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寶島

對比的美味

為了讓台灣美食登上世界舞台,台灣最近也著手引進國際知名的「米其林評鑑」。圖為2007年獲評為米其林三顆星的法國女主廚Anne-Sophie Pic。
Getty Images
第28期
魯魚

很多美食節目介紹餐廳菜,主持人陶醉的表情,加上活靈活現的旁白,看的時候真是會讓人口水直流。但是真的按圖索驥去吃,通常會發生幾個情形,一是名過其實,現實與期待有差距;或者與自己的口味不合;還有一種是東西雖好吃,但是味覺卻會疲憊。第一種可能是商業噱頭,就不值得談了,第二種則是各有所好,最近報載政府要推動米其林餐廳評鑑,有日本的前車之鑑,食物好不好吃,跟當地人口味與主觀好惡有關係,最好不要太勉強。

但第三種情形就值得思考。從單純喜歡吃好東西到瞭解餐點為甚麼好吃,會經歷一些過程。我們吃的味道,透過舌頭跟大腦的作用,大抵會構築成一些經驗,進入腦袋中的「資料庫」,以後再吃東西,這些經驗就會成為判斷好不好吃的標準。簡而言之,所謂的好吃,有一部分原因是經驗比較的結果。

如果一道菜會讓人味覺疲倦,可能的原因有不少,油膩、加了味精或過重的調味料或味道欠缺對比。前面幾個問題都容易解決,唯獨對比這件事是最難克服,對比一定是好不好吃的關鍵之一。怎麼說呢?舉例來說,吃烤方一定要配光餅或割包,吃蕎麥麵一定得配柴魚醬汁加芥末蔥花,這樣才會覺得不膩口或不單調。而烤方越下功夫,餅就更不能差;麵條越好,醬汁就要更講究,如此味道的對差,才能在舌間起諸多「化學反應」,形成另一種新的平衡而融合出美味的印象。另外,如吃鹹酥雞或三杯雞要配九層塔,香腸配大蒜,道理也是類似。

重味道要對比清淡,酸味道要配甜味,清淡需要辛香提味,這其中的加減原則其實適用在各種食物跟烹飪,但要對比得巧妙並不容易,味道或材料之間如果太過懸殊,自然就難以形成對比,「對手」太差了,反倒會有鮮花錯置臭泥的悲慘。而熟悉食材的特性跟擅長掌握味道對比的廚師絕對是好廚師。而為了掌握好的對比,用心的廚師會在食材跟調味料上下功夫,甚至在烹飪方式及時間也會吹毛求疵,就像畫家用色彩勾勒圖畫,不能多一分少一分,味道才能均衡。完美對比的呈現會讓吃的人出現幸福感,所謂廚師的天分大抵就是指此了。

聽起來好像很神奇,但是其實很多好店家掌握了不錯的對比,其中還不乏小店小攤呢,例如信維市場的麵攤或永康街的一些拉麵店跟點心店,各位不妨去發現看看。中菜中「重對比」較多,所以食客配茶也喝得凶,這或許也是一種平衡,不過茶可得講究一點,這點深坑某間大學會館的餐廳做得不錯,菜的對比合宜,搭配的坪林包種茶讓菜的味道也不俗。西菜尤其是北義的菜則是「輕對比」較常見。筆者以前介紹過位於花蓮玉里的小小西餐廳,對比均衡很讓人驚訝;幾個月結束營業的義大利餐廳紅利在味道的對比很是出色,可惜已成絕響。

用對比來評美食是一件滿殘酷的事,但是看眾多饕家撰文介紹美食,似乎也免不了分析。畢竟饕家們吃的經驗多,好奇心也強,久而久之就不自覺會分析,只是,挑剔下來,吃的單純樂趣可能就會少一點了,因為標準越來越高,到後來常常會不知道該吃甚麼。不過,大家如果挑剔一點點,或許店家會更用心,到時候,不需要米其林也無所謂了吧。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簡祺珅堅持在台灣挑戰木構造房
有能力、有執行力、甚至金主支持,夢想就會實踐了嗎?致力推廣木建築的建築師簡祺珅無法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在去年拿下「台灣室內設計大獎(TID…
咱們作夥「玩」米趣!
台南市最北端的後壁區,位處嘉南平原中北方,以出產優質米聞名全國,八成居民均從事稻米生產相關行業,有台灣米倉之稱。2004年,…
降低排碳 法國交通馬車取代汽車
彷彿穿過時光隧道回到過去,復古的馬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法國70多個城鎮,這些馬車取代汽油及柴油驅動的交通工具,擔負起收集垃圾、清掃街道、…
2013年台灣9月大事
馬王9月政爭 藍綠震盪 9月6日,最高法院檢察署特偵組大動作召開記者會表示,在調查立委柯建銘被控背信案時,意外發現前法務部長曾勇夫、…
廚房的戰爭
冬天的清晨,天還烏漆媽黑,客廳小鬧鐘裡的秒針滴滴答答地在行走。秀玲開了走道燈下樓,一轉身,發覺樓梯下方牆角的廁所裡,黑暗中隱約有一個人影…
唯美是從
海邊,寧靜的午後。我取下掛在牆上的古琴,一邊彈一邊吟唱出自《事林廣記》的〈黃鶯吟〉:「黃鶯,黃鶯,金衣簇,雙雙語。桃杏花深處處。隨煙外,…
普丁誇口取代美元 盧布反續貶
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下,美元迅速貶值,俄羅斯看準這波「低潮」,準備將國內貨幣盧布打造成強勢貨幣,以取代美元的地位。計畫的第一步,…
牛腥味與台灣牛
最近的美國牛事件越演越烈,所有的媒體都在談牛,影響所及,不僅超市的牛肉賣不出去,台灣人最愛的牛肉麵也乏人問津,苦了賣牛料理的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