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ESG「對世界最好」 淨毒五郎獲「B型企業」認證

▲淨毒五郎創辦人鄭伊伶。吳長益攝影
第235期
楊戎真
企業要永續發展,可以如何推展?從CSR到ESG的提出,可說是從概念落實到具體可行的指標。2021年獲得「B型企業」認證的台灣環保清潔劑品牌「淨毒五郎」,在認證過程中具體實踐了ESG的理想。

企業要能夠永續發展,除了成功的商業模式,還要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然而,一個好的企業應具備什麼樣的體質,才能在市場上長存?行之有年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是許多企業奉行的道德準則。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United Nations Global Compact,簡稱UNGC)首次提出「ESG」的概念,分別是E-environment環境保護、S-social社會責任、G-governance公司治理。

 

「ESG」的概念,分別是E-environment環境保護、S-social社會責任、G-governance公司治理,被視為是評估企業經營的指標。Adobe Stock

▲「ESG」的概念,分別是E-environment環境保護、S-social社會責任、G-governance公司治理,被視為是評估企業經營的指標。Adobe Stock

 

企業社會責任:B型企業認證

近年來,ESG已被視為是評估企業經營的指標,企業發展的同時兼顧其他面向的正面影響,不再只是概念,而是逐步成為具體可行的方針:在環境保護上,朝向溫室氣體排放、水及汙水管理、生物多樣性等環境汙染防治與控制;社會責任上,注重勞工關係、兼顧客戶福利;公司治理上,著重商業倫理、競爭行為、供應鏈管理等與公司穩定及聲譽相關的面向。

透過第三方的認證,可以檢視企業達到了什麼樣的標準,以及有什麼可改進的方向。成立於2006年的非營利組織「B型實驗室」(B Lab)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是一家第三方認證「B型企業」(B Corp)的機構,其願景是使企業的目標不只是成為「世界最好的企業」,而是「對世界最好的企業」。

台灣則於2016年,在張大為、連庭凱、胡德琦與陳一強等四位共同創辦人的推動下,成立「B型企業協會」,推廣台灣與亞洲的B型企業,建立生態圈及推動B型企業的交流與合作。目前全球約有4,000家B型企業,全台則約有30家公司獲得B型企業認證,包括綠藤生機、茶籽堂、稻禾集團、王道銀行、淨毒五郎等。

 

蔬果清潔劑、碗盤清潔劑等是淨毒五郎長賣商品。淨毒五郎提供

▲蔬果清潔劑、碗盤清潔劑等是淨毒五郎長賣商品。淨毒五郎提供

 

台灣案例:環保清潔劑品牌「淨毒五郎」

台灣環保清潔劑品牌「淨毒五郎Chef Clean」於2021年獲得B型企業認證。創辦人鄭伊伶表示,企業發展ESG是循序漸進的,當企業穩定存活後,都會開始思考如何經營得更好,B型企業認證提供了執行的參照,企業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模式去發展,成為一個能夠營利且解決問題的企業,無形中也把世界推向一個更好的正循環。

鄭伊伶認為,B型企業強調「獲利不是唯一的目標」,而是透過商業模式去解決一些社會的問題。因此B型實驗室非常鼓勵每一家企業找到自己的使命,不再只是消費者至上,也不只是做出好的商品,而是朝向可以解決什麼社會問題的方向來努力。

 

如何減塑是創辦淨毒五郎後鄭伊伶經常思考的問題。吳長益攝影

▲如何減塑是創辦淨毒五郎後鄭伊伶經常思考的問題。吳長益攝影

 

如何獲得認證:寫問卷發現不足

要獲得B型企業認證,企業必須在公司治理(Governance)、員工照顧(Workers)、友善環境(Environment)、社區經營(Community)與客戶影響力(Customer)等五大面向,通過嚴格的評估標準。滿分為200分,達到80分即可取得認證,認證效期為二年。在申請流程上,所評估的是企業過去一年執行的項目。

鄭伊伶表示,「淨毒五郎」成立二、三年,營運逐步穩定後,她覺得可以嘗試申請B型企業認證,於是先填寫B型實驗室的問卷。寫完問卷後發現,公司與B型企業的標準有很大的落差,「滿分是200,我們填完才30分左右。」

做完問卷後鄭伊伶有強烈的挫敗感,「我們本身已經是比較在意環境保護的公司,卻只得到30幾分而已。」不過,她也因此看到了方向。過去著重在產品的產出上是否夠環保,並未思考過發揮自己的影響力,包括對上、下游廠商,以及員工的影響。

B型企業有一個核心價值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影響力。個人可以影響周遭的朋友;企業可以影響上、下游廠商,員工,甚至顧客。「我沒有想過,我要如何去影響我的上游廠商,我有沒有能力或餘力去向他們推廣,請他們跟我們一起站在同一陣線做到一個正循環,散發出社會的影響力,這是我之前沒有想過的。」

 

原本就標榜環保的淨毒五郎於2021年取得B型企業認證。官網擷圖

▲原本就標榜環保的淨毒五郎於2021年取得B型企業認證。官網擷圖

 

具體實踐:調整方向成為B型企業

了解B型企業的意義後,「淨毒五郎」開始就幾個面向,包含從軟體面(制度面)、硬體面進行調整。

1. 員工照顧

「淨毒五郎」成立之初,員工相對少,規範上也很彈性。雖說鄭伊伶鼓勵員工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提出來,但員工可能不敢講,或者員工要的是制度的保障,而不只是口頭說說而已,她開始思考:「我應該要開始制定員工手冊,要保障他們至少可以拿到什麼東西,哪些福利是我想要提供給他們的。」

員工福利的制定則朝向公司對員工的期望,企業才會散發自己的DNA,「我希望員工可以注重家庭,因為我覺得工作不是唯一要務,最重要的是個人的規劃以及健康,所以應該要運動或者去體驗各種不同的生活,而不是埋頭苦幹。」

因此,「淨毒五郎」鼓勵員工帶父母、小孩出遊,鼓勵員工做志工、去運動,公司也開始制定親友照顧假、志工假,並撥出家庭旅遊基金、運動補助等,提升對員工的照顧。

 

裸賣團購化是淨毒五郎朝向ESG的一個商業模式。吳長益攝影

▲裸賣團購化是淨毒五郎朝向ESG的一個商業模式。吳長益攝影

 

2. 環保內化

「淨毒五郎」的商品著重環境保護,企業又該如何落實在其他方面,讓員工認同並願意身體力行成為環保的一員?

鄭伊伶表示,純粹的指令容易讓員工抗拒。例如為了達成垃圾減量,公司開始鼓勵員工自己帶便當盒,卻發生意想不到的事:員工默默地將垃圾帶到捷運站丟,公司因此不得不嘗試另外的方式。她改為讓員工上傳所用餐具的照片,並給予抽獎券,上傳越多照片,抽中機率越高。調整成鼓勵模式後,員工不但會拍美食上傳照片,且增加了互動,看看別人吃什麼。達標後,便有兩個小時的下午茶時間。

鄭伊伶認為,獎勵的過程要有儀式感,一起執行了一個很不錯的事情,大家才會重視。讓員工將環保內化是一個辛苦且困難的過程,她建議一開始不要訂太嚴格、太難執行的標準,制度要定期檢討,避免立意良善卻成效不彰或陽奉陰違。

當所推行之事執行久了,自然會逐漸內化成為一家公司的DNA。鄭伊伶開心分享,在「淨毒五郎」成為B型企業後,的確有員工是因此而來應徵的。

3. 社區經營

在社區經營上,「淨毒五郎」則會去思考在一些環節上,產生更好的正面循環,發揮正面的影響力。例如是否聘僱弱勢婦女,或是與一些公益組織展開更深度的合作。公司對外的公益行為可以不再只是捐款,而是改為提供長照中心清潔劑,或是實際帶員工去公益團體做志工等。

 

淨毒五郎除了原本採用回收塑膠製成瓶器外,也拓展到噴頭上,敦促供應商做不同的嘗試。淨毒五郎提供

▲淨毒五郎除了原本採用回收塑膠製成瓶器外,也拓展到噴頭上,敦促供應商做不同的嘗試。淨毒五郎提供

 

4. 客戶影響力

在物品的採購上,「淨毒五郎」也改變過去主要考慮方便或成本的思維,開始考慮碳足跡、挑選較節能的電器,辦公室裝修申請綠裝修認證等,希望環境對員工是好的,而不只是漂亮。此外,對上、下游廠商也開始發揮影響力,例如除了原本採用回收塑膠製成瓶器外,也拓展到噴頭上,敦促供應商做不同的嘗試。

5. 商業模式

「淨毒五郎」的主商品雖然是環保清潔劑,且採用了回收塑膠,但畢竟過程中還是製造了塑膠。因此公司也開始思考能夠發展其他的商業模式,在解決消費者問題的同時,也達到友善社會,讓營利與社會責任並行。

過去「淨毒五郎」便曾針對無包裝商店,推出「裸賣」的服務,讓消費者可以自帶瓶器購買,減少塑膠的使用。但由於便利性不足,推廣不易。今年則開始規劃「裸賣團購化」,將此模式推向一般公司行號,讓企業帶動員工,「每個人都會進公司,進公司的時候帶個瓶子就很容易,我們就找一天幫你全部分裝帶走。」

 

鄭伊伶建議,企業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模式,為社會帶來正向循環。吳長益攝影

▲鄭伊伶建議,企業可以找出適合自己的模式,為社會帶來正向循環。吳長益攝影

 

成為B型企業:有助品牌擴散

鄭伊伶認為,成為B型企業,可以說是一家企業從各個面向朝向「對世界友好」的方向邁進。因此企業相關的方方面面都會有所調整,不光是商業模式,還包含上、下游的協力廠商,維持公司運作的大小事務等,可說是一個企業存在的所有環節都要考慮。

經過一番努力,「淨毒五郎」2020年提出申請,2021年成為B型企業。鄭伊伶認為,認證後雖然對公司的營業額沒有直接的促進作用,因為多數消費者不會因為你是B型企業而購買你的商品,但在企業的擴散上卻是有加分作用的。她談到,「淨毒五郎」以電商銷售為主,會不定期做一些行銷活動,過去活動的效益是遞減的,但成為B型企業後,卻可看到不減反增的現象。她歸納原因,可能因為有了第三方的認證,使得合作的網紅,甚至消費者都更願意去擴散、去分享一家B型企業,而這個擴散猶如漣漪般,會持續擴大效應。

鄭伊伶認為,B型企業認證提供了企業發展ESG的執行參照,企業不妨找出自己可執行的方向,慢慢優化企業的體質,成為「對世界更好的企業」。不過,所有的改變或努力,都牽涉到成本的提高,如果爭取認證對你或這家公司來講負荷太大,你的心力可能還在於如何存活,而不是如何變得更好。因此,鄭伊伶並不鼓勵企業在尚未站穩腳根的時候,硬要申請成為B型企業。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歐洲絕美小鎮:瑞士格林德瓦
瑞士格林德瓦(Grindelwald)矗立在歐洲中心,飽覽阿爾卑斯山上高聳的群峰與綠意盎然的微笑山谷,有著恢弘的壯麗,又有小巧細膩的可愛,…
全球野生動物 40年來減少一半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9月30日公布了《地球生命力報告2014》。報告顯示在過去40年來,全球人口將近增長了一倍,…
不景氣,搶進高科技人才
台灣高科技產業包含了半導體、光電、網通、電子、電腦等相關產業,在過去十多年來,吸納了很大一部分台灣高學歷優秀理工人才。科技業所提供的待遇、…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VuVu野菜農園 原汁原味最健康
這是一個需要有熟門熟路的村民帶領才知道怎麼去的農園。達仁鄉森永村是台東縣最南端的排灣族部落,台九線從村外路過,沒有帶入川流不息的車潮,…
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 警車開道
近日,一張「浙江溫嶺大小領導騎自行車體察民情」的照片在中國網路上熱傳。有網友1月8日在微博發帖稱,浙江溫嶺政府領導「騎自行車上班,…
谷歌不作惡?員工辭職明志
美國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9月報導,一名谷歌(Google)的高級科學家以辭職的形式,…
黑色星期五 美國店家出新招搶客
美國消費者的年終節日「黑色星期五」登場了。想要成功買到理想的折扣商品,通常需要瞭解商家的銷售策略,充分策劃並和朋友協同「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