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開打 北京爆政變傳聞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以來,中南海風雲突變,政變傳聞滿天飛,指中共元老正策劃逼習近平「退位」。Getty Images
第192期
邢亞男

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以來,中南海風雲突變,各地急撤國家主席習近平畫像、前中共領導人華國鋒道歉舊聞重炒、梁家河研究項目被叫停、新聞聯播事故等多起事件接連發生。適逢北戴河會議,外界猜測,這些事件背後釋放出的信號非比尋常,是各方政治角力引來的消息紛擾。  

貿易戰爆發後的「四大異象」

7月6日中美貿易戰開打後,10日美方公布價值2,000億美金的新一輪對中國徵稅清單。隨即,中國股市、匯市大幅度下滑,房市岌岌可危,整個中國經濟形式呈現出不穩定狀態。

11日新華網突然轉刊《學習時報》的舊文,談及已故中共主席華國鋒認錯一事。這篇文章講述,當年有人向中紀委反映了華國鋒濫權的三件事:一是華國鋒去江蘇視察,沿途搞戒嚴影響交通;二是中央黨校的教授寫信告發,有人把華國鋒在中央黨校做報告坐的椅子送到博物館;三是山西民眾寫信反映山西地方政府修整華國鋒交城故居,建紀念館。華獲悉後承認確有其事並作出處理,隨後紀委會議決定,今後二、三十年一律不掛現中共首腦畫像,以肅清個人崇拜。

7月12日,有報導稱,「梁家河大學問」研究課題被官方緊急叫停。習近平年輕時曾下放陝西梁家河村,住過當地窯洞。此前,陝西省社科聯決定開展「梁家河大學問」課題研究,涉及17個選題方向,研究習近平7年的梁家河知青生涯與思想的各組成部分。

12日晚,央視新聞聯播開播後第38秒,一位背對鏡頭的黑衣人突然出現在畫面中,擋住了男播音員,並向其遞上一份新稿件後離開。當晚央視播報的新聞,對習近平的稱呼省去了「國家主席」、「總書記」或「軍委主席」等稱謂,改為直接稱「習近平」。

7月13日,中國多地官方同時要求各單位不要張貼習近平畫像,已經張貼的須緊急撤下。《蘋果日報》從北京消息人士處得到證實,要求撤除的指令來自北京市公安部門。  

「政變」傳聞真真假假

隨著這些異象的發生,政變傳聞開始滿天飛,指中共元老正策劃逼習近平「退位」。海內外社交媒體上傳聞,「元老拍桌子吵架」、「痛批習近平」,甚至有傳替換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和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的人選「已經敲定」等等。還有傳聞稱,今年的北戴河會議將討論弱化個人集權,回歸「集體領導」。

對此,香港《明報》發文分析稱,只要稍留意新聞報導,就會發現前述有關習將下台的傳言「不盡不實」。文章稱,中共十九大前確實出現對習近平過分吹捧的現象,但也叫停過一些過分之舉,如一年多前禁止官媒用「大大」稱呼就是一例。

文章認為,前國家主席胡錦濤之子胡海峰近日下鄉考察還強調,要把習的指示作為一切工作的「定盤星」,可見胡錦濤與其他中共元老「聯手倒習」的傳聞不真。至於現任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去年才「涉險過關」,現在又被傳接班,這無異是把他「放在火上烤」。

外媒評論稱,中共最近為習近平的宣傳降溫,或也說明北京高層甚至習本人為當前形勢所迫,開始為中共整體「左轉」踩煞車。習近平剛上台時發動反腐,曾獲得全國上下支持。但五年來中共腐敗依舊,再加上強化輿論控制,已引起社會不滿,此時再宣傳習近平,只會收到反效果。  

北戴河會議不會風平浪靜

對於這次「政變」傳聞,旅美中國時評家李天笑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首先要串聯,再有需要武裝力量的參與,這在目前的局勢下都是不太可能的。」

他提到,習近平定於7月19日起對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南非等國進行一連10天的外事訪問,這也顯示其地位未遭遇大的挑戰:「元首要出訪,一定是在他認為有把握控制局勢的情況下才會這麼做。」

時評家陳破空則認為,近期有種種現象顯示,在內外交困下,圍繞「動君皇」還是「清君側」,中共高層進行了一番較量。中共作為一黨專政的大黨,從成本考慮,一般是保住最高領導人,清洗其他人。

中共紅二代、前解放軍總參謀長羅瑞卿的兒子羅宇接受採訪時說:「習近平大權在握,在風平浪靜的時候,老人們雖然不滿意也沒事情可以提出挑戰。但問題是現在不是風平浪靜,現在中美貿易戰已經搞得一塌糊塗了,國內股市、匯市也跌得一塌糊塗。情況很糟糕,這樣老人就有題目說了。」他認為:「今年北戴河肯定不會風平浪靜。但是能鬧到甚麼程度,習近平能控制到甚麼程度,還要等更多的消息出來。」

羅宇還表示,單從技術層面無法真正解決中美貿易戰問題。中美貿易戰,是習近平的危機,也是習近平的轉機。老生常談,若習能改弦更張,解體中共,帶領中國走向民主、法治,中美貿易戰反成了一件好事。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首部空拍紀錄片 齊柏林讓你《看見台灣》
台灣影史首部空拍紀錄片《看見台灣》,由侯孝賢監製、吳念真旁白、何國杰(《賽德克‧巴萊》配樂)配樂、齊柏林執導與拍攝,歷時五年、花費近億,…
九項看似平常卻暗藏危險的食物
食安、茶安問題此起彼落之際,讓人憂心的是,除了農藥或不當化學成分消費者難以辨識之外,一些看起來安全或者你認為乾淨的食物,往往也暗藏危險,…
美國「肥咖法案」上路 中國貪官剉咧等
中美兩國最近就落實俗稱「肥咖法案」的美國《外國帳戶稅收遵從法》(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
魄力從哪裡來?
一個人做事果斷明快,會稱讚他很有魄力;一個人性格豪邁,做事大格局,會說他很有氣魄;一個人體型魁梧,會形容他體魄強健。當一個人老不成材、…
大陸觀光客來台 最想看甚麼?
根據香港《文匯報》的報導,中國國家旅遊局提出陸客赴台四大原則,並且把這四大原則正式通知幾家大型旅行社。這四大要求是:一、誠信,…
執行有溫度的對話 「聊天機器人」創造高效互動
▲學習型臉書社群「讓狂人飛」創辦人洪璿岳早在2016年開始研究並運用聊天機器人。吳長益攝影   你對「聊天機器人」(Chatbot)…
日劇《彼得的葬列》 探討良知問題
有沒有一種東西叫作「良心」?他長得甚麼樣?甚麼顏色的?誰曾經看過他?如果你是藝術家,你如何捕捉良心?你如何呈現他?你如何以良心為主題,…
康維光以璀璨玻璃打造新人生
最近網路上流傳著「來去台灣玻璃館看伍佰燒玻璃!!」「伍佰燒玻璃?」有沒有搞錯?怎麼不是演唱會呢? 位於彰化彰濱工業區的台灣玻璃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