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kemon Go風行 科技智慧還是汙染?

2016年7月15日,一群人在澳洲著名地標雪梨歌劇院前滑手機玩當紅手遊「Pokemon Go」。
Getty Images
第170期
李修然

人們對手機社交軟體產生大量「低頭族」的反思才剛剛開始,呼籲人們從新「抬頭」之際,當下又有一款「手遊」(手機遊戲)軟體上市,讓人身陷其中,而且似乎正在席捲整個世界。如果在大街上看到一邊低頭看手機、一邊四處張望,偶爾獨自對著手機螢幕傻笑,時而迷茫、時而雀躍,忽然在原地打轉的人……那麼他們十之八九是在玩最近大熱的智慧手機遊戲「Pokemon Go」,中文譯為「精靈寶可夢GO」。

 

「Pokemon Go」為何物?

這款免費手機遊戲由日本遊戲商任天堂(Nintendo)7月初在美國、澳洲和紐西蘭推出以來,已經迅速超過手機所有應用程式,躍居App Store榜首。世界各大城市的公園裡、廣場上,出現不分白晝、眾人沉溺、集體著魔的景觀。

據報導,該遊戲會在鏡頭即時拍攝的畫面中疊加皮卡丘、傑尼龜等小精靈,因為精靈可能會藏在任何角落,所以用戶需要拿著手機四處走動,找到並抓住它。

由於用戶數量激增,該遊戲甚至頻繁遭遇伺服器當機事故。任天堂股價因此一度升至2010年中以來最高,較前一週暴漲86%,市值增加近150億日圓。

當人們陶醉在電子時代給人類帶來廉價的通訊和娛樂時,早就有人看到網路世界給人類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每一次新的科技成就都是如此,科學不全是有利的,同時也會給人類帶來難以處理的種種後續問題,只是大多數人還沉浸在新技術的新奇和利益所帶來的興奮中,沒有認真思考事物的另一面。

 

「Pokemon Go」風靡全球,給人類帶來一時的娛樂,是不是也會帶來可怕的災難?Getty Images

 

科技發展 環境汙染

最早是垃圾問題。當年工業革命開始時,沒有人思考它對環境的破壞,結果很快的,世界上幾乎有工業的地方就有河流的汙染。當然,西方世界醒悟得比較及時,通過嚴格立法、保護環境,情況得以緩解。但有些情況就未必能及時醒悟,例如核電垃圾把科技發展對環境的危害推到了極限,幾乎直接危害人類的生存時,才開始受到重視。

戰後美國經濟飛速發展,需要更多電力,艾森豪威爾總統因為核能「便宜得無法計量」而大力發展核電站。可是自1978年來,美國沒有新核電廠建造的申請,而從1973年來計畫建造的120個核電廠全部取消,現役的103個被授權經營的商業核能反應堆,隨著工廠的老化也在不斷退役中。

為甚麼有這麼大的轉變?因為狂熱過後,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政府對核能的「清潔和廉價」的認識是片面的。雖然科學家早就知道,每一噸核能廢料都是一把無法熄滅的火,而且要燒20萬年才能熄滅,但是真正重視起來還是因為1986年前蘇聯的車諾比核電事故,其代價總計達到至少3,580億美元,是前蘇聯生產的全部核電總價值的許多倍。這並非唯一案例,日本三哩島核電事故同樣可怕。

此外,近代科學發明的塑化原料,因為成本廉價、加工容易而大量使用,可是對人類環境的汙染也非常巨大。很多塑料無法回收,埋在土裡不爛、燒掉汙染空氣,現代許多病源都與化工塑料有關。杜邦公司發明廉價塑膠袋的工程師,忍受不了自己的發明給人類環境帶來的惡果自殺了。中國深圳附近有一個垃圾焚燒處理場,周圍出現癌症村。現在中國的老百姓為自身生活品質考慮,反對政府在生活區附近建化學工廠、垃圾場的抵制行為也越來越多。

科學確實提升了人類影響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人類似乎因為有了科學,比以前任何時候更自以為是。在藐視大自然的同時,得到的是大自然的報復。最近中國長江流域水災不斷,人們都在關心三峽大壩,。原以為大壩可以抗洪,現在自保都困難──荒水期不蓄水就發不了電,洪水期不洩洪就有潰壩之憂,這是建壩時沒有想到的。

我們應該意識到,人類的智慧是有限的,用科學來造福人類適得其反的例子太多了。再舉一例:人類發明了抗生素,用抗生素幫助人類抵抗病毒細菌。可是誰能想到,它同時也在給人類培養超級病毒,將人類的健康置於無藥可治的危害中。鑑於科學導致的不可測結果和種種教訓,美國政府官方禁止使用國家經費用於幹細胞領域的研究。

 

手機遊戲 精神迷失

科學解決了一時的問題,卻帶來了長遠的危害。今天「Pokemon Go」風靡全球,它給人類帶來一時的娛樂,是不是也會給我們帶來可怕的災難呢?這是需要我們嚴肅思考的問題。

據說中國社交網路龍頭騰訊前不久決定投資80億開發遊戲軟體,可以預見很快會有中國版的「Pokemon Go」。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句話叫「玩物喪志」,指人因為貪戀某種玩物,喪失人生志向和正道。因為畢竟人各有志,有的人喜歡文學、有的人喜歡藝術、有的人喜歡工程、有的喜歡從商,總之都有人生的抱負。以前,沒有一個東西可以統治人的意志,現在人類的思維一夜之間被一個遊戲所占領,這還不足以說明人類的迷失?

遊戲只能加速人偏離正道。人的一生面臨著許許多多的誘惑,走正道本來就難,現在一個「遊戲」就可以讓眾人一夜之間著迷,支配許多人的時間和生命。如果說物質環境的破壞是間接的傷害人類,那麼精神層面的破壞就是直接傷害人類了。以前許多家長限制孩子玩遊戲,如今遊戲也令許多成人樂此不疲。

網際網路發達後,傳播正常資訊的同時也有大量的垃圾資訊,假的、醜的、暴力、色情,冠資訊自由之名氾濫成災,在人類獲得資訊自由傳播的同時,也受到無形的傷害。科學以種種硬技術方式破壞了人類的物質環境,現在是否又以軟體科技在侵入人類的精神領域呢?

科學原本是求真的,但現在越來越功利,人類今天的科學完全用在技術競爭、為牟利服務。在科學突飛猛進的今天,人類或許該嚴肅思考:是人類在理智地利用科學,還是科學在控制人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記錄那一午後的感動
和焦中興訪談的那一下午,被他豐厚的生命底蘊深深感動,也將這些心靈交會的瞬間與讀者分享。以下就由他和與「製琴」首次相遇的那一刻開始: 焦:…
電商品牌談第三方倉儲,什麼時機點最適合外包?
成為電商老闆,要兼顧的環節非常多。好不容易推出強而有力的產品,建好網路商店,學會廣告投放之後,等到客人下單,終於開啟了電商之路。…
中國「一帶一路」計畫與亞洲經濟
2014年APEC會議,中國寄以厚望的「亞投行路線圖」雖然停留在紙面上,但以輸出「過剩產能」為主要目標的「一帶一路」計畫已輪廓清晰。…
中國機場人臉識別令人不安
一名外籍行動電話網路技術分析師馬修‧布倫南(Matthew Brennan)日前在成都雙流國際機場體驗「臉部識別系統」,並發推文說,「…
台灣人莫坐在寶地上沮喪
不管一個人有沒有堅定的信仰都難免會有沮喪的時候。沮喪的原因百百種──經濟的、政治的、家庭的、感情的……但是不分順境或者是逆境,…
夏志清的反共精神和文學盲點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中國文學教授夏志清去年底以92歲高齡過世。夏志清雖然被視為中國文學批評方面的權威人物之一,但他一生堅定反對共產主義、…
那些年 我們最懷念的中秋節
中秋節是中國華人傳統三大節慶之一,也是大家回家團圓、休閒的日子。1980年代開始,台灣興起了中秋節烤肉的風潮,至今每到中秋節,…
企業充電站
2022品牌顧客互動新趨勢  打造鐵粉流量池     疫情加速消費者旅程碎片化的發展,品牌因而加速數位轉型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