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团圆夜 - 用一生的时间相聚

北一女三十重聚:台湾篇之二
台北重聚团体照,大绿绿们的开心看得到。
丹尼尔
第78期
李佳鸿、郑少凡
北一女三十重聚:台湾篇之二

12月12日的傍晚,世贸展览馆正因举办信息展而挤得水泄不通。走进一旁的世贸国际会议厅大楼里,乘着电梯接近三楼,一阵阵嬉闹欢笑声响彻整栋大楼,热闹程度不亚于一旁的信息展会场;让人一时以为一群年轻学生正在举行大派对,正High着呢! 到了三楼,从远处一看,一群群穿着绿制服的女生穿梭会场,响亮的嘻笑声不绝于耳。心想:「不愧是北一女学生,读书厉害,玩起来更是疯狂。」走近之后,发现这些穿着北一女制服的并不是年轻的高中学生,而是一群熟女。 原来「北一女三十重聚」台北场,「就在今夜」! 团圆之1: 阔别三十年,再次穿上绿制服 一班班阔别了三十年的同学,再次穿上绿制服,现场约有八百多位北一女校友摩肩接踵,赶拍重聚照片。正在目不暇给时,一声「信班信班最性感,信班信班最幸福!」的口号从合照处传来。原来是今天出席人数第一名──高达38人的信班,难怪口号惊天动地。 信班一位穿着时尚、留着女性化短发的美丽熟女向我们走来,原来她是《壹周刊》副总编辑、在高中时代也是辩论社的李显立。她难掩媒体工作的热忱,热心地分享信班感人的寻人故事。原来信班是最后一班「全垒打」、最近才找到全部同学的班级,还有一位越南同学最后两天才赶办签证,今天也克服万难来到现场,令全班同学相当感动。往走廊处一瞧,每一位校友脸上都带着开心的笑容。又有哪一班不是如此呢? 走进会场,一桌桌校友开怀畅言叙旧,还有不少人穿梭不停地寻找其他班级的朋友。转头一看,只见熟女们穿上仪队的制服走上台,在音乐的韵律下,威风凛凛地耍着枪枝。看着手上的枪转来转去,不禁令人捏把冷汗!还好宝刀未老,当年仪队的气魄犹存,不至于来个NG! 团圆之2: 三十成就奖,人人有奖! 引爆全场欢声雷动的「三十成就奖」活动,颁出了许多有趣的奖项。有两位同学因为生了五个小孩而获颁「增产报国奖」!还有「先生夺人奖」,颁给该届最早生育的同学,她的孩子最大是29岁,推回去一算,19岁就生第一胎了。台下八百位同学同时发出「哇!」的惊叹声。 更惊人的是「最佳勇气奖」,颁给该届孩子年龄最小的校友。最小是多小?众人一阵交头接耳猜测后,主持人高呼:「两岁!」获奖人还高达三位!现场人人瞠目结舌!掐指一算,这三位同学46岁时才刚生产完! 颁奖活动的最高潮是一位同学竟然同时获得「先生夺人奖」和「最佳勇气奖」,同时有29岁和2岁的孩子!「不愧是北一女的!」──好一个「齐家治国,一肩双挑」呀! 后面还有「春风化雨奖」──全班最多人、计22人当老师,由射班获得。「济世救人奖」──全班最多人是医生,由毅、良、俭班均各有十多人获得。「中流砥柱奖」──全班最多人当家庭主妇,由爱、礼、书获得。「不务正业奖」──高中时是文组或理组,但从事的工作与学生时代念的组别有天壤之别;现场每班都有一些同学站起来接受鼓励。最后还有「浮云游子奖」,颁发给住在海外归来与会的同学。「我爱台湾奖」,颁给所有坚持住在台湾的北一女校友。人人有奖,让气氛顿时到达沸点! 大团圆: 24班校友,烘托最美好的一夜 最后的各班时间,每一班同学轮流上台祝福全校同学。最爆笑的是仁班精心剪辑制作今昔对比的影片。有同学提到最遗憾的事应该是没有在16岁时交男朋友,因为「16岁时的爱情力量应该很大」。结果影片紧接着打出以前1980年建中毕业生现在的样貌,配上口白说:「当年心仪的建中帅哥,现在变成这个样子!所以爱情没有甚么好追求的……」引起全场一阵哄堂大笑。爱班手持小蜡烛,排成两个爱心形状,要在场的每一位同学给旁边的人一个爱的大抱抱,许多同学在拥抱彼此时红了眼眶。得此真挚情谊,夫复何求!还有平班表演芭蕾舞、射班表演拉拉队、信班请出在政大广告系任教的音乐人陈文铃上台弹吉他以及让班找出曾在美国担任过ASIFA Hollywood安妮奖、棕榈泉国际短片影展等多个国际影展的评审的国际动画大师吴淑玲(Sharon Wu)制作班级动画……各班无不各显巧思,彷佛回到高中时拉拉队的竞赛。 精采的一夜,就此慢慢画上句点。 对于这些「年近半百」的校友来说,三十重聚不是终点,恰恰相反,这是往后四十、五十重聚的起点。她们真心许愿:「用一年的时间找同学,用(未来)一生的时间相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南海爭端,北京終現紙老虎原形
中國堅持在南海造島,其咄咄逼人的強勢行動折騰得四鄰不安。但10月17日中共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的公開發言,又讓人看到一件讓北京很不高興的真相:…
克里夫.李是真神還是假仙?
王建民今年的連勝紀錄在5月7日遇到印地安人隊(Indians)時被打斷,不管是老球迷或新球迷,…
14個奇怪但管用的健康祕訣
身心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奇怪的小舉動,看似平常但是卻非常管用: 1、綠蘋果緩解焦慮:如果在地鐵、…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蘇菲的抉擇》警示魔鬼的陷阱
「Making a Sophie's choice.」是近些年美國新出現的片語,意思是在兩個艱難選擇之間被迫進行的可怕選擇。…
香港主權轉移11週年
正當台灣因為馬英九當選總統加速兩岸統合步伐,中國觀光客在7月4日駕臨台灣,是福還是禍引發激烈爭議時,7月1日,…
人類的火星夢真能實現嗎?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火星是除了月球外,人類腳步可以到達的最近一顆行星。但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小巨人」餐廳的成功啟示
美國《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在2003年發現企業界有一股很特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