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觀察

西人惊讶:华人血统在中国的诅咒

《雪梨晨锋报》报导了林先生在中国的「黑色会」遭遇,标题是「中国官方威胁炸毁林家的水坝」。
《雪梨晨锋报》报导了林先生在中国的「黑色会」遭遇,标题是「中国官方威胁炸毁林家的水坝」。
网络撷图
第47期
樊家忠(澳洲国立大学经济学研究员)

投资中国受害的故事,在台湾时有所闻。像高为邦、林志升等台商受害案例,过程曲折离奇,在台湾几乎是家喻户晓。不过,在普遍西方国家人民的认知当中,这些发生在远东的故事都很遥远模糊,因为从来没有听过自己国民受害的例子。但最近的一个案例,引起了澳洲与纽西兰媒体的关注。

《雪梨晨锋报》9月14日报导了这个充满了黑社会电影桥段的事例。澳洲华人移民林先生(Oscar Lin,持纽西兰护照)过去5年来,在中国辽宁投资了将近500万澳元(约合1亿4,000万新台币)建立了一座电力水坝,该投资案在审批时,各部门审批一路绿灯。然而在该工程项目接近完工之际,辽宁省水利厅厅长史会云介入了该案。他向林表示,该工程有许多严重的问题,但如果他们「合作」,把他们的股份交出,问题就可以解决。在林拒绝后,辽宁省水利厅的官员竟说,商谈的时候已过,他们将在周末时把水坝「炸毁」。9月12日一个爆破小组真去了水坝现场,所幸的是,因有外国记者在场而作罢。该报导说,史安排了一系列反对水坝计划的政治理由,从施工与提案不符、施工地点影响政府的引水隧道,到影响「风景」,不一而足。尽管压力巨大,但林并没有被吓跑,持续以各种渠道对抗。根据《雪梨晨锋报》9月23日的后续报导,该事件最新的发展是:水坝拆毁,辽宁省政府「在2012年前」赔偿470万澳元给林家。

这个耸人听闻的事件,透过澳纽媒体的报导,又再次让当地人大开眼界。这个案件本身,以及《雪梨晨锋报》先后的两份报导,反映了以下几个非常有趣的事情。

强化澳洲对中国投资风险的忧虑

在今年7月发生力拓胡士泰案(参见《看》杂志45期〈澳洲力拓案「间谍门」轰动全球〉专题报导)后,澳洲各界开始关注在中国投资的政治风险。许多人在这个过程中担忧,力拓案可能不是特例,而这次林先生的遭遇加深了这样的忧虑。尤其是,林案并不像力拓案那样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性,竟也会遭到政治迫害,等于是宣告没有人能幸免于这种「踩到政治地雷」的风险。

中共体制下缺少法治的保障,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更令人怵目惊心的是,高阶层的政府官员形同黑手党的行径。《晨锋报》指出,史会云的家族控制着当地煤矿、铜矿和铁矿等工程。他本人的大本营在辽宁本溪桓仁县,他的兄弟垄断了那里的砂矿,用此在当地开发了高速公路和两个铁路工程。史的近亲最近还卷入一个勒索案。这位同时担任辽宁省水利厅党组书记的高阶官员,也向《晨锋报》记者撒谎。他向采访他的记者表示他个人没有介入此林的案子。但记者当时手里有史对林先生说话的录音,他对林说:「为甚么我们想要拿『你的计划案』呢?因为要给我的职工们一些福利嘛。」种种劣迹,令澳洲的读者咋舌不已。

华人血统变成诅咒

《晨锋报》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人治的中共体制下,具有华人血统的外国投资人会更被要求遵守这些见不得人的「潜规则」。换句话说,具有华人血统,没有任何赴中投资与经商的优惠,反而带来更高的风险。这毋宁是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情况,因为许多海外华人,由于怀抱着爱国热忱,对中国近年的经济发展感到与有荣焉。甚至有不少海外成功的华侨,由于这种爱国心的驱使,决定回国投资参与祖国的建设。可是,他们没有预料到的是,他们竟在全世界最不该歧视华人的国度中被歧视,而中国国力的强大,却增加了自己受害的风险。事实上,在中国投资受害的案例里,华人几乎占了绝大多数。这当然不是一个统计上的偶然,而是深思熟虑下操作的结果。因为中共各级官员很清楚,西方血统的人更能得到海外媒体与政府的关注。于是,中共的统治让华人政权成了最歧视华人的政权,这和自由国家的政府以保障自己国民权益为首要目标的作法完全背道而驰。

揭露真相才能获得保障

林先生在澳洲的儿子Chris向媒体表示,《晨锋报》9月14日的第一份报导,造成了该案决定性的转折。史会云因为案件在国外的知名媒体曝光,而改变了原本强硬的压迫态度。Chris说,县政府在14日的报导后,同意和林先生进一步协商。于是才有了后来同意赔偿一事。虽然这个协议可能只是拖延的策略,待媒体注意力转移后又会有新的变化产生。但这样的转折仍然说明了,中共的官员最害怕的就是真相被揭露。而对付集权政府的最有力的方式,就是将它的种种犯行公诸于世。另外,媒体,尤其是国外的媒体的力量不能小觑,应该扮演揭露真相、保护人权的责任。著名的旅美政论家章天亮曾说:「恐惧,一直是中共赖以控制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了解真相后,每个人也都应该广泛地去传播真相。这一过程是克服恐惧的过程,也是绝裂中共谎言文化的第一步。当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真相时,恐惧的将会是中共,而不再是我们。」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數位修復讓經典電影活在現代
楊德昌的台北故事──《一一》(A one and a Two)(新片)導演:楊德昌演員:吳念真、金燕玲、張洋洋、唐如韞、戴立忍修復上映日期…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二):讓「LINE@生活圈」連結您的精準客戶
這是劉奶爸網路行銷的第三期專欄。我們在第一期(168期)提供了網路行銷較全面的五大步驟影片說明(可以看一下看雜誌的官網影片,…
溫家寶謝幕 告別胡溫時代
  在中共3月5日召開的第十二屆人大第一次會議上,中共總理溫家寶做完政府工作報告後,面向全體代表,三鞠躬,象徵性告別了自己十年的總理生涯。…
從好友返鄉談蘇東坡遭妒
最近聽說一個才華洋溢的好朋友準備辭職返鄉了,心中頓生惋惜之意。因為他是那個公司的業務骨幹,從事的工作與在大學和研究所所學的專業相同,…
對沖基金之父:全球股市有反轉風險
據美國媒體報導,日前,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號稱管理1,020億美元資產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老闆雷…
歐洲人近五成將照片上網 俄國人最愛自拍
據《路透社》報導,相機公司Nikon對12個歐洲國家的12,259位民眾進行訪問,發現歐洲人拍攝的照片中,有將近五成46.8%被放到網路上…
美國古巴領袖終結對立 一握泯恩仇?
美國與古巴4月11日於巴拿馬舉行的第七屆美洲峰會上,相互遞出橄欖枝,為雙方半世紀以來的不睦做出了歷史性的突破。…
在東洋的柔波裡──陶笛樂饗
我一直很感謝與欽佩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論是音樂、文學、繪畫或舞蹈,帶給人的精神滋養那麼珍貴,獲得的物質報酬不成正比,他們卻依然獻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