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建国百年看好戏,歌仔戏风华再现!

建国百年看好戏,歌仔戏风华再现!
为庆祝建国百年,文建会主办「当代歌仔戏精致剧场」系列演出,记者会现场众星云集。照片由左至右为黄香莲、许秀年、文建会主委盛治仁、王金樱、孙翠凤。李唐峰摄影
第95期
赖宛琳

2011年7月4日,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一楼大厅挤得水泄不通。不同于以往的政府机关记者会,今天的记者会气氛热烈,与会者无不兴奋莫名!

抬头一看舞台前的四个大布幕,会场的热闹滚滚景象,瞬间获得解答:

明华园戏剧团《八仙传奇─曹国舅》

唐美云歌仔戏团《六度经─仁者无仇》

河洛歌子戏团《天鹅宴》、《御匾》

黄香莲歌仔戏团《江南第一风流才子》

这是文建会主办的「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当代歌仔戏精致剧场」宣传记者会现场。来到此,彷佛来到传统庙口一般,歌仔戏四大天团的当家生旦──孙翠凤、许秀年、王金樱、黄香莲等国宝级演员难得同台。无怪乎台下的媒体记者甚至政府官员都兴奋不已!

今年适逢中华民国建国一百年,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精采上阵。文建会自6月起陆续推出一连串经典好戏,具有「台湾本土原生戏剧」特质的歌仔戏,最能突显庆祝建国百年之意涵,因此文建会一连串推出「2011外台歌仔戏汇演」、「黄金内台」、「当代歌仔戏精致剧场」等三个系列的精采演出,于台湾北、中、南轮番上阵,让台湾的歌仔戏迷们过足戏瘾。

戏说百年,重温传统戏曲之美

歌仔戏约在百余年前形成于兰阳平原,称为「本地歌仔」。本地歌仔以「民谣小调」为基础,初期盛行于宜兰许多「庄仔头」,是农村子弟农闲的娱乐。发展过程中,不断汲取各剧种表演艺术的菁华。大幅改良后的歌仔戏,以野台的表演形式活跃于酬神庙会中,因此称之为「野台戏」或「外台戏」。

1910年代起,歌仔戏进入了商业剧场以售票营利方式演出,称为「内台歌仔戏」。内台的演出促使歌仔戏结合了灯光、机关布景等舞台技术。为吸引观众,歌仔戏新编戏码,从单元剧变成连续剧,服饰方面也更加华丽。直到后来电视媒体普及化之后,内台歌仔戏才日趋没落。

到了1950年代,台湾当时最普遍的电子媒体和娱乐工具──广播电台,争相播放歌仔戏。知名歌仔戏演员如杨丽花、廖琼枝、黑猫云等,都曾在广播电台演唱,其「无影但有声」的演出方式,使得歌仔戏演员更为着重唱腔的表现。

尔后1962年「台湾电视公司」开播,歌仔戏首次登上电视屏幕,一时间造成轰动。随后「中国电视公司」及「中华电视公司」陆续开播,都开辟时段播出歌仔戏节目。电视歌仔戏造就了不少歌仔戏界的偶像明星,如杨丽花、叶青、王金樱、李如麟、黄香莲、许秀年等。直至今日,仍有许多观众在各地组成后援会持续支持偶像。

歌仔戏的过去与现在

以上台湾歌仔戏从发源地──宜兰的传统「落地扫」(按:发展初期子弟们组成阵头迎神游行,边行进边演唱歌仔,当走到空旷处,便取来竹竿围成表演区,演唱曲调、舞动身段,搬演戏文,称为落地扫。)出发,逐渐流传至全台各地;然后到了外台,渐成为庙口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继之堂堂进入内台戏院,观众须买票进场观赏;后来又跃上电视台,成为家喻户晓的连续剧集。直到80年代后,「精致歌仔戏」口号出现,台湾歌仔戏陆续跃上现代剧场,于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国家戏剧院演出,展现其精致多元的艺术风貌。

歌仔戏经过多年来的改良转变,并吸收现代西方剧场艺术菁华,将艺术推向极致。如今,这项台湾传统戏曲被外国人誉为「台湾歌剧」(Taiwanese Opera),越来越独当一面、走向国际。

走过一百年,歌仔戏不仅是台湾土生土长的剧种,也是许多台湾人共同的生命记忆。但是随着时代变迁,台湾社会娱乐越来越多元,曾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本土传统戏曲──歌仔戏表演艺术,发展一度停滞,甚至有没落的趋势,令戏剧界人士与学者专家忧心不已。

而今,无论政府或民间,对于最能代表台湾本土文化的歌仔戏传统戏曲文化,皆不遗余力地努力传承。这个拥有百年岁月的活泼剧种,将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工商业社会中保有其传统意涵和原型价值,抑或成功转型,其未来走向值得一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老友伯的傳奇故事
我父親在老家有一個經歷頗為傳奇的朋友,這裡姑且稱他為老友伯吧。 大約是三十年前吧,老友伯還很年輕。初冬的時候,他步行去一個很偏遠的山區辦事…
我家才女的賀榜
曾有觀察指出:在美國,如果家中有小孩唸哈佛大學,孩子的父母親於五分鐘內會找相關的話題,想盡辦法在親朋好友面前分享孩子的成就;在台灣,…
熱情、濃郁、甜蜜 在coconia巧克力專賣店邂逅幸福
冬日午後,雖有些許陽光,仍然不敵刺骨寒風,街上行人顯得有點冷清。不過,位於台中市成功路與原子路轉角上的「coconia手工巧克力專賣店」,…
迎回台商,分秒必爭
中共永遠弄不懂民主自由的力量,而且也不曾真心想要恢復孔孟文化。否則孔子早說過了「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時今日,…
奇異苗族 演繹現代版「山頂洞人」
  貴州省安順市紫雲縣水塘鎮塔井村,海拔約1,800多公尺的叢山之間,住著一群隱居山林的「穴居人」,…
中國海歸潮 是「人才潮」還是「海待潮」?
據中國大陸教育部統計,中國海外留學生返國求職的「海歸」人數逐年增高,陸媒強調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實力增強、就業環境改善等因素吸引人才回流。…
與君一席真心話
今,我明白了自己的中心思想,瞭解行為背後那個主導的思想體系──無為,影響著我的行為模式。遺憾的是,距離那個無為仍是遙遠,不怕妳的見笑,…
溫家寶淚灑汶川 無奈的天人交戰
僅僅兩天時間,中共開動一切媒體資源,正在把一場慘絕人寰的大災難變成一場中共領導全國人民戰天鬥地並將取得勝利的「地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