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凯基证券并购了台证证券,资本规模达新台币320.72亿元,证券经纪市占率由3.73%提高到8.43%,仅次于元大证券的12%,成为台湾市场第二大券商。
2010年3月凯基证券原董事长王慎完成了并购大任后转任董事及资深顾问,原美亚产险董事长魏宝生接任凯基董座,开始凯基合并台证后的新里程碑。
魏宝生政界、金融业界资历丰富,曾任最末任财政部保险司司长和金管会第一任保险局局长。2005年由公转私,在友邦投顾、友邦证券、美亚产险担任董事长。2008年金融海啸后,全球金融业领导人都面临了严苛的市场考验。魏宝生有何独到之处能够带领企业在逆境中脱颖而出?除了以上显赫的资历以及累积过人的实战经验外,魏宝生尤其专精于人力资源管理,对待员工格外有一套!
作风1:
身段柔软、处事圆融的「宝哥」
有个让人莞尔的故事,可以充分见识魏宝生的管理风格。
一次,一位凯基的员工在上厕所时,正巧董事长魏宝生也走进厕所来。两人肩并肩,员工正感尴尬时,魏宝生手机响了,不得已接起电话,谈起公事。一旁的同仁开始紧张不安。员工通常很惧怕和老板一同搭电梯与上厕所,这位员工的心理压力不可言喻。
出乎意外地,上完厕所后,魏宝生转头和同仁幽默地说道:「下次上厕所电话响要跟我一样,上厕所也要讲手机喔!」那位同仁顿时爆笑,尴尬的情绪瞬间无影无踪。魏宝生往后呼叫「那位和我上厕所的同仁」,员工们就知道是谁了,部属与上司的关系瞬间紧密许多!
这就是魏宝生平时为人的习惯,头发半白、面目和蔼、在业界有「宝哥」称号的魏宝生,以身段柔软、处事圆融为人称道,对待员工更是如此。魏宝生说道:「我非常喜欢搞HR(Human Resources,指人力资源管理),每次到一个单位时,我都跟人资部门讲,我说你一定要服务大家,HR很重要,因为我们金融服务业人才最重要!」
魏宝生接着说:「HR是一个服务单位,他要为公司、员工服务,同时要帮我想办法激励员工。」所以除了过年过节、绩效良好时,人力资源主管要提醒魏宝生写奖励信,还得帮助魏宝生注意员工生活的细节。魏宝生举例:「我很希望同仁有喜事的时候,尽量让我知道;有丧事时,一定要让我知道!」
作风2:
从婚丧喜庆中深入认识员工
喜事是锦上添花,而丧事是雪中送炭。很多位高权重者,出席下属的婚丧喜庆往往出于礼貌性,敬个礼、握个手便匆匆离去。魏宝生却不然,他会尽量挤时间全程参与员工的婚丧喜庆,从中更深入认识这位自家员工。魏宝生说道:「喜事或丧事,你可以更了解他的家庭背景、家里的关系。你跟员工关系更近,你就有话题了,而且搞不好有些事情你可以帮他、他可以帮你,所以这都是很重要的细节。」
目前在凯基信托任职专户管理部经理的周廷亭,一路从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友邦投顾、友邦证券跟随魏宝生到现在的凯基证券,很熟悉魏宝生的为人。周廷亭谈道:「魏董真的很照顾员工。以前我在友邦投顾,家父生病时,魏董就亲自来探视。那时有同事生小孩,甚至有同事流产,他都有去关心。」
照顾员工不只是在婚丧喜庆中,魏宝生在日常工作上亦养成和同仁紧密互动的习惯。同样从AIG跟魏宝生到凯基的老部属、目前在凯基证券法令遵循部担任资深副理的张文佩提到:「有的董事长跟员工的距离比较远一点,毕竟中间还有一些高阶主管。可是魏董很喜欢跟大家打成一片,看到你就会问候近况。他很重视与员工间的沟通。」
作风3:
喜欢和员工一起搭车、搭电梯
忙碌的魏宝生平常与员工见面的机会很少,却很会利用时间拉近与员工的距离。魏宝生的「撇步」是──他很喜欢和同仁一起搭车、用餐,「因为在车上、在吃饭时可以聊天!」员工们一开始不习惯时都很紧张,但魏宝生却乐在其中。
乘坐电梯也是,魏宝生不喜欢CEO的专属电梯。他笑着说,董事长的位置本来就高处不胜寒,若搭电梯也跟同仁分开,就失去和同仁拉近距离的机会。所以一有机会,魏宝生就会和员工一起搭电梯,趁机主动聊聊天,问候同仁。
刚到凯基时,员工们由于害羞不习惯和董事长一起搭电梯,所以魏宝生总是主动出击,看到同仁时主动大声道声:「早!」员工们渐渐习惯,开始有互动。有时遇到业务上有关连的员工,在电梯里魏宝生通常会在其他同事面前夸他几句,让这位员工很有面子。魏宝生解释:「主动亲近,久了这互动就开始了,在沟通上、在交待任务上,就会发现有很多的方便,这也是某种程度的leadership(领导统御)。」
作风4:
把自己定位为同仁的「特助」
在大公司内部,部门与部门间的本位主义一直都是难以处理的麻烦事。尤其证券业者服务客户时,复杂的财务需求往往需要不同的部门处理,而部门间都是利润中心制──替自己赚取利益往往先于协调整合。然而,部门间的协调整合,才是为公司整体赚取最大利润的关键。这时协调整合的事情就得由董事长出面,「每个单位你有本位,你有你的预算,所以在业务上,当然先以赚钱为主。但是站在我董事长的立场,对不起,为了拿下这客户,你的部门牺牲一点,他的部门获点利,因为我是站在公司的立场,你牺牲,他占点便宜,我都知道!年终时我们再来结算,因为这是teramwork(团队合作)。」
另一个凯基的本位主义问题是,2009年凯基证券并购了台证证券,两个不同公司的文化、典章制度得协调整合,这可不是小事。魏宝生坦言:「这是我来凯基的目的之一。」
那该如何作到协调呢?魏宝生强调,自己立场的独立性很重要,「我既非原来的凯基,我也不是来自台证,所以我的立场就比较独立。你不要告诉我你凯基有多好,或是台证有多好,大家都一样,现在是新的凯基,大家一起努力!我来呢,就是把大家的未来创造出来。这话一讲,大家不就是在同一条船上吗?要超然、没有私心,人家才会相信你。你有私心谁会相信你!」
因此,在工作上,魏宝生有一套独特的「特助观」,把自己定位为同仁的特助,他风趣地说:「没事不要来找我,有事一定要来找我,没事就代表你就处理了,你来找我的时候都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你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价值发挥的时候。」
所以他希望下属能拿捏寻求「特助」的必要性,因为通过同仁找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魏宝生也在观察下属的领导能力,「可是你常常来找我,小事都来找我,你的leadership(领导统御)就有问题啊。可是你有重要事情不来找我,出事时,对不起我就要骂人了,所以大家就要去拿捏。」
所以员工都知道,不会有人去找魏宝生闲聊,然而魏宝生到各部门「串门子」的时候,就表示一定有要事,「我去串门子的时候都不必约,一定约得到,因为同仁们知道一定是有事,否则董事长不会下来找我。」
魏宝生独特的「特助观」,一方面在同仁面前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但同时却凸显出董事长这个职位的价值──处理各部门没办法处理的事情。魏宝生形容这种与同仁间工作上的微妙关系:「看似亲密,却又紧张。」
「宝哥」的人力资源管理术,果然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