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兩位美女挑戰普京

這兩位美女冒著失去工作與生命的危險,挑戰極權的普京。
網路圖片
曹長青
在聯合國的特使都被圍攻而被迫離開克里米亞的情況下,克里米亞美女教授Dukhnich不畏暴徒的可能襲擊、俄軍的事後清算、可能失去教職等威脅,痛斥俄軍入侵。受俄國政府金援的「今日俄羅斯」電視美女主播艾比馬丁竟然也在電視上公開譴責俄國入侵克里米亞。這兩位敢言的美女,是那些堅持道義的勇敢者代表,「是黑暗時代的一束微光」。

對俄國軍隊進入烏克蘭領土,西方有很多評論抨擊,斥為公然侵略。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甚至稱普京是希特勒三十年代那種武力擴張。

在眾多評論者當中,有兩位勇敢的女性尤其出眾。一位是克里米亞首府辛菲羅波爾的TNV大學政治系教授奧爾嘉‧杜科妮琴(Olga Dukhnich),她3月3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Crimea: Russia’s Next Afghanistan?〉,痛斥俄軍入侵,並斷言「克里米亞將是俄國的第二個阿富汗」。

該大學網頁(http://www.tnu.crimea.edu/eng/person_page/dukhnich/index.html)顯示,杜科妮琴不僅是一位年輕的教授,還是一位典型的烏克蘭美女。但更亮眼的是她的勇敢,是在國家存亡之際展現的女中豪傑般的無畏精神。

她在《紐約時報》撰文之際,俄軍已進入烏克蘭,她的大學就在克里米亞首府,當地親俄勢力更加囂張,遊行示威,甚至占領市政大樓,大打出手,電視畫面展示了那些流血場面。

在這種危險的氣氛中,她卻投書《紐約時報》,勇敢地說出「我是烏克蘭人!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領土。」她寫道,不要說當地烏克蘭人,就是她周圍的俄裔知識分子也都不支持俄軍入侵。當地很多人已坐火車或飛機逃到基輔(避戰禍),根本沒有歡迎俄軍。當地人在辯論:逃離還是抵抗(flee or to fight),其中絕大多數是俄裔!

她說,當地15%的韃靼人肯定不會逃離。他們當年曾遭史達林強令遷徙迫害,現在自己家園又遭入侵,他們的反應可想而知。僅僅是這支穆斯林力量的反抗,就會讓普京們嘗到當年俄軍在阿富汗的苦頭。

這是烏克蘭危機以來,我看到的唯一烏克蘭知識分子(還是居住在克里米亞的)在美國媒體發表的文章。這位年輕的女教授沒有畏懼那些親俄暴徒的可能襲擊(連聯合國的特使都被圍攻而被迫離開)、俄國占領軍的事後清算、所在大學一旦「易幟」可能失去教職等等。

這讓人想起昆德拉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中的男主角、捷克醫生托馬斯,在俄軍入侵布拉格時向報紙投書抗議,結果被秋後算帳,連醫生都當不成,去擦窗戶幹苦力。杜科妮琴如同當年的托馬斯,但那是小說,而今天是現實。讀杜科妮琴的文章,令人感嘆,有這樣勇敢的女性,烏克蘭一定有希望!

另一位女性是「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 RT.com)電視主播艾比馬丁(Abby Martin),她3月4日在該台美國頻道英語節目中公開譴責俄軍進入烏克蘭,說「俄羅斯做的是錯的!」

「今日俄羅斯」是俄國政府出資的電視,相當於中國的CCTV4,主要用英語、阿拉伯語、西語等對外播出。據維基百科,該電視全球覆蓋100多個國家、六億四千萬觀眾,在英國的國際節目收看率僅排在BBC和「天空電視」之後,在美國排「BBC國際新聞」之後。「今日俄羅斯」在全球16個國家有分部,包括紐約、倫敦、華盛頓DC等,全球員工逾二千人,去年成為首位youtube點擊率逾10億的電視。「今日俄羅斯」得到普京政府大力支持,2012年預算是三億美元。普京上過這個節目,被西方媒體斥為「無恥的克里姆林宮宣傳」。

在這種背景下,其節目主持人竟然在電視上公開譴責俄國入侵克里米亞,「我強烈反對任何國家對另一個主權國家事務的干預」,「我的心在烏克蘭人民一邊」。這是破天荒的!

在網上(http://youtu.be/ZolXrjGIBJs)的這段視頻下面,很多人表達對這位女主播的欽佩:「哇!多麼勇敢」;「你贏得我的敬佩」;「在我對媒體絕望之際,這是黑暗時代的一束微光」;但也有人警告擔心:「普京老爺是不會高興的,你要小心」;「六個月內如聽說她死了我不會驚訝」;「會是『車禍』(方式)」……

美國網絡報紙《赫芬頓郵報》曾採訪「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如何懲處艾比馬丁。該台回信說:「跟流行的看法不同」,「今日俄羅斯」不會強迫記者服從,他們可自由表達意見,不論私下還是在節目上。我們尊重她(馬丁)以及所有我們的記者、節目主持人和參與者的觀點,絕對不會有對馬丁的懲罰。”

但「今日俄羅斯」說,因艾比馬丁在節目中說她對克里米亞的局勢缺乏深入了解,所以決定派她到克里米亞實地考察,以利她理清自己的思路。

英國《金融時報》採訪艾比馬丁得知,她已拒絕了這個派遣。

雖然艾比馬丁是美籍,節目是在該台美國分部制作,但她的這番敢言,還是可能導致她丟掉這個節目主持人的位置。這種勇敢,在俄國的新聞機構中是罕見的!但在整個俄國,則並不罕見。俄國反對黨議員弗拉基米爾‧卡拉姆扎(Vladimir V. Kara-Murza)昨天在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指出,根據俄國官方機構的民調,在俄羅斯,有73%的人反對干預烏克蘭事務。卡拉姆扎說,構成諷刺的是,普京宣稱,派軍隊進入克里米亞是為保護那裡的同胞,可普京卻在莫斯科和聖彼得堡的大街上捕抓迫害俄國人——這兩個城市同時爆發反對普京軍事干預烏克蘭的遊行示威,結果超過300人被警察當街抓走。

烏克蘭的女教授說,俄軍入侵後,克里米亞將是俄國的第二個阿富汗。其實在俄國內部,普京也將陷入泥潭。畢竟今天是網絡時代,克里姆林宮的高牆已無法擋住自由的信息。

奧爾嘉‧杜科妮琴和艾比馬丁,這兩位敢言的美女,是這些堅持道義的勇敢者代表,就像網絡留言所說的,「是黑暗時代的一束微光」。這束光亮不僅讓人看到烏克蘭的希望,令人感到振奮,同時也反襯了西方政壇那些男人們的怯懦!

2014年3月5日於美國

(本文僅代表作者之意見與立場)

(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自「曹長青網站」:http://www.caochangqing.com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