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澳洲新總理陸克文的中國政策

澳洲新任總理陸克文是全球第一個會講中文的西方元首。Getty Images
第6期
曾錚

今年是澳洲新任總理陸克文當政的第一個年頭。作為第一個會講中文的西方元首,陸克文曾被當作「中國通」大肆炒作;但是,「中國通」等不等於「親中國」,或者更確切地說,等不等於「親中共」呢?陸克文政府的中國政策,與前任澳洲政府有何不同?對這些問題,澳洲媒體一直在陸陸續續的談論。

陸克文沒說的話,比說出來話的重要

比較有意思的是《雪梨晨鋒報》的一篇報導,它引用了陸克文去年9月在亞太經合會期間用標準的普通話對胡錦濤講的一段話:「我和我妻子特別熱愛北京(陸克文曾作為澳洲外交官在北京工作過),我們喜歡北京的那個感覺、北京的人民和北京的文化。」

誰聽了這樣的話都會覺得陸克文是在向胡錦濤示好。但《雪梨晨鋒報》的報導卻分析道,陸克文沒說出來的話,比他說出來的話更加重要。比如他沒有說:「我熱愛中國。」

其實關於陸克文,還有一個事實是中國官方媒體不會報導的,那就是當年陸克文在澳洲國立大學主修中文和中國歷史時,做的論文題目是關於民運領袖魏京生的。陸克文還曾把魏京生的法庭審判文件翻成英文。

因為這些經歷,澳洲媒體猜測,陸克文在中國的人權狀況方面,將比他的前任何華德的態度更加強硬。

受到考驗的外交政策

不過,從現在看來,筆者還未觀察到此種端倪。最近《澳洲金融評論》用一整版的篇幅發表一篇關於陸克文的中國政策分析文章,裡面提到一個「芬蘭化」的概念,倒是令人深思。

這篇文章的題目叫做「受到考驗的外交政策」(Putting diplomacy to the test),作者為Geoffrey Barker。

文章說,「芬蘭化」這個概念是從冷戰時期芬蘭和蘇聯的關係中引申出來的。當時的芬蘭由於害怕擁有核武器的蘇聯--這個可怕的「鄰居」,最後身不由己的依附於蘇聯,在蘇聯的共產主義制度和西方自由世界發生衝突時,被迫採取所謂「中立」和「不說話」的態度。

文章提出,澳大利亞目前就要防止被「芬蘭化」。中國已經成為澳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中共一方面在台灣問題等方面強調別國不可「干涉內政」,一方面又不加掩飾的干涉別國對台灣立場的「內政」,中共的軍費開支已經僅次於美國,並且想取美國而代之,成為區域性霸主。同時放縱盜用知識產權行為,不斷地用間諜活動竊取澳洲商業情報。

在「美國-澳洲-中國」這個「三角關係」中,美國是澳洲唯一軍事上的保護者,中國是澳洲最大的貿易伙伴,但美國和中國又是區域性的戰略對手。因此,文章作者給陸克文支招說,澳洲的中國政策中最關鍵的因素,是要在美國和中國之間找好平衡;而要這做這一點呢,陸克文必須認識到以下四個問題:

1、正如澳洲需要中國的市場一樣,其實中國更需要澳洲的礦產和能源去支撐其發展,因此從這一點上,澳洲別覺得是在有求於中共;

2、在與中共進行自由貿易談判的時候,澳洲要做好長期堅持的準備,要讓中共意識到兩國之間的差異--我想,作者所說的差異當然是民主和專制,以及兩國政府價值觀上的差異。

3、如果中共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無所作為,而且繼續使用間諜活動盜取澳洲的商業情報,那麼澳洲該強硬的時候就得強硬起來;

4、在不排斥中國的同時,澳洲必須保持與美國和日本的戰略聯盟關係,而且必須認識到,美國和澳洲之間的緊密聯盟,才是澳洲一切外交政策的根本之根本。

因此,作者說,在對待中國(實指中共)的時候,陸克文政府必須建立十分明確的原則和「邊界線」,才能避免讓澳洲成為冷戰時期的芬蘭。

筆者不知該文作者是否看過在澳洲投誠的前中共外交官陳用林以及中國法學教授袁紅冰所揭露的中共對澳洲政策的「內幕」。陳用林所揭露的是,中共對澳洲的外交政策,是要利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外交等各種手段,使澳洲像東南亞各國一樣,成為中國的「大周邊」國家。「大周邊」的含義,按袁紅冰講,就是「政治和文化的殖民地」。

袁紅冰透露的信息更加驚人,也即中共高層早已意識到,中國內部的各種危機靠任何常規的手段都無法度過,只有通過發動對台戰爭,將整個國家置於「緊急狀態」,才是避免共產黨崩潰的唯一途徑。

所以對台戰爭,意不在台灣領土,而在於度過中共的自身危機。

一旦對台宣戰,在中共的概念中,美國和日本是它必須面對的真正「敵人」,而澳洲最好是能保持「中立」,這樣中共就不致分心。

這種說法也許有些「聳人聽聞」,但《澳洲金融評論》文章關於澳洲被「芬蘭化」的擔心,卻與此不謀而合。從中共多年來在澳洲身上所下的功夫看,「大周邊」的政策是在紮紮實實的被執行著。

比如今年雪梨中國新年的大巡遊中,2,500人的隊伍,就有600人來自中國陝西,隊伍最為龐大,而對當地團體卻只限50人參加。筆者從陝西隨團攝影記者處了解到,600人加其他隨團人員(比如僅隨團攝影記者就有十幾名)到澳洲的全部費用都是「政府」出的,這是「政府」的大項目,而這600名參加巡遊的都是從延安等地調用的專業演員。600多人,僅機票及食宿的開支就超過百萬澳元,換成人民幣可能就是千萬元的概念。

在雪梨民眾興高采烈地觀賞著這些「專業」的表演時,他們不會想到,這是中共「文化輸出」的政府行為。而雪梨當地參加遊行的,除市政廳隊伍外,全部是民間團體,澳洲政府不會為他們出一分錢。

《澳洲金融評論》還說,到目前為止,外界似乎還看不出陸克文政府的中國政策到底什麼樣。筆者倒有興趣知道,陸克文之精通中文,會否助於他看透中共的反人類本質?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5 個年薪10 萬美元的藍領工作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如果選擇了錯誤的行業,工作可能不穩定,經濟條件也受限制。賺取6位數以上的年收入是許多人的美國夢。…
疫情衝擊SPA業 尤妮絲逆勢成長創佳績
▲尤妮絲創辦人,也是現任總經理簡玠士。尤妮絲提供   2020年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後,屬於近身接觸的SPA業遭受嚴重打擊,…
中國「茉莉花革命」緣起及其影響
2月17日Twitter上出現一條由推友「@mimitree0 祕密樹洞」發出的神祕消息,內容如下:「中國『茉莉花革命』初次集會日期已定,…
網路攻擊加劇 美中陷數位冷戰
國際軍、經、商、政網站遭駭事件,近期正被推向另一個高峰。專家追蹤發現,許多攻擊源頭指向中國,特別是濟南、上海與海南島等地。包括美、英、德、…
關稅戰爭開打 長期投資人該如何面對?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以對等待遇為由,對世界各國祭出關稅戰,連傳統盟友加拿大和歐盟也不例外。接著,各國紛紛宣稱若川普執意提高關稅,…
北京否定香港公務員的風波
今年6月,新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到香港考察。回去後,7月下旬,他與50名參加北京夏令營的香港學生會面時,面對學生提出的問題,…
市長推動「打肪」 紐約人壽命全美最長
根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壽命最長的是日本人,平均壽命達82歲,而後是瑞典人和冰島人。但調查顯示,紐約人的平均壽命和日本人一樣是82歲。…
如何判讀中國經濟數字?
要判斷中國經濟的走向,首先要正確解讀中國經濟數字。從2009年3月份開始「中國經濟走出低谷」而且可以帶動全球經濟甚至拯救台灣經濟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