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脑过度有碍佛性

用脑过度有碍佛性
Getting Images
第6期
石修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唐.德诚禅师)

中国唐代末年的南宗禅师──船子德诚禅师,得法于药山惟俨禅师(公元751~834年),曾随侍药山惟俨三十年之久。为了报师恩,德诚禅师辞别师门之后,曾经向道吾、云岩二位道友表示,今生的愿望是要找到大根器之人,助其开悟。

在等待与寻找弟子的同时,德诚禅师在浙江秀州华亭县吴江畔,为人摆渡;随缘接引度化四方往来之人,于是被当时的人称为「船子和尚」或「船子禅师」。

所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船子禅师在江边摆渡,目的是垂钓理想的弟子。他有一首诗形容自己等待弟子的心情,此诗读来意境极美,如入画中。这位禅师用千尺长的钓线深深的垂入江水之中,这滔滔江水就是人间的名利情,种种意念一波带动着万波;浪大时鱼儿不肯食饵,夜静水寒的时候鱼儿也不肯食饵,就这样禅师夜夜空载明月而返。

钓尽江波 金鳞难遇

船子禅师在江边等待了三十年,不免感叹着钓尽江波「金鳞难遇」。金鳞,指罕见的金鳞鱼,比喻芸芸众生中具有大根器之人。

直到有一天,道吾禅师巧遇夹山善会(公元805~881年)。当时善会正借住于一寺,在该地开堂说法。道吾禅师看他有大根器,只是迷于尘世所谓的知识里,把学佛修炼当成做学问。善会最需要的是明师的点化、临门的一脚。

于是道吾禅师指点善会去寻找船子禅师。

船子禅师一见到善会就知道他是个修行人,而且根器极佳。船子禅师开口问道:「大德住在什么寺?」善会答道:「寺即不住,住即不似。」

其实船子禅师的问题很简单,只是想知道善会在哪个寺院挂单或者开堂讲法。就像一般人的对话,问您府上何处罢了。可是善会的思绪却很复杂,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拿谐音字「寺」与「似」来做文章,显示自己的才思敏捷,还有无所挂碍的不凡身段。

所谓「寺即不住,住即不似。」可以解为如果有了寺院的形式,我是住不了的,因为住下了就不似一个修行开悟的人了。

用脑过度 修行的障碍

从善会的回答,虽然只有八个字,船子禅师已经知道善会口才便给,信手捻来又是谐音又含深意,智力确实不俗,但显示心太重,而且用脑过度,反而是证悟大道的障碍。

船子禅师继续问道:「不似,似个什么?」善会说:「不是目前法。」

船子禅师问:「什么地方学来的?」善会说:「不是用耳朵眼睛学来的。」

船子禅师见他的确是学禅的好根器,可惜用脑过度,太倚仗聪明了。于是叹道:「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意思是:一个充满了各种外来观念的脑子,虽然能让你做出美妙的诗句,却只会绑着你堕入无止尽的轮回。)

又问:「垂丝千尺,意在深潭。离钩三寸,子何不道?」(意思是这救度的钓竿垂了千尺到人世来,离你只有三吋了,你既然这么能说,何不说说看你的想法?)

善会正准备开口回答,就被船子禅师用船桅一棒打落水中。

善会好不容易爬回船上,船子禅师又对他说:「说啊!说啊!」

善会才想开口,船子禅师又一棒把他打落水中。第二次落水之后,善会才顿悟师父要教他什么,于是不再说话,只是接连点了三次头。随后,船子禅师证验了夹山善会已经开悟,因此将本门衣钵传给他之后,就沉舟隐去。

有关船子禅师传法夹山善会的因缘,禅林中称为「船子禅师得鳞」。

用脑过度为什么有碍开悟呢?因为外在环境一直在变动,如果我们的头脑总是跟着外境走,就会非常的忙碌。人们不自主的活着,总是在对外来刺激做出「反应」;可是只有不受外境控制,对自己的思惟有控制力的人,才能真正的「行动」,才能超脱于环境的制约。

什么是开悟?无非就是「懂了」、「明白了」要如何保持神智「清醒」,随时都清醒地觉知着一切。

用脑过度的善会,悟性一直是睡着的状态。直到他落水的那一刻,所有的知识与观念在一瞬间被逐出他的脑海,他首次尝到「空」的滋味。抛开了那些观念的包袱之后,他终于懂得什么是「静」与「定」。

有过打坐经验的人都知道,想要让头脑静止,是多么困难的一项工作。而头脑的静止与寂静究竟是什么滋味?人言言殊,莫衷一是。船子禅师一眼洞悉善会的问题,而且深知如果用语言来指导善会,只会让善会的头脑更加忙碌,更加干扰他的悟性。于是,船子禅师因材施教,一棒子把善会打落江中。

但跨过了这一关,只是另一个层次修行的起点。接下来善会必须靠自己实修实证,船子禅师已经帮不上忙了。

吞又吐 信还疑 上钩迟

船子禅师等了三十年才钓到善会这条大鱼。在这三十年里,师子禅师绝不是没有遇到别的金鳞,只是这些根基一样好的金鳞,总是绕着救度的垂丝,「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鱼儿不肯上钩,禅师也无法强迫。但最可惜的不是不肯上钩的鱼儿,而是已经上钩了,却又吞吐迟疑,最后脱钩而去的金鳞。

有句话说:「情是身中水,能迷般若津。」其实人就像泡在水里的鱼,时时刻刻脱离不了一个「情」字的干扰。不论是喜、怒、哀、乐、妒嫉、羡慕或者是雄心壮志,无一不是情的带动。这些千波万波的情绪与意念,驱使着人们费尽一生追逐外境。直到死亡降临,都还有人看不破、放不下这个物质世界,何况是平日就思虑万千的人呢?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匯益集團 HUI YI GROUP
集團介紹匯益集團成立於2007年,結合各領域之資深專業人士,如境外註冊代理人、台灣會計師、稽核師、大陸註冊會計師、台灣律師、大陸律師、…
吟唱阿美族母親的「鈴鐺」
阿美族歌手舒米恩(Suming),曾寫過一首母語歌曲〈鈴鐺〉,曲調輕快,清脆響亮的鈴鐺聲貫穿整首歌曲。   歌詞這樣簡單唱著:「…
嗷嗷待哺
本期登場人物:周大衛(《東科時報》廣告業務經理)王子/公主型(EP)認同歐美文化的留美高材生。擅長業務資源分配。Angel(…
神祕的巨石文化
在世界各地有許多地區,存在著令現代人感到疑惑的巨型石造建築物或是巨型遺跡,它們被認為是遠古時代的民族所建立的「巨石文化」。英國的「巨石陣…
香港割地?「一地兩檢」的爭議
香港,連同九龍、新界,面積共一千平方公里,目前卻傳說要割讓部分土地給中國之說。這也並非香港特首梁振英上台後,要開發新界東北部接連深圳的地區…
小龍的時光寶盒
這是一個奇妙的下午。我和張先生夫婦及被強押來的小龍,晤談了近2個鐘頭至結束談話,我與15歲的小男主角小龍自始至終未交一語。但是,…
有機路上快樂行 綠園成就十大青農黃王杰
幾次拜訪宜蘭縣壯圍鄉「綠園有機蔬菜農場」,總見主人黃王杰忙忙碌碌。等待的同時,隨意走走逛逛,只見清澈見底的農田排水溝,魚蝦優遊、…
Big Data 熱潮,科學還是迷信?
首先,甚麼是Big Data?甚麼不是Big Data?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各家有各家的說法,但大同小異。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席多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