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獨自美的桐林花廊步道

「準確」飄落在石頭上的油桐花。
行山
第12期
行山
想避開人群嗎?想寧靜地與油桐花兒對話嗎?那就來一趟安適、自在的桐林花廊之旅!

 

3月迷櫻花、4月迎媽祖,似乎已成為春季的「例行公事」。那5月呢?應該就是「賞雪」了。俗稱5月雪的油桐花季,在台北土城、苗栗三義等著名景點都造成人潮。不想在似菜市場般的環境下賞雪,就跟隨旅人的腳步,來到霧峰桐林花廊步道體驗淳靜的感官之旅吧! 

要找到油桐花廊的入口,著實需要點探險的勇氣,隨著道路愈往山裡前進,路幅也逐漸縮小,沿途遇到的多是裝備整齊的自行車騎士。路旁出現的指標,讓旅人掌握方向的正確性。 

雪白花朵空中飛,落英成毯豔煞人

路邊空地停好車,旅人沿著水泥鋪設的步道往上走,讓人有點洩氣的是附近的高壓電塔架設工程,正在遠近的山頭上豎立不屬於這裡的建物,轟隆吵雜的機械聲響,破壞了林間的五色鳥美妙的叫聲。不過一轉彎,油桐花所鋪成的地毯讓人驚豔,真的不太忍心就這樣踏過。一陣山風吹過,雪白花朵飛落空中。油桐五月雪,當真名不虛傳! 

步道繼續往上爬升,兩旁的花況並不理想,倒是可以在附近林內的欣賞到不錯的花海。連續上升的水泥步道,豔陽天加上路面反射的熱氣,還是會讓人汗流氣喘的,讓旅人不禁懷疑,桐林呢? 

來到越嶺點,這裡是另一條奧山步道的入口處。地上的指示牌說明奧山為直接面向九九峰的最前線,且為早期居民搬運農作的農路。沿著指標指示的方向進入樹林,暫時離開桐林花廊,一旁排列整齊的樹林顯示這裡開發的過往。穿越一小叢俗稱皇帝筍的蓬萊竹林後,步道沿著山崖邊進行,大約255公尺的奧山步道終點矗立著日據時期所設定的三等三角點。周圍的樹林遮掩了附近群山的風采,習習涼風讓旅人選擇在這裡稍事歇息。 

山徑花燦爛,繽紛若花廊

回到岔路口,雖然指標指示前路往樟樹林步道,前路還是沒賞到油桐花,還是繼續走吧。後段的行程,步道仍為水泥鋪設,不過已經轉為下坡,遠方林間的花海叫人將腳步放緩、駐足,套用事後諸葛的說法,這裡還是桐林花廊。接下來的路況逐漸恢復山路的原貌,人為的水泥路面減少了,讓人更能接近自然。而自然所給予的回報,是更豐盛的花況,相較越嶺點前的行程,後半段的山徑用「花道」來形容並不過分,真正帶出「花廊」的意境。 

行至溪底,又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觀。這裡應該是南坑溪的上游,乾涸的卵石河床並不難走。山徑兩旁出現的是宛如雨林般的高大的蕨類。拉著架設好的繩索,約莫20公尺的陡上路段是行程中「較難」的一小段。 

沿著欄杆接回步道,又回到泥土路上。這裡可選擇另外兩條步道:北坑溪步道、樟樹林步道,旅人沿著北坑溪步道指標繼續前進,沿路的花況並不遜色於桐林花廊,每一個轉彎處總會著有不同的驚喜。 

步道接上碎石路,沿著北坑溪岸往下走,最後接回道路。左轉走回停車處,路旁的觀景台成為民眾烤肉的好地方,顯然只有附近居民知道的桃花源。今天的行程並未遇到太多遊人,路況也非常好,桐林花廊加上北坑溪步道,嗯,真是「賞雪」的好地方!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百歲不是夢 老人長壽的5大祕訣
百歲不是夢!要老得健康才好,纏綿病榻的老年生活,不但自己受苦,也造成照顧者的負擔。因此,老年人在生活中要學會照顧自己,…
蘇州電視台主管「翻牆」被撤職
中國當局箝制言論,目標從異議人士擴及到關心時政的普通民眾。近日,蘇州市廣播電視總台一名主管,因使用推特(Twitter)…
以舉辦台灣東尼獎為志 科技大老雷輝的音樂劇夢
音樂劇有歌有舞,輕鬆活潑,是吸引民眾走入劇場的最佳表演藝術形式。「綠光劇團」2018年推出台灣原創音樂劇《再會吧 北投》,…
一百個天使的真心大告白
北一女三十重聚:美國篇 打開YouTube北一女重聚「非廣告」,出現幾位熟女「小綠綠」。有人用鍋鏟表演儀隊槍法、…
自然吃、慢慢吃,身體就不老
這幾年常見到雜誌或者電視節目在探索或介紹養生的美食。大概是過去大魚大肉吃多了,年紀有一些了,發現「零件」開始有些故障,因此開始反省生活型態…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四川地震帶來的挑戰
5月12日的四川大地震震驚了全世界,也引來澳洲媒體的持久關注。最大量的報導當然集中在災情和地震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特別是精神傷害上。…
培育生技人才 「偉喬生醫」勇闖試劑原料市場
2013年創業初期進駐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南科育成中心的偉喬生醫,切入較少人進入的試劑原料市場,目前已經是台灣最大的CO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