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iPhone 7看企業成功的本質

蘋果iPhone 7擄獲人心,源於長久建立的商譽及信任。圖為今年9月,紐約曼哈頓蘋果旗艦店中搶購iPhone 7的人群。
Getty Images
第173期
如松

企業經營的成功,關鍵性的要素在於──征服人心,而征服人心的工具,首先就是信用。仔細觀察周圍的成功或失敗者,「信用」是他們最鮮明的差異。因為信用的原理,存在於人們心中。

在iPhone 7全球開賣前,蘋果公司9月16日宣布,沒有事前預約iPhone 7的用戶,直接到店購買將可能買不到現貨。首賣當天,以中國為例,廣州、深圳、北京、杭州、上海、濟南的果粉們瘋狂搶購,天貓旗艦店湧入千萬瀏覽量,短短幾日,電商平台「京東商城」的預約量就接近400萬。

若說這是因為中國人有錢,似乎說不通,因為美國、歐洲市場一樣熱烈。美國第二大電信商Sprint先前說,iPhone 7和7 Plus前三天的預購訂單較上一款成長375%;美國四大通信業者之一的T-Mobile首席執行長John Legere也發布多個推特文說,iPhone 7系列的預售火爆,上市前4天的訂單將近是iPhone 6同期銷售的4倍,是公司史上最出色的預售數據;歐洲最大手機零售商Carphone Warehouse說,今年想買iPhone 7的人比去年想買iPhone 6s的人多了70%。

iPhone 7將上市時,中國國內很多手機廠商都在微博中將自家產品和iPhone 7做了對比,結論也很一致,那就是在很多指標上,自己的手機都比iPhone 7更好,至少差不多。

但是,中國廠商在媒體上與蘋果比拚某些性能,某種程度就把自己放到了模仿甚至抄襲的角色上,這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更無法建立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信用。所以,很長時間以來,中國的手機只能在中低階市場中互相廝殺。

今日的手機,初級定位是耐用電子消費品,也是通訊設備,但更是一個人的「伙伴」,甚至比助手的功能還強大,時刻都需要帶著它。手機已經不完全是一個商品,而是具有了人文內涵。中國手機廠商將手機當作一般的商品來看待、只比較單一功能,只能說明自己的手機具備了某部分功能,例如:耐摔,但手機並不是鐵板,比較它的強硬度並不能論斷優劣。

從中國手機廠商在iPhone 7上市時的態度來看,與蘋果的差距大約還有一個時代。現在絕大部分產業都是產能過剩,很多產品的基本功能也相似,此時廠商比拚的是甚麼?

 

一、    滿足基本需求:

例如:一個人早上要到遠方上班,也許製造一輛代步的自行車賣給他,就解決了他的代步需求,這是最基本的商品屬性。這時幾乎沒有信用概念,誰生產的產品都沒關係,能代步就行,沒有自行車,用牛車也可以,注重的只是實用功能。

 

二、品質和信譽:

當今社會,幾乎甚麼都是過剩,生產自行車的廠商有無數家,如果廠商依然只限於滿足代步需求,距離關門也就不遠了。此時,在基本功能屬性之上,就要比較品質和信譽。

任何企業和個人的成功,都在於點滴的積累,積累的都是信用。日本、德國的商品,就是透過品質和信譽來建立產品以及企業與消費者間的信用,從而占據國際產業鏈上的地位。

 

三、文化內涵:

在品質和信譽之上,就是文化的比拚,這是企業競爭的最高內涵。

蘋果公司已故前執行長賈伯斯是個完美主義者,他認為,完美的品質沒有捷徑,要關注所有細節,最終要讓自己的產品永遠與眾不同,讓這些內容成為自己對消費者的承諾,並經由承諾建立遍及世界的信任。賈伯斯還認為,創新無極限,有限的只是人們的想像力,同時要在產品中植入美學元素、人文元素。所以,賈伯斯時代的蘋果公司,還有動物學家和人文學家擔任管理者。賈伯斯讓人們對蘋果產生這樣的印象,也就是蘋果打動消費者的不只是產品本身,而是這些產品代表的具體涵義。

如果蘋果只是生產一件耐用的電子消費品,那麼,其他廠商只要精益求精地把品質做好,經過一定時間的積累,追趕上來將相對容易。但是,當蘋果將創新的想像力、美學內涵、人文基因等植入產品後,就具備了另外的含義,既是藝術品、美學產品,也是活力和身分的象徵,後來者將很難追趕。

最終,蘋果是藉由品質、產品的內在文化、內涵等,建立了企業與消費者間的牢固橋梁。這種信用已經不侷限於有形的品質等內容,還包括創新、美學、文化等精神內涵,比德、日產品上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很多窮學生就算借款也要購買蘋果手機,並不是因為品質,而是因為蘋果蘊含的特定文化。當用文化征服了別人的心靈時,這樣的企業將戰無不勝,就像今日的蘋果及iPhone 7。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遲到20年的美國對中反間諜戰
11月下旬「川習會」後,美國在宣布貿易戰停火90天之後,立即將對中國的打擊重點放在盜竊知識產權的經濟間諜方面。華為公司多年來備受「…
創業進行曲:步步為營 打造文化事業版圖
在南一叱吒風雲的吳金寶,獲得上司與員工的愛戴。做到經理職位的他,享有公司提供的車子,擁有獨立的辦公室、裡面鋪著舒適的地毯,吹著冷氣。…
小養生糖酥大智慧
粒粒可見的渾圓雨滴快速地打在以石板鋪成的街道上,漫起一片由近而遠迷濛濛的白霧,望著視界外漸漸已分不清天與地的蒼茫,心裏想著:「…
泰戈爾詩中的兩情相悅
初識泰戈爾的作品約在國一、國二的年紀。一位暗戀我哥的小姊姊送給我一本紅色精裝、封面字體燙金的泰戈爾詩集。翻開書,…
輪椅舞后林秀霞 用雙手終結小兒麻痺
在一片藍色車衣的環島隊伍中,有位騎士的身影特別顯眼,她是輪椅國標舞天后林秀霞,也是小兒麻痺症患者。林秀霞1歲時罹患小兒麻痺症,…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四)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系列,透過阿丹的鏡頭,記錄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一場野火。 前幾期的畫面中,呈現出訓練有素的「護林員」(…
第五集 隨性所致 活在當下
「今天的專題演講好精彩喔!那個講師講的故事實在太有趣了!」 「是啊,不過你怎麼有空來聽呢?」 「我聽說是這麼有名的人要來公司演講,…
「台灣鞋故事館」給你好「腳」色
繁華的高雄市區裡,熱鬧的民族一路上,來往車輛呼嘯而過。一輛滿載小朋友的遊覽車緩緩駛進慢車道,在指向「台灣鞋故事館」的巷口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