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对得起年轻人吗?

Fotolia
第142期
曾允盈
台湾年轻人只值「22K」?国家对不起年轻人抑或年轻人还没准备好?年轻人还可以有甚么选择?让三位不同背景与不同领域,在海外获得滋养、有所成就,却选择回台发展的年轻人来告诉你……

2014年2月,陈文茜〈这个国家太对不起年轻人〉一文,在年轻人毕业后是不是只值「22K」的相关讨论中,掀起波澜。文中认为,自从经济崩坏后,全球皆实施接近零利率政策,资金不流入制造业,反而流入大都会房地产,台北的房价涨幅高达200%,太对不起打算在台湾买房的年轻人。

文章一出,笔名「柏克希尔哈萨维」的林育诗写下〈年轻人,国家没对不起你,是你对不起自己〉响应,不满陈文茜菁英的表述方式,并认为年轻人只要有本事,就能摆脱低薪,更何况台湾的生活质量数一数二,许多国家望尘莫及。

林育诗这篇文章引起广大回响,共有超过九万人按赞认同。然而,清大教授彭明辉却直指林文「野蛮、无知」,认为其所赞赏的台湾生活环境,都是劳工和年轻人工资被压低才会有的现象,社会对不起这些人。目前正在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攻读政治学博士学位的陈方隅则写下〈国家到底有没有对不起年轻人?〉一文反驳林育诗,认为年轻人并不处在一个「有努力就有收获」的社会,但是重点不在国家到底对不对得起年轻人,而在年轻人应该有所作为,应该关心公共议题等。

究竟国家有没有对不起年轻人,还是许多人还没有准备好?从低薪资与高房价引发热烈讨论的情况来看,这个问题确实引发社会大众的普遍忧虑;近年来,大学毕业生远赴打工卖劳力的新闻也时有所闻。然而,也有人「逆向操作」,本期封面故事专访了三组年轻人,他们的共同之处,是曾经离开台湾,在海外获得滋养、有所成就,如今却都决定回台湾发展。

决定回台,难道没有考虑到市场太小或房价太高等问题吗?有觉得国家环境对不起年轻人吗?不管答案如何,他们都可以开创出自己的价值,选择返台发展事业,在不同产业里找到新的方法,也创造了一定的影响和经济效益,这些选择与成就,是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响应。

此外,决定回来的原因,虽不一定与台湾的吸引力有直接关系,但是从民生环境到创业风气,他们对台湾、中国、美国等地,提出许多观察与建议,提供读者不同的思考角度。

 

锺子伟》 哈佛商学院大陆日商台湾网络媒体

台湾需要甚么样的活力?年轻人可以扮演甚么角色?「关键评论网」创办人锺子伟认为是「创业」。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锺子伟从美国到上海,28岁就当上中国三丽鸥总经理的锺子伟,进入平均年收入11万美元(约新台币325万元)的世界。

2013年,锺子伟选择回到台湾,因为台湾可以发展网络「媒体事业」。他认为台湾较中国、香港而言是自由的,台湾也尚未有如美国《哈芬登邮报》(Huffington Post)一样的媒体形式,而这种广纳百川的网络媒体,正是影响未来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蔡牧民&赖佩芸》 旧金山艺术大学台湾数字营销纪录片

「缪思」有限公司是一间影像工作室,导演蔡牧民与创意总监赖佩芸,从旧金山艺术大学毕业后回到台湾,陆续创作纪录片、宣传短片等。「缪思」的拍片方式与传统的影像工作者有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拍片前,在Kickstarter、台湾的flyingV等「募资平台」募资;二是用相对简单的单眼器材记录拍摄;最后,用数字营销的方式发行,不上院线。

蔡牧民和赖佩芸的作法,给了对拍纪录片有兴趣,却苦于没有资金人力、观众目光或营销管道的导演,一个新颖且确实可行的选择。

 

张智杰》 广东台干台湾有机农夫

曾经是台商干部的张智杰,年薪百万,待在中国广东超过六年。回台湾最重要的原因,是想离开喝酒应酬的环境,过简单的生活。对张智杰而言,台湾鼓励青年回乡从农的政策,对他很有帮助,如今也已晋升「百万农青」。自己从零开始摸索,张智杰未来想为年轻人返乡从农提供更好的环境。

这些来自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年轻人,看见台湾环境的好与坏,和可以尝试开创的面相。就如同蔡牧民多次强调:「这是一个没有借口的年代。」年轻人如果没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也许不只是环境太糟的缘故。锺子伟在自己的专栏文章中写道:「做出选择,承受结果。人生就是关于这些微小细节,真的没有甚么更大的事了,不是吗?」更重要的是,选择不代表不再能回头。

未来会在哪里,没有人说得准;但我们知道,有一些年轻世代正在努力不懈地为台湾的媒体、电影产业、农业环境,以及更多我们不知道的各个角落,做出改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官商圈錢百億 湖南爆10萬人抗議
湖南湘西吉首市9月4日起爆發大規模群眾抗議示威。各個主要街道均被因官商勾結非法融資而受害的群眾攔堵,吉首市火車站被堵,火車停駛,…
看塑化風暴 「追塑」台灣食品安全問題
5月23日,昱伸香料公司負責人賴俊傑被彰化地檢署帶走,爆出了該公司生產的起雲劑含致癌及會導致生殖系統異變的有毒物質「塑化劑」。自此,…
陳光誠,大丈夫
陳光誠自由了!一位盲人,連滾帶爬地逃亡了二十個小時,然後在見義勇為者的幫助下進入了美國駐北京大使館。美國官員說陳光誠不願意離開中國,…
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父親去世後,家裡冷清很多。獨居的母親開始參與大量的活動,希望藉此遠遠地逃離那份揮之不去的空虛。我知道她心中有塊地方已經空掉了,…
「上尊」B2B網路行銷 壓克力鑽、鈕釦新客戶成長三倍
網路時代之下,不僅許多消費者在網路上搜尋產品或服務,連許多企業都也在網路上尋求「解決方案」。過去,台灣非常多傳統產業的老闆或業務,…
香港回歸14週年前夕 民調重創一國兩制
就在香港主權回歸中國滿14週年的前夕,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大學個別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的港人認為,目前的情況比回歸前還要差。無疑對中國當局「…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遠水難解香港近渴
自從7月以來,香港反對派人士的重心一是放在繼續勇武抗爭,另一方面則努力遊說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草木有情 植物也會自救與求援
人們常說:「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實際上可能恰好相反,因為有的植物也是有感情、有知覺的。古文人也說過「感時花濺淚」、「草木同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