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失控 屍體堆滿太平間

哨子先生

 

現在香港的情況,只有一個「慘」字⋯⋯太平間放不下遺體,屍袋堆在走廊門口甚至得疊起來,患者沒有病床只能躺在戶外擔架上。超市、藥局的貨架被掃空,店家紛紛因員工確診停業,地鐵和巴士也因為確診員工太多不得已大規模減班,甚至停止營運。百業蕭條,城市混亂,在烏克蘭烽火連天的同時,香港也成為戰場。

香港在過年後爆發有史以來最嚴重的COVID-19疫情,Omicron變異病毒導致的確診和死亡人數,比前四波加起來還高上數倍。光是昨日新增單日確診人數就高達五萬多人,遠超過前天的單日新增三萬人,擴散速度快到讓人措手不及。

港府上週開始實施嚴厲的「疫苗通行證」措施,只打過一劑疫苗的市民不能自由出入餐廳、菜市場、超市和百貨公司,街上人車大減。

同時,還傳出港府將強制全城750萬人進行檢測,而且在等待檢測結果出爐前,所有人都得「禁足」。消息一出引發大家恐慌搶購,貨架被掃蕩一空,街上一片蕭條。

香港網友:我們好像戰亂國家。

港府失守 受制北京無能應變大規模爆發

香港前面守得那麼好,為何在這時不僅瞬間失守,現況幾乎是全面潰敗?原因有幾個:

一、老年人疫苗覆蓋率不足。目前香港 80 歲以上人口只有三成接種兩劑疫苗,根據香港衛生局表示, Omicron 疫情爆發後,有高達91% 的死亡病例是屬於未完全接種疫苗的人。

二、港府無力應對大規模感染。在清零政策不可能實現後,港府缺乏應變能力面對大規模爆發,例如廣設快篩站、提供快篩試劑、靈活調動醫療系統,隔離設施和相關人員完全不足。在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確診的情況下,市民遲遲無法上班、無法正常生活,政府無法掌握感染區域,讓病毒繼續遊走。

三、香港居住密集度過高,全家人擠在小公寓裡,各戶通風管線互通,導致一人確診等於全家、全社區確診。甚麼社交距離,甚麼一人隔離,在香港社區幾乎不可能實行。

四、香港矛盾的政治環境。面對失控疫情,港府一開始的政策變來變去,相關配套嚴重不足,讓市民不滿批評林鄭月娥帶領的政府團隊太無能,只知道要等北京衛生局的指示。

這正是香港這波疫情的最大問題,香港地狹人稠,所有措施必須快狠準,但礙於去年通過《國安法》後,香港實質上已成為北京的一城,礙於中央,林鄭團隊只能被動等待指示定調後,才能籌劃下階段防疫策略,導致香港疫情在第一時間無法被控制。

就連到現在,網路已經傳了數天的「全民檢測令」,港府至今仍無法給出一個確切說法,任由恐慌蔓延,才會出現搶購日用品、網購平台全面缺貨的亂象。

香港封城在即,醫療系統崩潰、物資被搶購一空、街上空蕩蕩一片,確診人數不斷翻倍。最可怕的是無論政府還是專家都預告,香港疫情的巔峰還未到來,香港人,只能坐困愁城。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對沖基金之父:全球股市有反轉風險
據美國媒體報導,日前,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號稱管理1,020億美元資產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老闆雷…
號稱鬼考的蛇床子
蛇床子小傳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流行一種奇怪的皮膚病,全身起雞皮疙瘩,紅腫、化膿、潰爛,奇癢難忍,就是抓破皮了,還無法止癢。…
重逢
感情故事,好像美麗的不多;坑坑巴巴,像一點兒也不悅目的傷口。尤其隨著年紀增長,愈是老練世故,張口即是謊言、言不由衷的本領也就愈驚人。…
小眾也能翻盤 網路時代的電影行銷
國際巨星湯姆.克魯斯6月下旬才剛結束好萊塢動作冒險奇幻片《神鬼傳奇》(The Mummy)的宣傳離開台灣,…
留住青春 女人必吃的9種食物
日常生活中,攝取豐富均衡的營養是女性保持健康和延緩衰老的重點,以下推薦9種抗衰老最佳食物,讓女人吃出無痕的青春。 1. 橘子:所有水果中,…
讀紀曉嵐作品《閱微草堂筆記》
2008年首次閱讀清代紀昀(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的精選版,感於它的風趣,寫了一篇〈七月笑談〉。七年後,…
蔦松國中飛上古典藝術殿堂
「孩子終於走進門裡,真正領略到藝術的天地,我為他感到開心。」學生家長、本身也是國小校長的楊秋南言談間盡是感動。站在啟用不久的舞蹈大樓前,…
見證台灣奮發有為的年代 走訪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上)
回溯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初期,內外交迫、百廢待舉,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也是一個奮發有為的年代,艱困中看見勇敢、堅持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