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瀕死體驗」的醫學研究

▲一名美國女子從看似漩渦的宇宙中心遇見上帝與耶穌。示意圖。Adobe Stock
第234期
青蓮

生命是奇妙的。有些人會在遭遇到危險的時候看到一些神奇的景象,在醫學上稱為「瀕死體驗」。有越來越多的醫生開始研究此現象,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分享自己的經歷。

荷蘭Rijnstate醫院心血管中心的沛姆‧凡‧拉曼爾醫生(Pim Van Lommel),對被成功搶救的334位26至92歲的突發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了長達8年的追蹤式「瀕死體驗」研究。其中62人報告顯示其經歷過「瀕死體驗」,具體情況包括在不同程度上認識到自己已經死去,但出現愉快的正面情緒、靈魂離體、穿過隧道與一種光亮交流、看到各種奇異的色彩和天國景象、與去世的親友見面、回顧一生,以及洞悉生死界限等經歷。

在瀕死體驗研究基金會網站上,有很多人分享了自己曾經歷的「瀕死體驗」,驗證了拉曼爾醫生的研究。

 

有些人的「瀕死體驗」,感覺到穿過隧道與一種光亮交流。示意圖。Adobe Stock

▲有些人的「瀕死體驗」,感覺到穿過隧道與一種光亮交流。示意圖。Adobe Stock

 

美國女子的瀕死體驗案例

美國女子布里奇特在1995年發生過一場車禍。車禍發生後,她感覺自己的靈魂離開了身體,飛向空中。她覺得從未有過的輕鬆自在,想要飛高、飛低、飛快、飛慢,都能隨自己的意念掌控。剛開始的時候,她認為自己正身處在一場奇妙的夢境中,但當她看見自己駕駛的車輛翻覆在下方的道路上,才意識到這並不是夢境。她自由自在地飛著,飛了一段時間以後,天空中形成一個奇異的漩渦,漩渦的周圍圍繞著雲朵與電閃雷鳴,漩渦中心處閃爍著類似星星的亮點,像是銀河中的星星圍繞著一道明光旋轉著,陸續有變化多端的光團在此處進進出出。她突然意識到,那是宇宙的中心。

布里奇特從數不清的光團中看見一個強大的光團,意念告訴她,那就是上帝的存在。在上帝身旁還有一個光團,那是耶穌。上帝與耶穌來到布里奇特的身邊,隨後帶她前往時間的起點,在這裡能知曉宇宙中的萬事萬物。

布里奇特表示,她從未信仰宗教,也從未接受過任何洗禮儀式,但心中總有一個聲音告訴她,眼前的生命就是上帝與耶穌。布里奇特說:「祂們是充滿純淨與慈愛的神,我無法了解祂們慈愛的層次。祂們朝我頭腦賦予知識的源泉,彷彿有一股巨大的水流衝進我的腦中,讓我能夠看見一切事物的開端。我看見整個宇宙始於大爆炸到結束,周而復始。我看見整個宇宙的記憶。了解到宇宙學、生物學、生命等。」布里奇特沉浸在眼前難以置信的一切,這太不可思議了。

突然之間,她的意識被拉回到人世間的身體中,此時醫護人員正在對她急救,布里奇特奇蹟般的活下來了。甦醒後,她對於這一次神奇的「瀕死體驗」與所見所聞歷歷在目。她心懷感激,決定與更多人分享這次的奇妙經歷。

美國高中生的瀕死體驗案例

2015年5月5日,美國德州一所中學的高中生克萊門茨,在上體育課練習短距離快速奔跑時,突然昏倒在地。老師迅速將不省人事的克萊門茨送醫,此時克萊門茨的心跳已經停了20分鐘,醫師盡力搶救,仍無法恢復。正當醫師準備宣告他搶救無效時,克萊門茨卻奇蹟似地恢復了心跳。後來克萊門茨轉院到另一家醫院,數天後才恢復意識。

克萊門茨甦醒後表示,他在失去意識之後,耶穌出現在他的面前。他說:「當時我遇見一名留著長髮與大鬍子的男子,我直覺認為眼前的就是耶穌。祂伸出手搭在我的肩膀上對我說:『一切都將沒事。』」克萊門茨重新回到學校後,將「瀕死體驗」中的所見所聞與老師、同學分享。

有人認為,大多數「瀕死體驗」的研究是回顧性的,有此體驗的患者可能會有記憶偏差。但拉曼爾醫生的研究發現,「瀕死體驗」發生於病人沒有腦電波、心電圖的死亡狀態之時,與藥物作用及患者的病情、心理因素無關。經歷「瀕死體驗」後,患者大都對生命的意義有了新的洞察,不再過分顧慮失去物質利益,也不再恐懼死亡,而這種體驗也並未隨時間流逝,或發生實質性的記憶偏差。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