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揭示微波辐射对食物的影响

微波炉与塑料容器搭配,其实是最糟糕的组合。Fotolia
第197期
高新宇

人类已经使用微波炉加热食物几十年了,微波的工作原理是透过使水分子高频率震动,并使其转化成蒸汽来加热食物。虽然这种加热食物的方法很方便,但却改变了食物的化学结构,而且已经出现了一些证据,支持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担忧。

普通炉和微波炉的区别

人们认为的安全,在近年都是缺乏实际意义的,正如我们曾经认为烟草、多氯联苯,以及石棉和草甘膦等都是安全的,可是实际上却不安全。把食物放在微波炉内加热与在普通炉子上加热有何不同?不同之处在于微波使食物中的分子变形并扭曲,但传统的加热方法则不然。

这在医疗领域也是有问题的,例如:在输血过程中,微波通常用于加热血液,然后将血液转移给患者,但微波辐射会损害血液中的组成部分。

现在人类已经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微波炉能够彻底清除您的食物中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微波加热食物很方便,却改变了食物的化学结构,可能对健康有害。Fotolia

 

有关微波加热的科学研究

2003年在《食品和农业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调查了微波炉对绿花椰菜的作用,发现在微波处理后,失去了高达97%的有益抗氧化剂。但是,当研究人员用蒸汽蒸绿花椰菜时,抗氧化剂只减少了11%或更少。

澳洲的一项研究表明,与传统加热相比,微波炉可以产生更高水平的「伸展型蛋白质」,当蛋白质溶液被加热到相同最高温度时,与传统蒸汽加热相比,微波能够使更多蛋白质伸展。

一项使用大蒜的研究表明,仅60秒的微波加热,就可以使其主要活性成分(蒜氨酸酶)失效。

微波也被发现可以破坏母乳中的免疫促进剂,此成分却是对儿童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的抗病营养素。该项研究发现,微波可使乳汁内的溶菌酶活性和抗体减少,并导致更多致病菌的生长。与其他任何加热方法相比,微波加热对牛奶造成的损害更大。微波甚至在低温下也存在安全问题。

日本的研究发现,只有6分钟的微波加热就可以导致牛奶中约40%的维生素B12死亡,变成完全没有任何营养价值。

最近三项关于食物组成的研究显示,新鲜农产品在微波加热后,可以使常见的一些矿物质和蛋白质含量下降40%。

用何种容器来微波食物

在这个时代,不用塑料容器来微波加热食物应该是不容易的,这就是为甚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建议,任何可以用于微波加热的塑料容器都应该贴有「微波安全」标签,但即使有这个标签,用它们来微波加热食物,仍然不是一个好主意,因为微波炉与塑料容器搭配,其实是最糟糕的组合。

许多研究表明,多种塑料制品含有各种激素干扰化学物质,而且高温是将化学物质从容器转移到食物中的罪魁祸首。

正如《毒理学》杂志所写,使用敏感和定量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发现在室温下,无论聚碳酸酯是否被使用过,双酚A从水瓶到水中的转移速度都是0.2ng/h到0.79ng/h,而当暴露于沸水中时,使BPA的迁移速度增加高达55倍。

热度增加也会增加化学浸出,所以请谨慎使用来加热食物的容器,即使是被标记为「微波安全」,甚至不含双酚A和无其他令人担忧的化学品的塑料容器,也是相当危险的。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称:「『微波安全』这个术语基本上意味着任何从容器中浸出到食物中的化学物质的含量远低于对健康有影响的含量。然而,有理由要警惕这种说法,特别是#7聚碳酸酯塑料是不应该用在微波炉中,即使它被贴上了『微波安全』的标签也不好,因为它可以释放激素破坏性双酚A,特别是在加热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蘇治芬帶領雲林走向農業首都
才剛走近會議室,就聽到這樣的對話:「縣長呢?」「剛剛不是到了嗎?」「縣長用車就停那裡,看來已經到啦!」「那她到底跑哪去了?」「巡視吧。」「…
趨勢報報
 愛因斯坦預言被證實!美國科研團隊測出重力波 美國「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IGO)2016年2月11日對外宣布,…
梅克爾無力回天 歐元區恐解體
隨著時間的流逝,歐債問題愈發難解。歐債關鍵的主宰者──德國總理梅克爾對於拆解歐盟的念頭終於有所鬆動。不過逝去的時機不再,…
膝關節:行銷是化妝術 不是救命仙丹
網路時代的工具越來越多元,也成為電影行銷的機會。然而,曾任記者,寫影評、觀察電影產業近20年的知名影評人「膝關節」卻認為:「…
紐約風華系列之三
山與海,總是阿丹的最愛。即使到了一般人印象中繽紛繁華的美國紐約,他還是喜歡「鬧中取靜」,往山裡去、往海裡去。 …
希臘欠債 德國派專人追逃漏稅
歐盟、國際貨幣基金和歐洲央行達成共識,將提供第二輪1,300億歐元的紓困資金給希臘。希臘雖然獲得歐洲聯盟協助解決財政上的燃眉之急,…
如何讓自己成為吸引人才的領導者
企業最大的資產是人才。微軟公司創辦人、世界首富比爾.蓋茲深知這個道理。有一次,比爾.蓋茲商請一位軟體專家加盟微軟,…
小城市太「拼爹」 大陸漂族逃回北上廣
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社會心態藍皮書》,指國人無論生活在哪裡都面臨巨大生活壓力,一線城市經濟和健康壓力遠高於其他城市,而小城市則需要「拼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