揭開「不能戳的祕密」
今年開春伊始,農委會防檢局3月3日宣布台灣出現高病原禽流感H5N2,引發台灣社會一連串的震動。 總統馬英九點名農委會應為爆發禽流感道歉,…
錐麓古道鳥瞰太魯閣峽谷之四
這是阿丹拍攝的太魯閣國家公園「錐麓古道」系列之四。 上一期,阿丹預告了將在錐麓古道的最高點展露他高空徒手下拍的絕技。如今我們所看到的,…
TeSA共同創辦人周振驊 跳脫製造思維 翻轉谷底
在台灣成立的臉書最大電子商務社團TeSA(Taiwan E-commerce & Startup Association,…
展望2022年中國經濟 習近平險中求「穩」
中共中央在2021年12月10日發布經濟工作會議聲明,要求經濟工作要「穩字當頭」,連提25次「穩」字。中共喊經濟要「穩」,這背後隱藏的意思…
迎「懊運」 日子沒法過了
為了在奧運期間能給國際社會留下一個好印象,這回北京真的是瘋狂迎接奧運。不只中央當局,包括電視、公交車電視,這些東西開足了馬力,…
正向思考 有助活得長久健康
身心一體並互為影響幾乎是公認的觀點了。而心理和身體的連繫,也是醫學上努力發掘的領域。其中,心理能影響身體程度究竟有多大,答案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