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銀行3月26日發表聲明稱,其江蘇江陰支行行長孫鋒在2011年12月底攜款舉家逃往海外,被盜金額不明,一渣打銀行駐華員工3月6日因此被警方刑事拘留至今。這樁涉及非法集資達2億元的外逃案,在沉寂兩個多月後浮出檯面,再次引發業界對外逃資金路徑的關注。
2011年12月28日,農業銀行江陰要塞支行行長孫鋒與其妻夏亞琴、父母、二個子女舉家「出遊」泰國。爾後,便毫無徵兆地「失蹤」了。
《金融時報》指,調查顯示,把財富轉移海外是中國富人的一項主要需求。2011年中國央行公布的侵吞國有企業資金調查結果顯示,近十年間有超過1,200億美元資金從國企流失海外。
中國建設銀行和波士頓諮詢公司2011年聯合發布的報告估計,2011年底中國高淨值家庭(可投資資產600萬元以上)達121萬戶。近幾年,海外銀行在中國大陸的私人銀行業務紛紛展開,中國富人成為其追逐對象。
中國富人選擇外資銀行,是看中其豐富的海外平台,國外背景的外資行員工可能成為他們實現資本外逃的幫手。
一位私人銀行負責人曾告訴媒體:「私人銀行很重要的一點是保證客戶的隱私性。」幾乎所有外資行都很少公布其私人銀行業績,客觀上給計畫「外逃」的富豪們提供了保護層。
渣打銀行2011年的中國總營收5.97億美元,漲幅達19%。渣打銀行說,這個數字依然低估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中國客戶帶來的收入增長十分強勁,遍布銀行各網點。
渣打銀行新加坡籍駐華員工吳伊甸,是上海新天地支行的客戶顧問。因攜鉅款潛逃的孫鋒是她的客戶,1月以來,吳伊甸多次被警方傳訊。3月6日上海警方再次叫她去談話,並以「涉嫌窩藏包庇罪」對她刑事拘留。
吳伊甸的境遇凸顯了銀行從業者在中國與高淨值客戶打交道時所面臨的風險。銀行從業者說,這類客戶往往很少提供其資金來源的信息,如果問題問得太深,他們會很快轉向其他客戶經理。調查顯示,此類客戶對向境外轉移資金的服務尤感興趣,儘管由於中國嚴格控制的貨幣體系,向境外轉移資金在中國是受到嚴格限制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