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丹麦,性别平权仍然遥远

在丹麦,男女平均薪资差异不但很大,而且「生育」是造成男女薪资差异最重要的因素。Fotolia
第188期
樊家忠
作者为台湾大学经济系副教授,专长为应用个体经济学、家庭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政策效果评估。

虽然时序已迈入21世纪,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普遍存在人类社会。当然男女平权程度有很多衡量的方法,但最主要的一个指标之一应该是男女平均工资的差异程度。

在众多的国家当中,北欧国家应该是大家的「人权模范生」。不论在家庭还是职场中,北欧国家都是对女性最友善的。确实,北欧国家不但社会观念上非常支持男女平权,在职场上也提供很长的产假与育婴假,以及提供育婴假妇女慷慨的补贴,同时政府也提供高质量的托婴服务。

不过,最近出炉的一篇经济学研究却让不少人跌破眼镜。这篇由Henrik Kleven、 Camille Landais以及Jakob Egholt Søgaard等三位经济学家写的论文利用丹麦政府行政数据来探究男女薪资差异的原因。他们发现即使在丹麦,男女平均薪资差异不但很大,而且「生育」是造成男女薪资差异最重要的因素。

 


▲甲图:有生育与未生育妇女薪资比较。

 

▲乙图:有生孩子与未生孩子男性之薪资比较。

 

惊人的两张图

经济学专业研究常常很诲涩难懂,但是有些研究者懂得用图形将复杂的故事简化,就像该文作者用甲图来呈现该篇论文的主要发现一样。甲图中的黑线呈现女性生第一胎之前五年与之后十年每年平均薪资的变化。很显然女性生了第一胎之后,平均薪资立刻大幅下降。对照同年龄没有生育的女性(图中的灰线),这个降幅达到23%。而在生育前的五年,两组人的平均薪资几乎没有差异。而且更惊人的是,生育造成的薪资差距在生育后的十年都没有缩小的趋势。换句话说,生育对女性薪资的负面影响不但重大,而且非常持久。作者们将这个负面影响称做「育儿惩罚」。

生育对女性的惩罚如此显著,那男性呢?乙图呈现男性在生育第一胎前后平均薪资的变化(黑线),并且和没有生育的同年龄男性(灰线)做比较。和甲图截然不同的结果是,生育对于男性平均薪资几乎没有冲击!

透过甲乙两图的比较可以想见,育儿惩罚必然是导致男女薪资差异的重大因素之一。

 

▲丙图:有生育与未生育妇女的比较。左上角图A为平均工资、右上角图B为平均工时、左下角图C为劳动参与率、右下角图D为时薪。

 

故事还没有结束

 

另外,甲图显示的只是女性生第一胎的育儿惩罚。除此之外,作者们还估计了第二胎与第三胎的影响程度。他们的估计结果显示,愈高的胎次对女性薪资的育儿惩罚愈大。

作者们还发现,育儿惩罚不只是反应在平均工资上而已,如丙图所示,生第一胎还会降低女性的平均工时(图B)、劳动参与率(图C)以及时薪(图D)。

既然生育会降低女性20%的薪资,但不会降低男性的薪资,想必可以解释男女薪资差异很大的一部分。的确,作者们透过长期的数据分析发现,在1980那个年代,生育的影响可以解释男女薪资差异的40%;但到了2013年,生育已经可以解释男女薪资差异的80%。

育儿惩罚竟然会「遗传」

为何对女性的育儿惩罚可以延续这么多年呢?尤其是从1980年代到现在,女性的社会地位经历了一个巨大变化的过程:女性的教育程度提高、社会对男女平权重视的程度增加、女性在职场的保护更加完善。在这些变化的同时,女性在育儿惩罚上却历久不变,这确实是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

针对这个问题,三位作者尝试提出一个解释。他们发现在1960年代的夫妇,如果妻子相对丈夫在职场工作时间很短,他们的女儿到了生育年龄的时候就会面临较大的生育惩罚,但是他们的媳妇却不会。这暗示了生育惩罚竟然具有「遗传性」,会遗传给女儿但是比较不会遗传给儿子(否则儿子会找比较传统的女性)。

这个遗传性的传递机制可能是因为如果父母比较重视传统价值,认为女性应该负责养儿育女而不是发展自己的事业,这种观念可能会在女儿从小的家庭教育就培养起来。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經濟「失望指數」試擬
代表經濟好壞的指標很多,各指標的變化也不盡相同,因此一般人並不容易由這些指標來比較各國和不同時間經濟的好壞。…
愛的迴響2:育英國小 一個處處有書看的快樂天堂
走進南投縣埔里鎮育英國小校門,迎面二樓建築以迴廊連接,圍繞成一個半圓廣場;穿過中庭,眼前豁然開朗,隔著綠意盎然的庭園,「群落」…
全新尊尚套房 盡展優雅時尚
座落於香港尖沙咀東部的海景嘉福酒店,是屬洲際酒店集團旗下的五星級酒店,毗鄰著名的維多利亞港,景觀迷人。…
漫談《西遊記》二三事
《西遊記》可說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奇幻故事,即使沒有看過原著,也曾從地方戲曲或說唱故事中耳聞目睹其中一些著名的章節,如孫悟空大鬧天宮、火焰山、…
宋樹清以排灣勇士精神 孕育原始有機的泰然咖啡
 宋樹清賦予泰然咖啡一種慢活、自然、悠閒的線條,而且要永遠保有這種姿態。 夜幕低垂、華燈初起,…
爸媽,這不公平!!
經濟學家常關心的議題之一是「跨世代的流動性」。在一個社會當中,如果一個年輕人的教育和所得,很大程度是被父母的背景所決定的,…
孫思邈的本事原來是這麼來的
中醫,尤其是中國古代的中醫,由於年代久遠,加上西醫成為今日醫學的主流,有許多醫理醫術已經失傳,現代人已經無法理解它的精髓,…
美國汽車市場 版圖重組後競爭更激烈
過去兩年,美國底特律的汽車展遭遇寒流。但是今年的車展又現盎然生機。在政府紓困及通過宣布破產而擺脫債務後,美國汽車業的三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