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创业伙伴魏文杰相知相挺

创业伙伴魏文杰相知相挺
丹尼尔
第66期
张颂宇

从初创小公司到电声零件大厂,鲜少接受媒体采访的副董事长魏文杰,令外界特别好奇他是怎样的人物,可以和廖禄立合作无间地打造出电声制造王国?

「我会紧张,我比较内向,尤其正式场合会紧张。像学校找我演讲,我从来都没有接受。我喉咙不舒服,平常不太适合多讲话。」完全颠覆一般人想象中叱咤风云的开疆老将形象,身材削瘦的魏文杰边咳嗽边吸鼻子,缅腼地微笑着说。

与众不同

高中就开始进行「创业布局」

自小多病的魏文杰,早年叫得出来的严重病大概都得过:白喉、天花、小儿麻痹、百日咳……在当时国民政府撤退来台期间资源有限下,这些病可能随时都会要人命。

虽然身体瘦弱,但魏文杰却有超人的意志力和细密的心思。很有企图心的魏文杰,早在高中时期就开始了他的「创业」计划。高中二年级快结束时,当时想当医生的魏文杰,有一段时间每个星期天就到大小医院观察医生的生活。从开门到关门仔细观察到最后,结果决定不学医。因为魏文杰觉得医生每天要看到许多生病的人,这种生活对他来说难以负荷。

民国53年到55年,正好是台湾轻工业开始发展的时候。魏文杰隔壁的邻居刚好是一家工厂的老板,让他有机会接触工厂的工作型态。「当时父母非常希望我出国留学,我却已经在思考想要在台湾发展。但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语言,因为那个时候我完全不会讲台语,对我在台湾发展是个致命的问题。在中部地区,台语很重要、很普遍,国语只有在政府机关、学校才比较普遍。」

过人毅力

将台语学得超流利的外省人

为了学台语,魏文杰在高三时把读英文的时间用来学台语。但因为同学都「教一些乱七八糟的」,魏文杰最后学得好台语,是拜「一起和邻居的老先生、老太太听收音机」之赐。后来魏文杰的台语竟好到同学都不相信他是外省人了。魏文杰很得意:「到大学毕业时,我毕业册籍贯写外省人。第二天一早被同学叫醒说:『你喝醉了,籍贯竟然会写错!』」

高三毕业后,魏文杰就一直在「物色」创业伙伴,他自有一套标准:「从同学到同事,观察里面谁和我有互补性的特质;再来就是品德很重要,要人很正直、品德很好、能力够的这种。」魏文杰认为,长时间一起奋斗,和合作对象理念的契合非常重要。

在魏文杰眼中,廖禄立就是那个「很真挚、很努力、很值得长期在一起的人」。

「我跟廖禄立董事长到现在已经认识43年。那时读大同工学院,在私立学校已经算最便宜的。他哥哥提供给他学费,虽然哥哥的收入已经不错,他却不想增加哥哥负担,自己赚生活费,每天做清洁工读,一天10块,正好是餐费。所以我觉得他满独立的,靠自己,很奋发。」魏文杰回忆起两人在大同工学院的生活,说明他「挑选」廖禄立的原因。

眼光非凡

退休之路与老伙伴继续同行

跨越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合作,显然这两个事业上的伙伴,已经培养出充分的默契。

「董事长身体比较好,我身体比较差。其实我想退休的打算比董事长早,2000年底我就跟董事长说想退休,但当时状况还不太允许。后来又发生金融海啸,所以我们有个共识,等之后较适当时再退,现在时间没有预计。董事长在找他的接班人,要等接班成熟。我也在安排相关的,要有潜力、能契合这样企业文化的人。」

一直对社会有使命感的廖禄立,为了培养出多元价值与思辨能力的下一代,在2006年号召有志一同的好友们成立了「财团法人台湾阅读文化基金会」,并担任董事长,在全国成立「爱的书库」,迄今已成功设立105座,让许多偏远地区的小朋友都有书籍可以阅读并共同讨论。

对于廖禄立投入对下一代的教育,魏文杰有志一同地说:「董事长想把它当成退休以后主要的一个公益方式之一;对我个人来说,因为我父亲在台湾一直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也参加这基金会。在父亲一百年冥诞时,我认养三个书库,算是延续父亲的教育职志。以后退休跟董事长在公益上也是会一起工作。」

青年时期就开始物色创业伙伴的魏文杰,决定退休后的人生,也要在公益之路上与廖禄立继续同行。

魏文杰当年选择伙伴的眼光,果然非凡!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