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分古今 秋节千里共婵娟

Thinkstock
第171期
轶飞
历史上的中秋习俗

中秋月满,皓魄当空,千里万里,四海皆同。

中秋佳节是华人的盛大节日,百千年来,人们每逢此夕,都要合家团圆,焚香拜月、吃团圆饭、吃月饼、赏桂花。此外,又有放天灯、观灯会、舞火龙……种种繁华不能道尽。虽然中秋始定为节,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不过中秋之习俗却是由来久远。 

 

祭月拜月

根据《礼记》所载的天子祭月,应是中秋节拜月的起源。虽然那些盛况邈远难追,但拜月之俗仍传至后世。每逢中秋,家家或设月台,或登高楼,设案焚香,供月祷祝。至于祷祝的内容,大抵男子要早步蟾宫,高攀仙桂。意思是说学业有成,事业有成。因为古时科举常在中秋举行,故而以「蟾宫折桂」比喻中举及第。至于女子所祷,大抵不离貌若嫦娥之类。

人们望月默祷时,仰见月色通明,依稀可辨月殿与桂树之影,不知会不会想到李商隐那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虽然偷灵药的经历不是人人有的,也难于体会,而碧海青天夜夜心却是每一个寻找归宿的凡人都曾缱绻于心头的。然而,无论所祷者何,要在虔敬至诚,我心向明月,明月照我心,而人生在世所希冀者,说到底,无非是一段善缘。

 

吃月饼

此外,做月饼、吃月饼、送月饼亦是中秋佳节一项极热闹的活动。至于月饼,有说源自唐人胡饼,有说源自宋世的一种糖饼,亦有说源自元末明初朱元璋起义所用。无论如何,到了明清之世,从宫庭到民间,月饼制作堪称盛况。饼面图案有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广寒月殿、松鹤延年、五谷丰登、十二生肖之类,甚为讲究与精制。

深受汉文化之影响,不单华人吃月饼,越南人、琉球人、日本人都在吃月饼,而形状也差不多,都是圆的,以象满月,以寄团圆。唯有韩国人有些不同,吃的是一种半月形的松片,象征月亮由亏转盈。这大概与朝鲜深受道家文化熏染有关,深谙物极必反、月盈即亏的道理,故而无为持盈,但求戒满。

 

合家团圆

不过,说起中秋佳节,最为华人看重者,自然还是始于宋代的团圆之庆。宋代中秋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有水有楼之处最为抢手,取意「近水楼台先得月」,后世历代皆然。待到彩云初散,清光如练,丰盛的家宴铺排开来,家人围坐,传杯换盏,斗酒高歌,席间琴瑟铿锵,窗外夜市骈阗──一年到头的忙碌,换来这份天伦之乐,怎肯虚度。然而,在繁华深处也总有那一等执拗的人,担心着良辰易逝、珍席易散,忧愁着月满即亏、东方将白,于是在中秋之月的朗照下,独自沉浸在一个个圆圆满满的念想之中。

譬如宋代熙宁九年的那个中秋,苏东坡在密州枯做冷官,不能与兄弟子由(苏辙)聚首。然而,旷达之人到底是旷达之人,在一轮皓月之下,苏东坡痛饮达旦,大醉而歌,歌词录之如下,于此中秋之夜,送给每一位红尘中的过客。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南州糖廠鐵道行
春日乍現,這個時節涼風習習、陽光溫煦。如果旅行可以暫時忘憂,那可以懷舊的糖廠,就是驛站了。台灣貫穿東西部的鐵道從日治時期開始,…
高中課綱是否有洗腦效果?
去年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引起極大的爭議,並且引發近年來首次的高中生集體抗議風潮。這個課綱修改的緣由,…
網紅經濟當道 如何搭配KOL讓行銷起飛?
網紅經濟起飛,越來越多廣告主尋找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進行業配。品牌如何與KOL合作,…
宋祖英「國母」的國罵,誰聽?
攀著跟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的關係才能在中國的演藝圈占上一席之地的宋祖英,被中國老百姓諷稱為「國母」(可不是宋慶齡那正經國母的頭銜,…
中國爭奪資源 國際社會面臨「非傳統安全」
現階段,中國與不少國家的一系列摩擦,越來越凸顯出「資源爭奪戰」的特色。由於中國這隻「吞食資源的巨獸」的表現,…
強拆趨勢驚人 中國百姓慘烈護家園
中國大陸的民怨四起,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強拆問題。有人甚至戲稱China為「拆那」。 此現象最近引發國際媒體關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
黃姿學以打狗餅守護單親家庭孩子
高雄市的古名「打狗」流傳已久,從平埔族原住民馬卡道族的發音語沿用至日據時代,被日人認為發音不佳才修改為日本漢字音譯「高雄」二字。…
古代也有裴勇俊?
講起古代美男子,大概多數人都會聯想到潘安。「貌比潘安」也成為讚美男子容貌的一句成語。但是潘安除了相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