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種COVID-19疫苗需知

▲自2019年底爆發迄今,COVID-19疫情未見消停,各國力爭提高疫苗接種率,期望達到群體免疫,與病毒和平共處。Adobe Stock
第224期
陳亞姍

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自2019年底爆發迄今,疫情未見消停,各國力爭提高疫苗接種率,期望達到群體免疫,與病毒和平共處。

專家表示,並非在COVID-19疫苗接種後就不會染疫,下面整理接種疫苗需要知道和注意的問題:

◆ COVID-19疫苗如何起作用?

目前核准使用的COVID-19疫苗,包括mRNA疫苗與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疫苗的原理是將病毒或細菌的抗原或遺傳物質打入人體,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以便在真正接觸到該病原體時可以迅速產生免疫反應,降低感染、嚴重疾病與死亡的發生。

◆ 會因接種疫苗而染疫嗎?

不會,沒有一種COVID-19疫苗含有會引起COVID-19的病毒,疫苗不會讓人感染COVID-19,但人們可能在接種疫苗前就已經被感染。

◆ 接種疫苗後馬上有保護力嗎?

接種疫苗後,也有可能感染COVID-19,因為人體需要7至14天來建立免疫力,因此仍有可能在接種疫苗前或接種後的很短時間內感染COVID-19,因疫苗沒有足夠時間提供保護而患病。

◆ 接種疫苗後還會染疫嗎?

疫苗並非百分之百有效預防感染,其保護力約六至九成,保護力持續多久也是未知數,即使完成疫苗接種,仍應遵守防疫原則,勤洗手、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以降低感染風險。

◆ 需要接種幾劑疫苗?

目前的COVID-19疫苗大多數以接種兩劑為原則,如:莫德納、輝瑞和牛津AZ疫苗。嬌生公司的疫苗為腺病毒載體疫苗,標榜只需接種一劑。

需要接種兩劑的疫苗,若延遲了時間接種第二劑,不需重新開始接種疫苗,但兩次接種都要使用同一家公司的疫苗。不論是哪一種疫苗,直到最後一劑疫苗接種完成的二週後,才算是完整接種了疫苗。

◆ 哪些人不適合接種?

對於疫苗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或對於先前接種之疫苗劑次發生立即過敏反應者,不適合接種。

◆ 兒童和孕婦適合接種嗎?

兒童疫苗接種的資料有限,故暫時不建議兒童接種疫苗。未來有新的實證報告疫苗適用的年齡層,可能會隨著調整。目前缺乏孕婦接種COVID-19疫苗的臨床試驗及安全性資料,孕婦若為COVID-19之高職業暴露風險者,或具慢性疾病而易導致重症者,可與醫師討論接種疫苗的效益與風險後,評估是否接種。

◆ 癌症或免疫系統薄弱能接種嗎?

可以。免疫系統薄弱的人士感染COVID-19的風險更高,且病情加重的可能性更大。疫苗研究也發現,癌症病人和愛滋病感染者出現的副作用與其他族群沒有不同。

◆ 接種疫苗後的注意事項

接種後,可能出現發生率極低的立即型嚴重過敏反應,應在接種單位休息,並觀察至少30分鐘,若無過敏反應再離開。可能發生的反應大多為局部接種部位疼痛、紅腫,通常於一、二天內消失,並非每個人都會出現副作用。對於兩劑疫苗,接種第二劑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更為常見。

即使注射第一劑疫苗後出現副作用,注射第二劑疫苗也很重要,除非疫苗提供者或醫生指示不要注射第二劑。

有些接種者可能會在兩天內出現發燒(≧38℃)、疲倦、頭痛、肌肉痛、發冷、關節痛等症狀,並於數天內消失。出現副作用是正常的,這也是疫苗發揮作用的標誌。

若出現以下任一種情況,應該有所警覺,建議就醫診治並釐清病因。

1. 疫苗的副作用已經持續2天以上。

2. 接種疫苗後,開始出現症狀持續2天以上。

3. 出現以下任何一種症狀(這些並非疫苗的副作用):視力模糊、咳嗽、呼吸困難、呼吸急促、胸痛、流鼻涕、喉嚨疼痛,或新出現的味覺、嗅覺喪失。

4. 症狀惡化或出現讓你擔心的症狀。

COVID-19病毒已經傳播得太廣泛,並且改變得非常快速,難以被徹底根除。專家認為,公共衛生工作的目標是使其成為一種易於控制的病毒,就像季節性流感一般。當前的疫苗為正在流行的COVID-19病毒變種提供了一些保護,但是面對變種病毒可能降低其效力,人們未來或許需要像施打流感疫苗一樣,定期施打更新版的COVID-19疫苗,以增強防護力。(資料來源:CDC、台灣疾管局、長庚醫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獨居有感
長假回鄉。茶餘飯後,我隨口講出的購屋想法成了閒聊的主題。 「房子不要買在海邊,」媽媽搖搖頭,「冬天那麼冷。現在年輕不覺得怎樣,…
中國大學生 搶當掏糞工
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年年說年年難。近日一條「大學生掏糞工上崗」的新聞,又將這個話題推向了風口浪尖。 3月3日,…
用行動關注台灣農業 - 「炸彈客」炸開「台北綠色市集」
楊儒門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都有印象。他就是六年多前轟動一時、在台北放置17次爆裂物來表達農業問題而入獄的「白米炸彈客」。…
鳥窩窩私房菜 創意與現代的美味感動
「鳥窩窩」,這是一個讓人感到好奇的名字。它是由劉美伶董事長創立,因為她在海內外辛苦耕耘,深知遊子之苦,希望讓這些鳥兒都能有個家,…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陰陽臉
7月31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宣布「中國實際上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了」,GDP總量超過日本。這一官方當作是貼金的「經濟成就」,…
香港回憶錄之「末代港督」
(續前期)參與香港前途問題談判的港督是尤德(Sir Edward Youde),他是英國資深外交官員,熟知中國事務,曾任英國駐華大使。…
木工蓋新房
畫面中以手作方式整理木材的人是誰?沒錯,正是阿丹本人。 在今年5月5日出版的第200期《看》雜誌中,曾介紹阿丹以大型機具切割原木材,…
黑幼龍:找到「三個圓圈重疊」的工作
說起「改變」,卡內基大中華區負責人黑幼龍大半生的經歷,可說是最好的註解。黑幼龍從一個連高中都考不上、只好去從軍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