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石油從何而來?

現代文明的能源供應多數依賴石油。Adobe Stock
第208期
青蓮

生命起源於哪裡?真的是進化而來?地球上的巨量石油,真的是千萬年的生命腐化而成?

地質學研究表明,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萬年的時間,在現今已發現的油藏中,時間最長的已達5億年之久。大多數地質學家認為,石油是古代有機物通過漫長的壓縮和加熱後逐漸形成的。陸上的植物一般形成煤,石油則是由史前的海洋動物和藻類屍體變化形成。這些有機物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與淤泥混合,被埋在厚厚的沉積岩下,在地下的高溫和高壓下逐漸轉化,最終形成石油。

但科學家們一直不解,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毀滅,才能產生現在這樣多的石油?要知道,全世界每天的耗油量大得驚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到2020年時將達到每天1億桶(1桶等於159公升或42加侖)。在過去150年中,人類在工業化發展過程中,消耗了地球石油儲存量的一半,據保守估計,地球上至少曾經蘊藏2,000多億噸的石油。

▲石油若是千萬年的生命腐化而成,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毀滅,才能產生這樣多的石油?Adobe Stock  

石油來源科學無法解釋

如果石油真的是史前動物在高溫、高壓下腐化而產生的,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毀滅,才能產生像現在數量這樣多的石油?

人體和動物的身體70%是水,在地表面只會腐爛掉,只有30%的碳水化合物能夠在地下高溫高壓下分解成碳氫化合物,成為石油。按照現今人口及動物的比例計算,全世界70億人口,假設每人平均70公斤重,加上人類飼養的牲畜(野生動物分布分散不計),大概可以產生3億噸原油,而全世界一年的消耗量大約是29億噸,也就是說,如果把現在所有人類與牲畜完全轉換成原油,這3億噸只夠用1個半月。

有人說史前的生物個體大,數量多。假設史前「龐大」的動物有大有小,平均每個1噸重,仍按有效成分30%計算,要形成2,000多億噸石油,需要有近7,000億頭史前生物。假設牠們的生存密度達到了人類今天的水準,即70億頭,那麼就需要100次的集中屠殺和深度掩埋才能生成2,000多億噸石油。

但考古發現並不支持這樣的事件。科學家認為,從寒武紀到白堊紀,目前只發現有6次大滅絕,其中最重要的兩次是小行星撞擊地球時造成的地球表面滅絕。恐龍時代始於2.5億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後,恐龍滅絕於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但在地球表面,恐龍滅絕後只會腐爛掉,並不能生成石油。

集中滅絕和深度掩埋,需要突發性的板塊運動,像「揉麵」一樣地突然把動物埋掉,緩慢的地殼運動只會使屍體腐爛,最終成為骨骼化石,而地震和火山只能造成局部災變。

但地質學的發現認為,自有生物後,板塊是很穩定的,沒有全球性的突發性運動,只有緩慢的地殼運動。如果地球並未有過如此龐大的力量,那麼地球上巨量的、分布廣泛的石油儲藏是如何形成的?目前難以解釋。  

「進化論」是「常識」?

現代科學在邏輯上的基礎屬於「歸納法」,也就是說,經由不斷地觀察,集合了大量觀察結果,再進行學說的建立。一旦學說建立後,必須經過嚴格的實驗證明,一旦發現不能解釋的例證,這個學說就不能成立,必須推翻,重新作新的假設。要成為定律,必須有更嚴謹的邏輯與事實驗證,不能存在反例或是邏輯上的瑕疵。

就像達爾文的進化論,原本只是一個假象或學說,進了教科書卻成了「常識」。雖然不斷發現的考古證據,成為進化論的有力反證,已經有越來越多科學家開始對這個學說持保留態度,甚至持否定觀點,但仍然有人打著科學的旗號無視科學的嚴謹。

生命起於哪裡,最終會以何種方式存在?成為石油?很多時候,證據和疑問一直存在,只是在所謂的「常識」面前,人們失卻了追尋真相的勇氣。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事實證明政府嚴重誇大ECFA利益
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已經簽超過一年,生效也已半年,和其成效相關的各種相關資料逐漸發表。由這些實際資料看來,ECFA的成效很小,…
第廿六章 思維與財富
世界上的知識都是從幼稚園開始入門,沒有人不識字就可以一下子跳去讀大學。但在財務智商的領域裡,卻充斥著文盲…… 艾利克點點頭:「…
in89豪華數位影城-給您超乎預期的貼心服務
  位於台北市西門町的「in89豪華數位影城」(in89 Digital Cinemax),除了提供視聽娛樂的享受,…
好劇萬花筒
火雞聲中看見台味──愛琳娜導演:林靖傑主演:陳怡蓉、莊凱勛、龍劭華、戴立忍上映日期:2015年6月5日《愛琳娜》以高雄為背景,…
令計劃落馬 中共高層竊聽細節曝光
中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統戰部部長、中辦主任令計劃7月4日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我要如何成為工學博士
我是一名土木工程師,擁有「土木技師」和「工學博士」的頭銜。回想起來,成就今日的我,是一段漫長而艱辛的過程。…
紅二代隔空喊話 籲習近平廢一黨專政
中共高層權鬥,自2013年9月22日以受賄、貪汙、濫用職權罪拿下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2015年4月3日以受賄、濫用職權、…
和媽媽一起看戲吧
陪伴是最好的禮物!母親節的5月,推薦三部適合闔家觀賞的好劇,別忘了和母親一起觀賞,邊哭邊笑,彼此一起成長,變成更好的自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