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邊走走》影評之二 尋獲垂憐之道

▲《海邊走走》電影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場景都是在「Hope Gap」礁岩的鏡頭。Adobe Stock
第218期
李智鳴

(續前期)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講述一位成年的兒子面對自己父母的離異經歷,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現在已年過七十的他就是當年的那位兒子,他直等到雙親去世之後才把這故事拍成電影。但電影並沒有偏重在威廉.尼克森以兒子的角度來看待整件事情,他試圖持平地呈現觸礁了的婚姻雙方的想法與狀態。

電影呈現出戰爭失敗後的慘烈撤退,沉重的傷者拖累了馬車,延誤了逃亡的速度,所以馬車夫會有意地讓馬車往崎嶇的路徑奔去,顛簸的道路會將傷者震出車外以減輕重量。遺留在路面上的傷者將逐漸挨凍、死去。一般人都會將此視為意外,沒有人回頭看。

父親在家門前立定,然後重複了這一句:「沒有人回頭看。」之後才邁步走向屋裡。

這是父親的起始。

從一個兒子回思父母分手的那個過程,電影《海邊走走》敘述的自然不只是那個過程,還得包括兒子對整件事情的理解與詮釋──讓慘劇遺落於地,不要回頭看!這雖然看來殘酷,為的卻是不讓大家一起死!這是兒子對父親的詮釋。

人間有萬種的無可奈何,拋開對錯,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要去面對其中的一些。此時,人能如何度過?

「我曾經來過這裡」走過死亡幽谷

剛走進屋裡的父親聽見母親說了一句:「我曾經來過這裡(I have been here before)」。然後母親向不明所以的父親解釋說:「我應該為自己正在整理的詩文選集取這個名字。」意思是不管你經歷過什麼,都有人早你一步,化為文字。

當母親被父親猝然甩脫於地時,兒子努力陪伴著母親,以免她受凍而死。在母親逐漸回暖後,他協助母親建立了「我曾經來過這裡」的詩文網站,讓人們在不同的人生情境裡,比如「感覺寂寞」、「痛失愛人」、「婚姻瓦解」、「找尋希望」之類,得以搜尋前人相仿的經驗,在相關的詩文裡尋求慰藉或感動,汲取生命的力量。

這是導演(兒子)的心得,應該也是這部電影的初衷:所有的故事,即便飽含著眼淚與絕望,都能在昇華之後,成為後人的指路燈。一如電影最後,兒子總結自己對父母的情感時說:「你們已然老去,卻一如既往,在我的前方,在路的前頭。」

孩子們仰望著父母,為將來人生的風雨積累應對的記憶,「如果你走過了,我也知道我可以承受。」即便自己成長了,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裡,父母仍在前頭向我們展示著。

走過了死亡幽谷,創造了「我曾經來過這裡」網站,意味著在導演的認知裡,自己的母親是偉大的,因為她成為更多人的母親──在前路模糊、彷徨失措,無力前行時,指引著後來者。所以兒子最後總結說:「一開始我想要拯救妳,但最終,我卻只能頌揚妳。我的母親,我生命最初的女人,我的溫暖和安慰,我的安全感,我的尊嚴。」

「Hope Gap」 希望的海角與缺口

電影第一個場景是在「Hope Gap」,那是兒子童年時的「希望角」海岸,幼小的他在礁岩中尋寶,從來不曾問過陪伴著自己的母親:「妳快樂嗎?」

電影最後,也是凌空俯視「Hope Gap」礁岩的鏡頭,由遠而近地緩緩掠過獨立在岩礁盡頭已然成年的兒子。此時,旁白是這樣說道:「握住我的手,我們再走一回那條老路,最後一次,然後,放手讓我獨立……」之後,鏡頭越過了礁岩,只剩無盡的粼波海洋。

當母親茫然立足在斷崖頂端(徘徊在自殺邊緣)時,兒子也是帶她前往「Hope Gap」,在這裡他請求母親,如果真的忍受不了這種疼痛,如果真的想要解脫,請事先告訴他,讓他有機會道別。

電影原名為「Hope Gap」,這不只是希望的海角,也是希望的缺口。這才是導演最終的觀點。

父親一直努力地成為母親希望的模樣,後來他放棄符合母親的希望,過著自己希望的生活,所以電影裡的父親是「沒有問題了」的狀態。有問題的是母親,她希望丈夫與自己一起經營婚姻,甚至從沒想過他會放棄,她的傷痛來自這希望的缺口如此巨大。而父母不能相伴終老,對子女來說難道不也是一個缺口?

最濃厚的不捨與祝福

隨口能引用詩文、機敏、言語犀利,卻又能理解他人的母親,怎麼能不讓文學氣質濃厚的導演(兒子)崇敬呢?他對她的尊敬與頌揚斷非虛言。也因此,他對母親也有著深深的不捨。

「以前有三個不快樂的人,現在只有一個。」當母親離開「快樂的兩個人」,走出父親與情人同居的屋子時,導演凌空撒下了垂憐的樂音,是莫札特《C小調彌撒曲》樂章之一「垂憐經」(Kyrie),「上主!請憐憫我們!」此時的母親在濱海的公路,在一直向前延伸的公路上駕著汽車。這是兒子對母親最濃厚的不捨與祝福。

他對母親的痛苦體會得如此深刻,以至於願意接受母親若真的承受不了而自殺的選擇,雖然他同時懇求她能走過這場痛苦:「如果你走不下去了,那我就知道這(人生)路程太艱難,痛苦太久長,我會知道最終是不快樂贏了。如果你能堅持繼續下去,那我就知道不管多糟,我也能堅持到底。」

雖然如此,但或者,他並不能真正理解她。所以在電影裡我們不能清晰地看到母親變化的歷程。

 

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Getty Images

▲電影《海邊走走》(Hope Gap)內容取材自編導威廉.尼克森(William Nicholson)的親身故事。Getty Images

 

垂憐的盡頭:實踐愛

在對父親的總結時,兒子是這麼說的:「我的父親,是我生命最初的男人,我的良師和裁判。他是我確信自己將會成為的那種男人。」

在父親與母親的差異裡,最重要的是在信仰上。在兒子第一場回家的戲裡,導演就讓我們知道了這個差異,後來他還強化了這個差異的重要性。母親曾有一次要為兒子禱告,她問:「如果禱告有效的話,你是否會再度信神?」兒子搖頭反問:「如果禱告無效的話,你是否會放棄信仰?」

母親說自己不會,她很誠實地說,她試過了,她也希望自己能不相信。

後來母親成為生命線的志工,在一次電話輔導裡,導演讓母親對著電話那端企圖跳崖自殺的人說:「那看起來是垂直的,其實不然,有許多突起物,跳下去就會撞到。很不公平對吧?你知道還有什麼更不公平的嗎?如果你跟我有一樣的信仰的話,你的人生痛苦到你決定結束它,結果你才發現你會(因自殺)下地獄。」

雖然母親在路邊瀕臨凍死的危機中活了過來,但是我們不能真正了解活過來的因素何在。只是因為有兒子放假時回來陪伴嗎?又或是因為兒子的懇求?

導演說,他母親生前一直希望能夠知道他對這個婚姻的想法。但是,我猜想這位母親希望知道的並不是兒子是否站在自己這邊,而是母親能從兒子的看法裡看出他與神的距離。或許這是母親最大的期待:希望兒子再度信仰神。

當兒子以「父親戀愛了」來打消母親對父親復合的要求時,他就否定了母親對婚姻的認識,而這認識來自對神的信仰。他不能理解母親的信仰並不是在彌撒時念了十七遍的垂憐經;他並不理解神不是要我們因為愛了而結婚,而是要我們在婚姻裡去學習愛。

如果母親真的是因為兒子的一番話而堅強了求生的意志,那斷然不是因為兒子的懇求,而是因為母親對兒子的愛。愛是道路,在實踐愛的道路上,方能承受赤焰灼身之痛,方能寬容地殷殷等待著兒子再度回身,它也因此成為母親自贖之路。能夠多大地實踐「愛」,也標誌了一個生命的境界與高度,而這才是神要我們做的。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農業在國家長遠發展之重要任務
農業在環境永續發展和糧食安全中,有極重要的貢獻,本文不是要重述這已是公認的事實。本文要指出,在維護環境和糧食安全之外,…
瑞士承諾公開帳戶 中國非法資金恐曝光?
對於中國大陸許多「低調、奢華且有內涵」的隱形富豪來說,「悶聲發大財」的好日子這一次似乎真的要結束了。 5月6日,…
日本女性隨身包 不再包山包海
日本的男性上班族,常將錢包和手機等必需品放在上衣口袋,兩手空空沒拿其他東西。而多數女性上班族則是將包包塞得滿滿的,…
吃得健康 需避免八種食品添加劑
現代人注重飲食健康,很多人選擇完全食用有機食品,以免吃進易致疾病的食品添加物。但有機食品價格昂貴,而且還不易買到。 除了有機食品之外,…
歐洲人近五成將照片上網 俄國人最愛自拍
據《路透社》報導,相機公司Nikon對12個歐洲國家的12,259位民眾進行訪問,發現歐洲人拍攝的照片中,有將近五成46.8%被放到網路上…
從大陸酒店「一塊抹布擦所有」談起
幾天前,微博網友發布自己今年入住五星級酒店祕密拍攝的視頻。在視頻中讓人直皺眉的是,多家酒店的清潔人員用地上的髒浴巾或者同一塊髒毛巾擦拭馬桶…
「土女時代」 華人世界的土耳其通
第一人稱出發的粉絲專頁經營風格,土女時代在臉書培養不少忠實粉絲。葉俊宏攝影 看見採訪團隊抵達,…
台灣企業體驗活動 「玩」得如何?
料理廚藝教室近年來很熱門,主軸圍繞著色、香、味,吃吃喝喝的也許聽起來沒甚麼特別。但如果試著加入經營與競賽元素,廚藝教室搖身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