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跨國公司在中國行賄得到甚麼?

西門子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大商業賄賂罰單13億美元罰金。
西門子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大商業賄賂罰單13億美元罰金。
Getty Images
第57期
劉林

近年來,跨國公司輪番登上中國商業賄賂榜單。中國民間經濟分析機構安邦集團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跨國企業在華行賄事件一直呈上升趨勢。

CCI案

2009年7月,美國控制閥門生產商Control Components Inc. 承認向中國國有企業行賄,受賄方有中石油、中國石油物資裝備公司、東方電氣、中海油、華潤電力等多家重量級國有企業。CCI最後被美國相關機構處以1,820萬美元的罰款。 

西門子案

2008年底,德國電信工程業巨頭西門子公司(Siemens)同意支付大約13億美元罰金,以了結困擾兩年多的賄賂案,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大商業賄賂罰單。西門子遭遇如此重罰的原因是:在2003到2007年間,它向5家中國國有醫院行賄2,340萬美元,與此同時,它還通過賄賂中國官員,獲得價值10億美元的地鐵工程和華南地區兩個總價值約為8.38億美元的電力高壓傳輸線項目。  

IBM案

2006年11月,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發布判決書稱,在2002到2003年之間,IBM高階主管通過中間人的安排,多次與原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恩照會面。IBM以「服務費」的名義,將22.5萬美元匯入中間人在香港匯豐銀行的帳戶,之後轉交張恩照作為報酬。

德普案

2005年5月,美國司法部披露,全球最大的診斷設備生產商德普公司(Diagnostic Products)的天津子公司,從1991年開始的11年裡,向中國國有醫院行賄162.3萬美元現金,以換取這些醫院的訂單,德普公司從中賺取了200萬美元。美國相關機構以違反「反商業賄賂法」處以德普479萬美元罰金。

朗訊案

2004年4月,朗訊(Lucent)被爆在過去3年間為近千人次的中國官員、電信運營商高階主管出資「訪問」美國,並以「參觀工廠,接受培訓」為由安排前往夏威夷、拉斯維加斯、大峽谷、迪士尼樂園和紐約等地的行程,朗訊為此出資超過千萬美元。案發後,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重罰朗訊250萬美元。

外企在中國的囚徒困境

除此之外,還有「摩根史丹利案」、「麥肯錫案」、「家樂福案」、「沃爾瑪案」等等,這些案例都突顯了跨國公司在中國商業賄賂上的囚徒困境:不行賄可能失去市場,行賄則面臨法律監管。

跨國公司競相加入中國商業賄賂陣營,一是因為當前中國對違規者、違法者採取「選擇性失明」的做法。比如在美國司法部高調對朗訊的罪責懲罰時,究竟是哪些中國電信企業的哪些高階主管收受了朗訊的好處?幾年來民眾所獲悉的情況語焉不詳。

二是由於在中國商界,人脈關係決定企業生存。西方企業公平、公開的商業規則與商業倫理在這裡拿不到市場發言權,跨國公司也得「入鄉隨俗」。任何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首先面臨的是如何平衡商業倫理與海外市場競爭力的選擇。如果遠離商業賄賂,企業就可能失去市場;如果同流合污,就會背叛商業倫理。對於一些「利益為先」的跨國公司來說,最後只能選擇後者。

三是中國壟斷特權的存在。在中國壟斷行業和政府嚴格管制的行業中,從業人員掌控的壟斷資源很多。在缺乏監督的環境中,手握行政審批權、資源分配權、管理權等公權的人員成為商業賄賂的對象,而急於開拓中國市場的跨國公司就成為行賄者。

然而,一時的利益是否代表長遠的利益?喪失了商業道德的商人,是否將面臨世人的唾棄?

行賄對象:高官和國企

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行賄對象主要是高層官員和國有企業。這幾年在國(企)進民(企)退的浪潮中,國有企業無論是在政策上還是在項目上都有絕大的控制力和決定權。所以,跨國企業對中國的行賄就不限於政府官員,還包括有實權的國有企業。

跨國企業對中國資源控制權的移動,對中國國情的把握,已經非常熟悉。正因為如此,跨國企業行賄對象的轉移本身反映了中國國有企業行政化、權力化的程度在加深。難怪有人在評價中國自1978年以來的企業改革時說:「我們原先把一個官變成一個商,現在又把商變成一個官。」

其實,也有越來越多「入境隨俗」的外商正漸漸覺醒。行賄不僅要面對道德良心的譴責以及法律的制裁,事實上在中國複雜的政治環境下,也無法真正保證拿到想要的利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新政府不可陷入「途徑依賴」
人們常很難改掉已長期採用但不恰當的做事方法或態度,其原因可能是習慣、惰性、不願認錯、無知,或者是固有觀念難改等等因素。…
「我是馬克」 撫慰廣大上班族的心
 馬克創造知名虛擬角色「馬克」。葉俊宏攝影身為2016年的世界展望會愛心大使,剛從馬拉威回台的「馬克」行程滿檔,…
2014年9月──數字看世界
伊波拉疫情 死亡數增至2909人 世界衛生組織(WHO)9月20日公布,伊波拉疫情至今已有6,185病例,死亡2,909人。…
世界經濟緩成長 「雙底衰退」機會低
先前幾個月,世界經濟「二次探底」還只是停留在警告和預測層面,但最近全球投資人似乎深切感受到經濟二次下行的風險。不管是歐洲債務危機,…
乾唐軒讓你帶著健康好水去旅行
具有國際知名度且在台灣行銷通路多達600多點的本土陶瓷品牌「乾唐軒」,以「敬自然、惜萬物」為核心理念,融合藝術科技、健康養生、產品革新想法…
楊儒門用「人情味」打造農民市集
楊儒門表示,市集做到一個程度要穩定需要工作人員、農友、消費者三種人,同時取得之間的平衡關係。「工作人員,有理念和規格去尋找好的農友;…
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
停滯不前的薪資、高漲的房價與物價、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全球最低的生育率、節節敗退的企業競爭力、負債累累的政府、日益對立的勞資關係……近年來,…
2011國際十大新聞 - 9. 賈伯斯劃人生句點 最盛開時歸根
2011年10月5日,一個將「藝術、科技、商業」三者結合的奇人離開了人世。一直是鎂光燈焦點的蘋果公司前執行長賈伯斯(Steve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