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中國

中国青少年「性」趣盎然

中国青少年「性」趣盎然
今日中国,青少年不正常的交往问题十分严重,危及正常的婚姻道德观。
Getty Images
第73期
方茹

在因特网高度发达的今天,让人脸红心跳的文字、照片或视频随手可得。据中国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北京大学人口所近日联合发布的〈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调查报告〉显示,在15~19岁的青少年中,8%的女孩有过性经历。这一调查历时近2年,包含1.64亿15岁至24岁未婚青少年。据调查,未婚先孕和人工流产已严重威胁中国少女──明天的妻子和母亲的身心健康。青春期性和道德教育已成为困扰家庭和社会的难题。

《红楼梦》中,贾宝玉看了《西厢记》,向黛玉表衷情,被黛玉斥责为淫词歪曲要报告舅父,吓得宝玉赶紧告饶。现今社会,在声色的诱惑上超过古代千百倍。影视剧里比比皆是的接吻、搂抱,甚至床上镜头,让未成年人早早地领略了成年人的世界。

据中国媒体报导,自2008年起,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开始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调研,一对一地采访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生。调研中,北京某学校一名初中老师讲述了她亲眼目睹的一件事:一段时间以来,这位班主任发现班里的男生都成堆往厕所跑,神色诡异。后来,她暗中调查得知,这群初二男生是在用手机互传从网络下载的黄色视频!

尝禁果 酿苦酒

据悉,在有性行为的中国女性青少年中,21.3%的人有过怀孕经历,选择人工流产者超过86%。据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青苹果之家」主任张晓纪称,在北京最好的学校里,未成年人发生婚前性行为的比例约为3%,而到了一些不好的学校,未成年人发生性行为的比例,提高到30%到40%。北京市宣武区青苹果之家的少男少女诊所,每到长假结束之后,都会迎来一个少女堕胎高峰,年龄最小的仅13岁。家长此前毫不知情,根本也想不到。

据《北京晨报》报导,今年暑假结束后,到私立医院做人流的未成年少女骤增了50%以上。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妇产科门诊工作的主任医师魏莹称,那里的医生都曾接诊过十五、六岁的初中生来做人流手术,这在十年前并不多见,但近几年,大家已经习惯了。据海淀区志新桥附近一家私立医院前台一位接待人员说,最近来做流产手术的,14岁到17岁的女孩特别多。

让医生们担忧的是,来做人流的女孩不仅年龄越来越小,而且不少女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来,两次、三次或者更多的都有,有的女孩甚至在两、三个月内接连来做手术。而她们对此可能导致的伤害程度似乎并不了解。

北京青苹果心理咨询热线开播后,发现一周就有上百个电话咨询「怀孕症状」等相关问题。热线咨询中,两个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短信聊天中还互称「老公」、「老婆」。

当今中国媒体上,有两种广告出现频率较高:一是无痛人工流产、一是治疗不孕不育。不孕不育门诊的广告遍布报刊、电视和街头电线杆子,它反应了一个现实:太多的没有保护措施下的性行为造成身心的严重创伤。

中国青少年性教育的误区

据悉,现在中国初、高中课程表上都有卫生教育这门课,但是上与不上取决于学校。有的学校把这种课定为两周一次;有的学校的课程表上有这门课,但只是开学时把书发下来,平时却不上课。而对人工流产的危害有哪些、如何科学避孕、一旦怀孕了该怎样正确处理等知识,显然,学生们无法在课堂中找到答案。而华人家长们对这些话题一般也是羞于启齿或开玩笑马虎过去。

前不久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发起的一次公益论坛上,很多专家指出,中国在青少年教育上还存在不少误区。其一是认为青少年的性教育已经够多了。一项2004年全球性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首次接受性教育的平均年龄是13.7岁,在被调查的41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七;其二是认为性教育越早,发生性行为越早,这是很多父母不敢和孩子谈性的原因之一;其三是认为性教育就是为了避免未婚先孕。世界卫生组织驻中国代表处赵鹏飞教授说,对青少年性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避免婚前性行为上,要扩大到预防艾滋病及其他性传播疾病的范围。

另外,道德层面的约束对青少年的性行为也起到相当大的约束作用,世界上一些笃信宗教的青少年普遍对婚前性行为持否定态度,认为应该把第一次献给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忠贞、纯洁,才是两性应该向往的美好关系。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飲水新趨勢 自來水勝瓶裝水
人們每天都需要喝水,但喝水習慣卻因人、因國情而異。 中國人大多喝開水,但是法國人卻習慣於喝自來水和礦泉水、純淨水等瓶裝水。最近的民調顯示,…
頭痛欲裂
頭痛了,該怎麼辦好?下列處方可供您參考。 內服方 感冒受寒所引起的頭痛:煮生薑、蔥白、柳丁皮,水沸後加點茶葉悶3分鐘,當茶喝。…
胡適和魯迅是雙子塔
胡適和魯迅在兩岸的命運很不同:台灣曾捧胡適、貶魯迅,甚至查禁魯迅的書(蔣時代);中國曾捧魯迅、罵胡適,批判文字之多創歷史紀錄(毛時代…
電視劇《蝸居》熱與中國的世態
2009年下半年,一部講述都市白領家庭買房過程的電視連續劇《蝸居》在中國各地播出之後,因其內容觸到「房價」這根當今中國社會最為敏感的神經,…
面對流感,哪裡逃?
從人類的流行病史幾千年的概算,一場瘟疫下來,死亡人數都很驚人。拜科學所賜,細菌、病毒肆無忌憚地橫掃全球。超級細菌快速成倍地成長,抗藥性強,…
德州女孩Janet的台灣探索
秋冬交接的午後,灰濛濛的台北天空飄著稀稀落落的雨──好一個喝下午茶的天氣。坐在東區一家白色裝潢的巧克力專賣店內一角,…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歐巴馬訪緬甸 軸心轉向亞洲
美國總統歐巴馬11月19日抵達緬甸進行歷史性訪問,成為首位在任內走訪緬甸的美國總統,他分別與緬甸反對派領袖翁山蘇姬及總統吳登盛會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