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看天下

《纽约时报》为何衰落

第43期
曹长青

《纽约时报》是美国、也是世界知名的大报;但这家被视为「左派旗舰」的报纸,正走向穷途末路。美国知名的保守派杂志《NewsMax》今年7月号的封面故事,就是美国日报的衰落。该期杂志的封面是《纽约时报》的讣告,列出这张报纸的生、死年份:出生是该报创刊的1851年,死亡是2013年,也就是说,这家杂志认为,《纽约时报》顶多还能撑4年,就会倒闭。

《纽约时报》是有150多年历史的全球大报,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粗略观察,这至少和经济危机、网络冲击、左派偏见等三大因素有关。

上半年已有105家美国报纸倒闭

首先,美国的经济危机影响到各个领域,报业更不例外,因报纸的收入主要靠广告,经济不好,自然影响到广告收入。2006年,美国报业的广告收入是493亿美元,去年则降至380亿美元,减少了23%。报纸广告中很多是汽车销售、房地产、银行保险业等,但恰恰这些领域,在美国经济危机中打击最大,因此这类广告严重缩水。

美国现有1,422家日报,6,253家周报。很多老牌报纸,因经济危机而关门。像有150年历史的丹佛《落基山新闻》,今年初已倒闭。百年老报《西雅图邮报》则变成网络版。甚至连1908年创刊、全球知名的《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最近也停止印刷,以网络版代替,几乎是名存实亡。拥有《洛杉矶时报》、《芝加哥论坛报》的母公司,也已宣布破产。据美国报业协会的统计,前年美国报业已裁减2,400名编辑记者,去年解雇了5,000人,今年更严重,仅上半年就已裁减一万人。今年前6个月,美国就有105家报纸倒闭(数量还在增加)。

网络、部落格,侵蚀报纸地盘

其次,是网络的冲击。虽然很多报纸倒闭,但很多美国人对报纸消失并不那么留恋惋惜。据今年3月美国报协的民调,多达42%的美国人说,如果当地报纸关闭的话,他们「不那么想念或根本不想念」。为甚么?因为有网络可以代替。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从网络获得新闻,而不再看印刷的报纸。据统计,2001年,美国人从网络获得新闻只占13%,现已增至4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增长。网络新闻,个人博客,还有Facebook、Twitter等等,都在侵蚀传统报纸的地盘。仅今年第一季,美国报纸销量就下降30%。全美25家最大的日报,有23家发行量下降,跌幅自7%到20%。美国有媒体专家甚至预言,到2015年,印刷的报纸将会消失。

在这种背景下,《纽约时报》的处境可想而知,现已负债10亿美元。为摆脱危机,该报已把纽约曼哈顿的总部大楼出售,公司的商务飞机也卖掉,把报纸减少页数,当然更包括大幅裁员,降低员工薪水等等,但都无济于事。美国华尔街市场权威的普尔公司评定,《纽约时报》的上市股票,现已降到了垃圾股的地步。

《华尔街日报》发行量上升

第三,是左派偏见的后遗症。同样是受到经济危机和网络冲击的影响,美国却有报纸不仅发行量不下降,反而上升。这些都是保守派报纸。而立场越左倾的报纸,发行量下降的越严重。这说明报纸的立场和报导倾向,对发行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把《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做一个对比,就很能说明问题。

美国只有三家「全国性报纸」,其中发行量最大的是《今日美国报》(USA Today),达230万份。但美国新闻学界并不把它当作严肃的报纸,因它刊登很多体育、娱乐性消息,像小报(tabloid),被学界称为「McPaper」(像汉堡包式的垃圾新闻快餐)。另两家全国性大报,《纽约时报》被称为「左派旗舰」,可见其意识形态之强烈,以及它在左翼报纸中的领军地位。《华尔街日报》则是保守派报纸中发行量最大的。两家大报一左一右,成为美国两种印刷媒体声音的代表。

全美发行量排名第三的《纽约时报》,十年前发行量是109万份,现已降到100万份,跌幅8%。全美发行量排名第二的《华尔街日报》10年前发行179万份,现增至201万份,增幅12%。《华尔街日报》的发行量已是《纽约时报》的一倍多。

精英主义被大众唾弃

不仅《纽约时报》,美国左翼阵营的大报,过去十年全都发行量下降。例如美国西海岸最大也最左的报纸(发行量全美排第四)《洛杉矶时报》,十年前发行107万份,现只剩下74万份,跌幅31%。全美发行量排第七的《华盛顿邮报》,也从78万份,减至62万份,下跌20%。而美国南部的最大左倾报纸《迈阿密先锋报》(因经济困难而被迫把报社总部大楼出租)和最东岸的《波士顿环球报》(去年亏损5,000万美元),不仅发行量剧跌,而且被专家预测也可能关门。最近《波士顿环球报》勉强和工会达成协议,否则它的母公司《纽约时报》准备关掉它。

但同属于《华尔街日报》媒体集团的保守派日报《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10年前发行43万份,现已63万份,增幅高达44%,成为美国第6大报(超过了《华盛顿邮报》)。

在发行量最大的全美10家大报中,8家立场偏左的,过去10年发行量都下跌;两家立场偏右的,发行量都上升。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左翼报纸,走精英主义,意识型态化,结果读者越来越反感。而《华尔街日报》和《纽约邮报》倾向保守派立场,报导和评论口味忠于真实和常识,颇受大众欢迎。

「诚实办报」是唯一出路

《纽约时报》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几年前特意把美国右翼旗舰杂志《标准周刊》的编辑、新保派作家布鲁克斯(David Brooks)聘到该报写专栏,以平衡该报的左倾言论。但此举也没甚么成效,因布鲁克斯过于「识时务」,专栏越写越向《纽约时报》立场倾斜,有人已不再把他视为保守派。

最聪明的可能是《华盛顿邮报》,去年9月大胆雇用了《华尔街日报》编辑布劳克利(Marcus Brauchli)出任了该报执行总编,结果该报的左倾立场被有所修正,报导调子也开始客观,因此该报今年第一季度,发行量不仅不再下跌,反而增长了0.7%。

美国知名的记者和畅销书作家凯斯勒(Ronald Kessler)对此评论说,「《华盛顿邮报》的变化展示,如果记者写出诚实的报导,由此产生信任,公众就会接受。」而《纽约时报》还固执「左」见,坚持自由派(Liberal)的意识型态,那么真可能像《NewsMax》杂志的封面所说的,人们要准备给它写「墓志铭」了。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媽媽魚安心超市 科技人用半導體精神賣魚
以媽媽為名,「媽媽魚安心超市」的目標在於提供消費者最新鮮、零汙染的魚貨。從漁船捕撈,上岸清洗、去鱗、去肚,六小時內急速冷凍,直送到店面銷售…
俄羅斯經濟大衰退 傳統年菜吃不起
俄羅斯正面臨經濟衰退,盧布在一年內貶值了20%,加上遭到歐美經濟制裁,在新年來臨之際,許多俄國民眾不但買不起禮物來慶祝,連傳統年菜「…
中國學生壓力大 初中一週上課六天半
考試多如牛毛,家庭作業沒完沒了,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特點。「應試教育」就是學生學習完全是為了考試。…
旱災肆虐全球 歐洲「饑餓之石」示不祥之兆
2022年全球持續嚴重乾旱,不僅從中國延伸到歐洲,美國加州農場也傳出重大災情,食物與能源價格走高,已經受到壓力的全球貿易系統不堪負荷,…
香港回憶錄之「考察承包」
(續前期)中國經濟改革,主要是改革國有企業,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全民所有制經濟,其次是農村的集體所有制經濟。…
坐在父親肩上的第一名模
輕輕挽著父親的手,林志玲含笑走來。環抱著父親,鏡頭前兩人自在地相視而笑。2016年甫在台北開了名為「不同繁想」的個人畫展,…
追蹤一隻豬 竟然有185項用途
說到豬,通常大家只認為是人們的一種食物來源,但其實不僅止於此。一名作家因為好奇,想知道豬離開屠宰場以後都發生了甚麼事,…
柯一正順應自然 很多事情意外就成了
「我本來沒有要去參政,我認為我個性裡沒有這個部分。」導演柯一正溫和地說。他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面畫滿樹屋,空閒的時間時常拿起筆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