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小而美 台湾的多元品牌战略

小而美 台湾的多元品牌战略
「2010年台湾国际品牌」第一名为宏碁(acer)。图为acer小笔电与代言的美国职棒好手王建明。
Getty Images
第73期
张颂宇

「台湾是制造业研究班,品牌小学部。」这是台湾「品牌先生」──宏碁创办人施振荣,2005年在经济部举办的一个讨论会上,急声催促台湾要赶紧加快脚步推动品牌,提醒台湾企业首先要认清的一个事实。

随着全球商业竞争日趋激烈,推动台湾品牌发展已刻不容缓。经济部自2003年开始,委托知名顾问公司「国际品牌」(Interbrand)公司为台湾国际品牌做品牌鉴价,每年公布「台湾十大国际品牌」。2006年起,更扩大推动为期7年的「品牌台湾」(Branding Taiwan)发展计划,包括成立的品牌创投基金、品牌人才培训等,希望2012年台湾可出现名列「全球百大」的品牌。经济部长施颜祥表示,发展品牌、加强研发是台湾产业转型的方向,未来十年是国内品牌发展的关键十年。

关键1:到底,台湾品牌有多少价值?

Interbrand甫于9月中旬公布第11届「最佳全球品牌」(Best Global Brand)百大排行榜,其中可口可乐、IBM和微软和去年相同,继续雄踞前3名;4至10名依序是谷歌(Google)、奇异、麦当劳、英特尔、诺基亚、迪斯尼和惠普。前十大品牌中,美国企业包办9家,唯一例外的是排名第8的芬兰手机大厂诺基亚。

稍后,经济部也公布由国贸局主办、外贸协会及Interbrand承办的「2010年台湾国际品牌价值调查」结果,前5名分别为宏碁(acer)、宏达国际(HTC)、华硕(Asus)、趋势科技(Trend Micro)及康师傅控股(Master Kong),且这5项品牌价值均超过10亿美元,已达成2003年第一届设定的目标之一,即于2012年达到5家超过10亿美元。不过,台湾国际品牌的推动,在2003年时还设定了另一项目标,也就是希望2012年有台湾品牌晋升「国际百大」。此目标能否达成呢?

由目前情况看来,答案是:希望不大。因为2010年全球百大品牌中,亚洲企业今年无人挤入前十大,丰田因汽车召修问题,7年来首度摔出前十大,但仍名列第11,居亚洲企业之首。而亚洲品牌只有日本6家及韩国2家挤入百大,分别是日本的丰田(Toyota)、本田汽车(Honda),Canon、Sony、Nintendo(任天堂)、Panasonic,以及韩国的三星电子(Samsung)、现代汽车(Hyundai)两家。此外,11连霸的国际百大品牌之首的美国可口可乐,品牌价值高达704.5亿美元,是台湾品牌价值前二十大的7倍,差距不可谓不大。显见亚洲品牌的经营能力相较于先进国家而言,仍属薄弱。

台湾大学国际企业学系李吉仁教授在《滚动吧,品牌TW!》推荐序中提到,建立一个有价值的品牌,尤其是挤进世界百大,诚非易事。他认为,全球百大品牌的厂商仅集中于13个国家,其中过半数为美国品牌,亚洲地区也仅有日本与韩国不到十个品牌能够入列,显见其难度。台湾虽然有不少具国际知名度的企业,甚至进入财星全球五百大(Fortune Global 500)的企业,但由于多属B2B(Business To Business,指企业对企业的营销关系)而非B2C(Business to Customer,指企业对消费者的营销关系)的品牌,也因此无法进入百大品牌。

那么,台湾企业发展品牌的前景在哪里?

关键2:多元品牌,「小而美」的台湾

由于台湾中小企业占绝大多数,施振荣在《品牌,笑一个》书中及公开场合多次提到,台湾和韩国的国情不同、企业文化不同,产业分工不一,不像韩国可以倾举国之力支持诸如三星等几个大财团在国际称霸。台湾也不需要模仿别人,走别人走过的路,而应该树立自己的「品牌战略观点」,走出自己的模式与出路。以中小企业为多数的台湾,施振荣认为应发展「多元品牌」,也就是发展很多「国际小众知名的小品牌」是台湾应实行的策略。

政大企业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洪顺庆在《品牌,笑一个》序文中表示,品牌,是营销之根,没有品牌的营销就是无根的营销。他认为营销是企业最重要的功能,而没有品牌的企业在营销的红海中,就像无舵的船一样,终日漂浮,无所依赖,只能低价厮杀。所以,「品牌,不只是营销之根,更是企业经营之根。」

统一企业总经理罗智先则认为,「组织如人,品牌如魂。」而品牌建立想要成功,关键在于其能一致性及持续性。只不过执着与耐久恰好是人性的天敌,才会致使品牌经营在多数企业中变得困难。

全球品牌战略大师瓦利.欧林斯(Wally Olins)表示,品牌的塑造与形象提升不是一场选战,而是项计划,通常需要10年甚至更久才会有所改变。

上银科技董事长卓永财则在《品牌,笑一个》推荐序文中举例提到,近二十年来台湾机械零组件产业深耕欧日市场,推动ISO9001认证、产学合作,经过努力,如今已有很多业者的营业额超越整机大厂,总产值也已超越工具机,不但有「小而美」的品牌,台湾机械零组件的名声也逐渐远播。

发展品牌,台湾虽起步晚,又以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占多数,掌握其精髓,用心经营,仍有机会发展「小而美」的品牌。施振荣也认为,小公司打品牌更有利,因为易于控制成本和布局。

发展品牌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工程,虽然「走出自己」是一项艰难但又无法忽视的品牌之路,然而,台湾企业的韧性不容小觑。本期封面故事,就要介绍三家「小而美」的台湾中小企业力求「自创品牌」的经营之路,包括打造本土「迪斯尼」肖像品牌「BUGU咕咕宝贝」的马林国际事业有限公司、锁定「营养制剂」生技新领域的生机生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第一个在日本创立的台湾设计师配件品牌「Pure De Sign」。

更引人注目的是,这三个品牌的催生者,都是年轻台湾女性!是否女性的特质,有助于品牌的创立?读者可由报导中寻找蛛丝马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南海爭端,北京終現紙老虎原形
中國堅持在南海造島,其咄咄逼人的強勢行動折騰得四鄰不安。但10月17日中共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的公開發言,又讓人看到一件讓北京很不高興的真相:…
克里夫.李是真神還是假仙?
王建民今年的連勝紀錄在5月7日遇到印地安人隊(Indians)時被打斷,不管是老球迷或新球迷,…
14個奇怪但管用的健康祕訣
身心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奇怪的小舉動,看似平常但是卻非常管用: 1、綠蘋果緩解焦慮:如果在地鐵、…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蘇菲的抉擇》警示魔鬼的陷阱
「Making a Sophie's choice.」是近些年美國新出現的片語,意思是在兩個艱難選擇之間被迫進行的可怕選擇。…
香港主權轉移11週年
正當台灣因為馬英九當選總統加速兩岸統合步伐,中國觀光客在7月4日駕臨台灣,是福還是禍引發激烈爭議時,7月1日,…
人類的火星夢真能實現嗎?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火星是除了月球外,人類腳步可以到達的最近一顆行星。但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小巨人」餐廳的成功啟示
美國《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在2003年發現企業界有一股很特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