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具備創業家精神、想利用網路開啟新事業,但卻沒有太多預算可用?
您毫無經驗與概念,卻被上司委派「兼任」網路行銷?
您已經嘗試了幾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網路行銷,覺得該做的都做了,但卻成效不彰?
您或您的公司,是否也面臨這種困境?
日本知名網路行銷專家高田晃,曾在日本大型網路廣告公司OPT Holding,Inc.工作。他曾拿下公司的最高業績,也是許多大公司的網路行銷顧問。但在獨立創業後,高田晃卻發現,過去給「大」客戶的建議與方法,根本就不適合自己這種缺乏「足夠資金」的小公司。
於是,高田晃以自己的公司做實驗,找出了一套真正適合中小企業的網路行銷方法,而且只要90天,就能建立一套吸引顧客的穩定架構,五年後一樣適用。高田晃將自己的心血結晶,寫成這本《小型企業的網路經營最佳實務》。他認為「如果你能實踐本書中所寫的方式,就算你的預算很低,還是可以在90天之內,建立起『每個月都能夠持續透過網站,穩定募集到潛在客源』的狀態。」
▲大是文化提供
書名:《小型企業的網路經營最佳實務:這樣用網路找顧客,不會白花錢,只要五步驟,90天就能穩定吸引客源。》
作者:高田晃
譯者:郭凡嘉
出版社:大是文化
類別:網路行銷、電子商務
出版日期:2017年3月30日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
*****
在製作網頁時,很多人都會過於重視設計層面,要用哪個顏色比較好呢?要用甚麼照片和圖片呢?過度重視設計,是經常犯的錯誤。
請把設計層面的問題視為「次要的」項目。
「『看起來的感覺如何』之類的設計性問題,放到後面再來想就行了。」
一聽到這句話,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不對勁,但是,網路行銷不是講究創意,它的本質是「行銷」。
簡單來說,我們要看的是透過這個網站究竟能夠拉到多少顧客,提升多少營業額。
對小型企業來說,重點在於取得客源。在網路行銷時,要優先檢討的事項,並不是設計層面的考量,而是行銷流程:
「要如何定義網站上的行銷目標?」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要傳遞甚麼樣的訊息給潛在客源?」
小公司要如何用網頁招攬顧客?
在這個章節裡,我會把優先於設計性的「五個網路行銷應該重視的具體要件」,分開來加以詳細討論。
站在顧客的立場來看,沒有必要選擇你的產品。因此,與其他同業或類似商品、服務做比較時,必須明確表達出公司在哪些方面比較優秀、有哪些地方是賣點。
1. 告訴顧客選擇自己公司的理由(強項、賣點)
人們在購買商品時,有一個很明顯的行動特徵,那就是「比較」。
因為在網路上很容易調查到各式各樣的資訊,所以自己的商品,勢必會被拿來和其他網站的其他商品或服務做比較。
因此,比起其他同業的公司,小型企業在知名度、商品或價格等的競爭上,通常會較不利。
站在顧客的立場來看,沒有必要選擇你的產品。因此,與其他同業或類似商品、服務做比較時,必須明確表達出公司在哪些方面比較優秀、有哪些地方是賣點。
這裡先瞭解小型企業要能夠透過網站,把不選擇其他公司,而選擇我們的理由傳達給顧客。
2. 讓一般人成為潛在客源
潛在客源指的是已經擁有對方的電子郵件等資料,未來有可能成為真正客戶。所以在架設網站時,就必須要設計一些功能,以獲得潛在客源的聯絡情報。
比方說,公司的網站如果不是以販賣商品為主,那麼就可以在上面設計「如需要詳細資料請按此鍵」的按鍵,讓潛在客源留下電子郵件,設想一套在取得潛在客源的資訊之後,該如何進行推銷的行銷流程。
客戶留下的資訊(在此例子中就是電子郵件),稱為線索(Lead)。如果能夠獲得越多線索,自然可以確保越多新開發的交易機會,也能維持公司業績穩定。
因為能夠取得線索,也就表示能持續累積對自己公司(或者自家商品、服務)有興趣的人。
這跟從頭拓展新的市場,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與我們聯絡」、「索取型錄」或是「登錄電子報」等功能,可以累積對公司有興趣的人,不但是在架設網站時不可或缺的要件,也是最大的功能。
如果你的網站可以當場解決潛在客源的問題,那麼這個潛在客源,就會成為實際消費的客戶。
3. 網頁內容要能夠解決潛在客源的疑問
如果你的網站可以當場解決潛在客源的問題,那麼這個潛在客源,就會成為實際消費的客戶。
具體來說,這些內容可能是對潛在客源有幫助的情報、某種報導的內容,或者是影片等。
如果能夠定期的更新網頁、解決疑問,自然會吸引潛在客源不斷來造訪網站。在這個過程中,小型企業必須具備的,是建立與潛在客源的關係,讓他們最終能成為新客源。
順帶一提,如果想要更深入學習適用於小型企業的作戰方式,可以參考被稱為弱者戰略的「蘭徹斯特作戰模式」,就能夠得到正確的概念。
4. 至少有三種以上的管道,引導潛在客源點閱網站
獲得潛在客源之後,網路行銷才算開始。接著要設計能夠招攬潛在客源的管道。
比方說,從Facebook或Twitter等社群網站、或是透過YouTube上傳影片、甚至是經由搜尋引擎Yahoo!或Google等,把潛在客源引導過來。
同時掌握三個以上的管道,就能持續產生新的潛在客源,這麼一來,也就能維持業績的穩定性。
5. 可以自己更新、編輯網站上的資訊
以小型企業的預算來說,要在有限的資金下進行市場行銷,沒辦法一有狀況就委託業者更新網站,因為這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所以在剛開始創立網站時,要把它設計成,自己也可以進行更新或編輯網頁的模式。
最近大部分的網站在設計時,都有考慮到這一點,所以不需要太擔心,但要記得確認有這項功能。
對於小公司來說,如果要獲得客源,必須考慮是否能滿足以上五個重點,才是架設網站優先檢討的項目。
對於小型企業來說,並不需要多大數據,而且,越是小型企業,就越應該從根本結構動手。
小公司,您還不需要大數據
網路行銷最大的特徵,就是能夠正確的測量行銷的效果。
不同於過去的電視廣告、報紙與新聞的夾頁廣告、交通廣告等媒介,網路行銷能夠正確掌握行銷成果。這對於資金有限的小型公司來說,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一邊執行,一邊改善。
尤其是近幾年科技進步,衡量與評估精密度都大幅上升,在網路上可以輕易獲得各種數據資訊。因此越來越多人用大數據進行分析與驗證。
不過對於小型企業來說,並不需要多大數據,而且,越是小型企業,就越應該從根本結構動手。
對於網路行銷月預算10萬元以下的公司來說,如果要改善業績,原則就是必須重新審視根本結構。
比方說,今天你在網路上刊登一則廣告,希望找到人來參加講座。但是廣告的效果似乎不如預期。在這樣的狀況下,你會怎麼做呢?
大多數的人都會重新檢討廣告設計,或刊登廣告的頁面,希望提高反應率。但是,採用這種作法無法讓人數增加。
假設今天重新改善了廣告設計,而廣告的點閱率的確也提升了,但現實是,預期的數字頂多從1%提升到1.5%罷了。
為了要大幅改善現狀,必須從更根本的原因開始檢討、改善。以這個案例來說,就是改變講座的主題。
根據不同的狀況,有必要把講座的企畫、主要客層列入考量當中。
對於小型企業來說,精密的數據未必能提升行銷的成果或業績,也就是說,這點不見得是最重要的條件。
事實上,只要大致掌握就可以了,不太需要花時間或精力做分析。很多時候,更不需要改善執行面,應該改變更根本的結構,才能看到成效。
從前面提到常見的網路行銷錯誤中,我們可以理解,大公司和小公司在處理手法以及思考方式,都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取材自《小型企業的網路經營最佳實務》原書pp.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