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養生醫療趣味

晉・王獻之〈腎氣丸帖〉冊,26.5公分 x 31.1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圖版
第193期
謝子

現今社會流行運動風,殊不知在中國古代,運動早已是家常便飯,古人更喜歡帶有養生功能的武術拳法。

 

武術、按摩

以農村為例,村人常在農閒時舞弄上百斤的獅頭,作為強身健體、兼具武術運用的活動。而生活看似悠閒,鎮日吃好、睡好的宮廷裡,嬪妃也藉由按摩、飲食,達到身體健康。既然養生如此重要,當然也隨之流傳於書畫之中了。


▲清〈八段錦〉冊頁,23.9公分 x 14.5公分。無款。

 

這次故宮展出的〈八段錦〉圖冊,原收藏在清朝光緒皇帝瑾妃(1873~1924年)永和宮。一般人對於「八段錦」或許不熟悉,但對習武之人卻如雷貫耳。早年站在蔣中正四周的侍衛中,就有多人習練。據傳,該法為岳飛為強兵健體所發明,分為八式,動作柔軟,能調和氣息,故而取名「八段錦」,至今仍流傳於世。

瑾妃是否勤練八段錦?今人當然無從知曉,但清宮生活作息嚴謹,不僅統一午睡,還有特別的「放睡」文化。

「放睡」就是今日的按摩。由受過訓練、尚未成年的小太監敲打妃子穴道,邊發出清脆聲響,有如音樂似的悅耳;一次大約兩個小時,掌拳互換,不僅能按摩全身穴道,還能讓肌肉放鬆、血脈暢通。

可惜的是,宮中放睡技術沒有流傳下來,而民間部分,我們也只能從清朝王澍臨摹唐朝楊凝式的書法作品〈神仙起居法〉中一窺其妙。

 

民間療法

除了武術、按摩之外,尋常百姓也有多種民間療法可以採用,如:針灸、炙艾、草藥等。


▲宋・李唐〈炙艾圖〉軸,68.8公分 x 58.7公分。

 

這次展出了李唐難得一見的〈炙艾圖〉,描繪郎中以艾錐灸治病人,而患者齜牙咧嘴的模樣不但傳神,仔細一看,發現他還準備逃跑呢。

北宋歐陽修(1007~1072年)曾寫下〈灼艾帖〉,告訴朋友此法可信,「此中醫者常有,頗非俗工,深可與之論搉(權)也。」不只艾灸為良法,民間還流傳有許多簡易醫療,如刮痧、三伏貼等。

明朝唐寅(唐伯虎,1470~1524年)晚年為肺疾所苦,他畫了一幅〈燒藥圖〉感謝醫師費心診治,畫中有醫師靜心熬藥,爐子裡咕嚕、咕嚕地煮著不知道甚麼名貴的中藥,卷末有唐寅題詞、祝允明書寫〈醫師陸君約之仁軒銘〉。

中藥方劑是最常出現在民間生活中的醫藥方法,晉朝王獻之(344~386年)與朋友往來的書信中,就常討論多種中藥。除了〈鴨頭丸帖〉、〈地黃湯帖〉,這次展出的〈腎氣丸帖〉中,王獻之寫下自己對腎氣丸、黃耆的看法。腎氣丸就是「六味地黃丸」,由東漢醫聖張仲景發明,記載於《傷寒雜病論》中,應用廣泛。

由此看來,今人愛養生,古人也不遑多讓。

 

「杏林春暖—傳統醫療趣味書畫」展覽資訊
展期:2018年7月1日~2018年9月25日
地點:國立故宮博物院
陳列室:北部院區204、206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對沖基金之父:全球股市有反轉風險
據美國媒體報導,日前,全球最大對沖基金,號稱管理1,020億美元資產的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 LP)老闆雷…
號稱鬼考的蛇床子
蛇床子小傳很久以前,有一個村莊流行一種奇怪的皮膚病,全身起雞皮疙瘩,紅腫、化膿、潰爛,奇癢難忍,就是抓破皮了,還無法止癢。…
重逢
感情故事,好像美麗的不多;坑坑巴巴,像一點兒也不悅目的傷口。尤其隨著年紀增長,愈是老練世故,張口即是謊言、言不由衷的本領也就愈驚人。…
小眾也能翻盤 網路時代的電影行銷
國際巨星湯姆.克魯斯6月下旬才剛結束好萊塢動作冒險奇幻片《神鬼傳奇》(The Mummy)的宣傳離開台灣,…
留住青春 女人必吃的9種食物
日常生活中,攝取豐富均衡的營養是女性保持健康和延緩衰老的重點,以下推薦9種抗衰老最佳食物,讓女人吃出無痕的青春。 1. 橘子:所有水果中,…
讀紀曉嵐作品《閱微草堂筆記》
2008年首次閱讀清代紀昀(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的精選版,感於它的風趣,寫了一篇〈七月笑談〉。七年後,…
蔦松國中飛上古典藝術殿堂
「孩子終於走進門裡,真正領略到藝術的天地,我為他感到開心。」學生家長、本身也是國小校長的楊秋南言談間盡是感動。站在啟用不久的舞蹈大樓前,…
見證台灣奮發有為的年代 走訪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上)
回溯民國38年中華民國政府撤退來台初期,內外交迫、百廢待舉,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年代,也是一個奮發有為的年代,艱困中看見勇敢、堅持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