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維仁中央大學鳴皋講堂開講,串連學院與民間古典詩創作

2023年12月19日,天籟吟社名譽理事長楊維仁(左三)赴中央大學鳴皋詩社講堂演講。李彥霖攝影
李彥霖
【發布時間:2023年12月20日】

昨(19)日是國立中央大學鳴皋詩社一年一度的「鳴皋講堂」,邀請臺北市天籟吟社名譽理事長楊維仁,以「七言絕句的句中自對」為題蒞校演講。講堂象徵臺灣學院與民間古典詩社的密切交流,吸引各系學生到場聆聽。

「鳴皋詩社」前身為「松子詩社」,是2015年由中央大學學生自主創立的古典詩社。成員以中文系為主,並由系上副教授李宜學擔任指導。設立初期的活動大多僅止於成員之間,近年在李宜學副教授及中文系主任卓清芬教授的大力支持下,逐漸注重對校內公共的文學推廣。去年不僅首度發行詩刊《鳴皋詩草》,也舉辦文學講堂,邀請淡江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普義南(現任教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系)演講。

1

112年度鳴皋講堂圓滿成功,鳴皋詩社社長羅健祐(右)代表中央大學中文系致贈感謝狀予楊維仁先生(左)。李彥霖攝影

 

連兩年申請到「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自主學習活動補助」經費的鳴皋詩社,今年出版第二輯詩刊,講堂也邀請到天籟吟社具多年詩歌教學經驗的楊維仁先生現身說法,和中央大學的同學分享詩法精髓和一些詩壇掌故。現場除了中文系學生外,也吸引法文系、經濟系、企管系等學生前來聽講。演講結束後,由鳴皋詩社代表中央大學中文系特向楊維仁先生致贈感謝狀及詩社詩刊。在人文式微的時代,學院與民間詩社彼此協心,為文化的傳承與推廣克盡己力。

「詩島」臺灣的古典詩社

臺灣島嶼人文薈萃,素有「詩島」的美名。自康熙23年(1684)沈光文等人創立第一個臺灣詩社「東吟社」以來,漢文學逐漸在臺落地生根。日治時期,隨著大眾媒體傳入臺灣,眾多文學發表的場域,促進傳統詩社的林立,據統計當時約有370多個,而尤以「臺灣三大詩社」──櫟社、瀛社、南社最具代表性。而在大正11年(1922)由林述三召集門人創立的天籟吟社,至今已有101年歷史,是臺灣現今少有依然活絡的古典詩社。

戰後隨著國民政府撤退來臺,許多工於詩詞的「渡臺文人」在各大學中文系內教授古典詩鑑賞及習作。課餘亦有學生從師學習,漸成群體後,也開始成立詩社,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南廬吟社、淡江大學牧羊詩社、東吳大學停雲詩社等。從此臺灣古典詩社逐漸派生出「民間/學院」的分野。

1983年至2002年由財團法人陳逢源先生文教基金會主辦的「中華民國大專青年聯吟大會」(俗稱「大專聯吟」),曾是臺灣各大學中文系每年最盛大的古典詩創作及詩詞吟唱競賽。當時也帶動學院詩社的林立與勃興,如國立臺灣大學望月詩社、國立中正大學清渠詩社、輔仁大學東籬詩社等都在那段時期相繼創立。

不過隨著大專聯吟停辦,許多大學古典詩社因為缺乏動力,加上時代氛圍的變遷而相繼停社。與此同時,許多歷時悠久的民間詩社也日漸停擺。近年雖有由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蔣國樑古典詩創作獎暨立夏詩會」和臺北市天籟吟社主辦的「天籟詩獎」等活動,共同維繫「學院/民間」的古典詩創作與吟唱舞臺,但當年盛況已難再復見。

2

「鳴皋詩社」是2015年由中央大學學生自主創立的古典詩社,去年首度發行詩刊《鳴皋詩草》,今年出版第二輯。李彥霖攝影

 

學院與民間融合 文化在凋零中新生

由於養成環境、美學品味等差異,臺灣過去的古典詩壇長期有「學院派」和「民間派」的自然劃分,且彼此鮮少互動。不過近十餘年間,以幾位中文系教授到民間講學為樞紐,逐漸促進「學院/民間」的良性交流與相融。

例如顏崑陽教授和已故陳文華教授受邀到臺北市天籟吟社長期講學與指導,為民間詩社帶進學院的理論視野,和許多中文系青年。像是今年「2023天籟詩獎」促成讓師大國文系參與協辦的系上助理教授何維剛,就是當時被陳文華教授帶進天籟吟社的年輕社員之一。

除此之外,當年負責統籌「大專聯吟」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簡錦松教授,於1994年創立「財團法人古典詩學文教基金會」,長年來面向民間社會舉辦各種大型古典文化活動、大型演講和日常講讀,為古典文化的普及推廣貢獻卓著。其實,中央大學鳴皋詩社的誕生,就是創社社員於2015年參加基金會主辦的「詞學菁英營」後大受啟發,而邀集系上朋友所成立。

不管來自民間或學院,臺灣詩人都踩著同一片土壤。當彼此懷著開闊的心胸,「差異」不再是隔閡,而是對話和激盪的養分與契機。講堂結束後,記者隨同楊維仁先生、李宜學副教授和鳴皋詩社社員到學校附近一處古雅的餐廳聚餐。窗檻外頭的池子倒映著白雲悠悠,有魚兒在雲間徜徉。而那片和諧的風景,也映現在筵間席上。

公私協力打造綠色消費低碳複合經營場域

家樂福響應推廣綠色消費,於全臺量販店及超市店辦理綠色商品滿額抽獎活動。商研院提供
編輯部

在全球氣候變遷挑戰下,全球主要經濟體已承諾在2050年前達成淨零排放,希冀協力解決全球暖化議題。臺灣業已規劃2050年排放路徑,並延伸12項關鍵戰略,逐步實現淨零排放之永續社會,其中「淨零綠生活」戰略為服務業淨零轉型的重要策略之一。

隨著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的改變,我國商業服務業占我國GDP將近六成,就業人數的比重也逾六成,臺灣已然成為以服務業為主的發展型態。而相關商業服務活動不僅與經濟發展高度相關,隨著永續發展的意識抬頭,綠色生活亦逐漸成為消費者日常。

推動淨零綠生活,須由各界齊力合作,持續鼓勵民眾從食、衣、住、行、育、樂等日常生活中選擇較低碳生活方式。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Commerce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商研院(CDRI)」)承接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計畫,推動通路業者與餐飲業者協力合作,打造結合綠色商店與環保餐廳的綠色消費低碳複合經營場域,今年度選定家樂福桂林店作為示範場域,其美食街包含:星巴克、爭鮮壽司、炸雞大獅、Mister Donut、海底撈、石二鍋、丸龜製麵、北村豆腐家、hot 7Plus鐵板燒、洋城義大利餐廳等10家餐飲業者響應參與,商業署亦協助餐飲業者落實低碳化、取得環保餐廳資格。

在本次計畫的輔導與鼓勵之下,家樂福桂林店美食街10家餐廳業者除了自身響應不主動提供一次性餐具、優先使用國產或有機食材,以及推行惜食點餐等項目外,更積極將「環保餐廳」作法推動到全台各分店。此外,家樂福為響應推廣綠色消費,於全臺量販店及超市店辦理綠色商品滿額抽獎活動,在賣場系統建立了綠色商品自動識別機制,消費者只要購買綠色商品,賣場系統自動累積綠色商品消費金額,藉此鼓勵消費者與購物時可以優先選擇綠色商品。

本次透過公私協力,邀集通路業者與餐飲業者共同響應,打造結合綠色商店與環保餐廳的綠色消費低碳複合經營場域,不僅達到宣導及鼓勵消費者實踐綠生活之目標,更引導國內廠商掌握綠色商機,推動我國邁向「臺灣2050淨零排放」的美好未來。

日本不動產投資論壇台北場 解析投資架構與稅務規劃

日本不動產投資論壇台北場講師合照。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提供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普華國際不動產公司、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於2023年12月18日主辦「日本不動產投資論壇」台北場,本次論壇由日本建商City Homes及東京城市房地產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延續10月高雄場熱度,超過百位投資人踴躍參與,凸顯台灣投資者對於日本不動產市場的興趣。本論壇邀請專業團隊分享日本不動產投資優勢、投資架構、不動產投資稅務規劃、智慧管理跨國資產等議題。日本建商City Homes 社長及部長親自來台介紹東京投資優勢及優質不動產物件,為有意於日本置產的台灣投資者提供全方位的日本不動產投資見解,作為後續海外布局及投資參考。

投資日本不動產優勢多 亞太投資人看好2024日本不動產市場

普華國際不動產公司總經理田揚名認為,日本是當前全球不動產投資熱區,主要投資優勢有五:第一,維持近零利率的貨幣政策;第二,長期政治經濟穩定;第三,法規完善交易透明;第四,台積電等大型國外企業持續投資布局;第五,日圓近年貶值效應。

根據美國不動產及投資管理公司JLL統計,2023年前三季美國不動產交易金額下跌55%、歐洲中東及非洲地區平均下跌51%,全球不動產交易金額腰斬,但日本卻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0%。就個別城市來看,東京首都圈不動產交易金額達114億美元,名列亞洲各城市第一、全球第四(僅次於洛杉磯、紐約及巴黎);大阪不動產交易金額約25億美元,名列亞洲各城市第四。

而根據資誠全球聯盟組織(PwC)與城市土地學會(Urban Land Institute)共同發布的《2024年亞太地區房地產趨勢調查報告》亦指出,展望2024年,儘管全球經濟前景黯淡,但投資人對亞太地區整體信心仍然樂觀,相較於西方國家,投資人普遍將亞太地區視為安全的避風港,其中投資者最看好的前三大城市為東京、雪梨及大阪。

日本不動產吸引力大  須注意台日稅負影響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法律服務會計師黃清衍表示,由於近期日幣幣值相對處於低檔,且日本與台灣地理位置及文化接近、法規制度完善等原因,許多人對於日本不動產的投資感到興趣。在交易方式下,常見日本不動產取得模式為直接由個人持有、或由個人透過台灣或境外公司持有,或者透過日本公司來持有等。無論是哪種投資方式,在取得時、持有期間、或處分時都會面臨各式日本當地不動產相關稅負。而台灣個人或公司取得日本不動產收益時,也會因為身分不同而會有所得基本稅額等台灣稅負。

由於日本稅制與台灣稅制的差異較大,各種投資型態有不同的台日稅負影響,故建議投資人在慎選投資標的時,也應審慎評估預計投資架構與稅負效果,並諮詢台日專業的會計師與稅理士,透過事先妥善規劃,將投資成效最大化。

日本建商City Homes進軍台灣市場 推東京整棟全新商業大樓

日本建商City Homes透過不動產事業培植的收益型商業大樓開發能力,結合獨家強項商業店鋪事業的know-how,主力於東京都心極近車站好地段,開發以全新、兼具投資收益與未來資產價值之收益型商業大樓「THE CITY」,目標成為能預測時代變遷需求,開發收益型商業大樓的龍頭領先公司。

本次論壇特別邀請株式會社City Homes高層親自來台,公開「THE V-CITY 麻布十番CENTRE」、「THE CITY RESIDENCE 神宮前」等7個City Homes精選自有建案,呈獻位於東京港區麻布十番、涉谷區神宮前等最核心精華地段之首選商業/住宅大樓物件,稀有限量釋出。

改買獲獎手搖飲!農業部柑橘調飲競賽 八家獲獎上市

農業部農糧署「國產柑橘類調飲競賽」,共八家獲獎,即將在各大門市上架。農糧署提供
謝平平

農業部農糧署為推廣國產柑橘與加工品,舉辦「國產柑橘類調飲競賽」,有鮮果果粒、果汁原料可以用韻,共有13家業者報名,茶之魔手、TeaTop第一味、Bubble Z、萬波島嶼紅茶拿下「文旦柚調飲組」優選,Mr.Wish鮮果茶玩家、十二韻、可不可熟成紅茶、大苑子拿下「柑橘類調飲組」優選。即日起,各項優選作品在連鎖手搖飲門市陸續販售。

農糧署表示,國內椪柑、柳橙、桶柑、茂谷柑、葡萄柚等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近25,000公頃,年產約459,000公噸,為國內種植面積最廣的果樹作物。

而柑橘類果品香氣濃郁、風味獨特,酸甜滋味適合開發新口感加工產品。台灣手搖飲不只商機大,也進軍國際,國內年產值超過千億,為鼓勵消費者享用當季新鮮水果,特舉辦「國產柑橘類調飲競賽」。

今年參賽作品共28件,經過書審、現場調製等兩階段審查,由具茶飲、食品、行銷專長之專家擔任評審,並有20位民眾依創意、視覺、口感及滋味等四大特色,參與盲測票選,最終選出8項優選作品。

本次競賽分為「文旦柚調飲組」及「柑橘類調飲組」,計有13家手搖飲業者研發出28件作品報名參賽。

「文旦柚調飲組」獲得優選的作品包括「茶之魔手」調製的柚香柚甜,風味層次多元,以台灣臺青茶搭配文旦百香果,創意十足;「TeaTop第一味」竹香白柚飲,粉紅櫻花泡泡晶球相當搶眼, 口感層次佳;「Bubble Z」柚見幸福產品酸甜平衡,文旦韻味足;「萬波島嶼紅茶」白柚翡翠以白柚果肉加上蜂蜜,與茶結合,味道清爽。

「柑橘類調飲組」獲得優選的作品包括「Mr.Wish鮮果茶玩家」爆汁大橘以椪柑為主,巧妙搭配柳橙橙香與綠茶,與競賽主題柑橘契合;「十二韻」桂花柚多優多,層次豐富,外觀繽紛;「可不可熟成紅茶」的橘果熟成做法為高比例使用柑橘,結合莓果醬,味道甘醇;「大苑子」橙柚果粒多,以柳橙汁加上文旦果肉、茉莉綠茶,花香微溢,口味豐富。

農糧署副署長姚志旺表示,透過調飲競賽帶動台灣柑橘類水果及加工品產業,讓手搖飲市場更多點風味。

知名主廚吳秉承也於頒獎典禮現場分享品飲心得,並提供私藏柑橘類手搖飲搭配秘訣,即日起,獲獎業者也將在全台門市陸續上架獲選新品,並搭配專屬優惠及多項折扣,農糧署歡迎消費者前往各門市購買。

灣聲樂團啟動「世界十大音樂廳展演計畫」 首站選定日本三得利音樂廳

灣聲樂團將台灣音樂帶上國際舞台。灣聲樂團提供
謝平平

立志將「古典音樂臺灣化,臺灣音樂古典化」灣聲樂團宣布,「世界十大音樂廳展演計畫」正式展開,首站選定東京三得利音樂廳(Suntory Hall),是第一個踏上三得利音樂廳的台灣古典樂團;而The One、異數風格旅行社共同規劃「家己之聲 東京三得利廳」之旅,每人團費中的2萬元將用以支持該樂團之文化贊助,旅程規劃相當精彩。

灣聲樂團音樂總監李哲藝表示,繼2023美西海外巡迴成功演出後,在地化就是國際化的趨勢,讓台灣音樂成為散發魅力的音樂韻律,2024年,灣聲將讓臺灣樂音在全球十大音樂廳響起,跟全世界分享這片土地的音樂與美好。

為了支持將台灣音樂推上國際,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與異數風格規劃「家己之聲 東京三得利廳」之旅,每人的團費中有2萬元屬於支持灣聲樂團的文化贊助費,並可依綜合所得稅申報辦法列舉扣除,創下業界首例,讓旅遊與支持藝文結合在一起,創下業界首例。

1

左起The One 執行長劉邦初、灣聲樂團藝術總監李哲藝與樂迷詹益昌合影。灣聲樂團提供

 

劉邦初熱愛音樂、美食、特色旅遊,從The One生活概念店開始經營之時,就有李哲藝的樂音飄揚,結緣超過20年。即使在疫情最險峻的2021年,也以行動支持音樂家,與灣聲樂團連續10天在The One南園舉辦30場莊園音樂會,造成藝文界轟動。

異數風格長年帶著樂迷奔向世界各地的音樂廳聆賞美妙樂音,此次「家己之聲 東京三得利廳」旅程僅有一檔,不僅可獲得三得利音樂廳最佳座位,還有獨家音樂會後雞尾酒會,並可與音樂家近距離交流。

劉邦初表示,身為灣聲樂團與異數風格旅行社好朋友的The One,期待本次與灣聲樂團文化贊助的合作模式,開啟未來更多創造風土價值的「影響力消費」,使社會共榮、共好,朝正向循環。

 

 

203綠色餐飲指南出爐!頭城農場獲年度大獎 楊柏偉年度最佳主廚

綠食先行獎得主與高雄市市長陳其邁合影。綠色餐飲指南提供
謝平平

全台最具指標性的綠色餐廳評鑑大獎揭曉!2023年「GDG年度大獎」頒給「頭城休閒農場」,「年度最佳主廚」則由台東長濱法式餐廳「Sinasera 24」主廚楊柏偉拿下。綠色餐飲指南共同創辦人何佳穎表示,Covid-19重創全球餐飲業者,但疫情期間,大家共購、共享,證明綠色餐廳是走在全球餐飲的前端。

由社團法人台北市文化探索協會、綠色餐飲指南(Green Dining Guide)共同主辦的第三屆綠色餐飲年會暨頒獎典禮於高雄盛大舉行,報名踴躍,也從過往的獨立餐廳到如今的集團事業競相投入。

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台灣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長年推動「綠色友善餐廳」計畫,就是落實永續經營理念的具體事證。  

 

頭城休閒農場40年打造全方位綠色餐飲天堂

今年被視為綠色餐飲界年度聖杯大獎「綠色餐飲指南GDG年度大獎」由頭城休閒農場拿下,該農場經營超過四十年,是國內外休閒農業之標竿農場,該農場廣達120公頃,農場全面以有機種植,獨居蜂、台灣藍鵲、山豬等都活躍於這片土地。

近年該農場推動永續觀光,加入社區農漁生產者的探訪學習,帶動地方經濟,並以農場蔬食搭配在地漁港,實現從產地直接到餐桌的最短距離,國際生態旅遊聯盟(Asian Ecotourism Network)曾頒發給「生態遊程創新獎」,聯合國全球永續旅遊委員會(GSTC)也在2018年認證該農場為永續旅遊旅館類。

1

02 年度最佳主廚得主 Sinasera 24楊柏偉。綠色餐飲指南提供

 

楊柏偉以台東長濱食材 展現台灣法餐新聲

「Sinasera 24」名字來源於阿美族語「大地」,24則是指 24 節氣,該餐廳位於台東長濱,成立於 2017 年,以供應在地食材、精緻料理手法聞名,主廚楊柏偉近年更榮獲500盤「矚目新秀獎」。

楊柏偉在前往法國進修之前,就開始與長濱國中長期合作餐飲教育,回國接手「Sinasera 24」後,與在地生產者形成良好的共生關係,以純熟的烹調手法與富創造力的思維,讓長濱在地的有機、友善食材被看見,許多老饕特別從外地到長濱品嚐美食。

有機友善食材運用獎餐廳各有妙招

有機友善食材運用獎是今年評選討論最激烈的獎項,本屆評審長番紅花也談到,本屆評選激烈過程,綜觀得獎餐廳在食材運用、空間規劃、人事的培養與管理、行銷企劃的創意、人文關懷、長遠計畫等都有積極表現。最終由北區「fifteen拾吾純植⻄餐廳」、中區「許愿」、南區「漢來蔬食巨蛋店」、東區「一簞食」獲獎。

「fifteen拾吾純植⻄餐廳」2022年12月開幕迄今,大量選用台灣有機友善食材,合作機食材廠商數計50家、有機小農17位、有機友善食材佔每月採購金額80%以上,主廚與經營者仍繼續尋找更多有機友善食材。

位於台中西區「許愿」不斷在產地尋找友善好食材,有機友善食材納入餐點設計,並大量運用在烘焙品中,比例幾近百分之百;也在農漁民遇到困難時,陪伴度過。

「漢來蔬食巨蛋店」不但採用有機食材,且豆製品全為非基改,極高比例來自有機黃豆製品。評審特別提到,大型規模蔬食餐廳願在友善食材方面下功夫,且十年來深受消費者歡迎,非常值得肯定。

位於宜蘭員山的「一簞食」大量使用深溝村農友友善種植作物,也自己當農夫,料理時盡選擇有機或友善作物、縮短食物里程的堅持難能可貴。

天才餐飲蟬聯「年度最佳永續營運獎」

今年,天才餐飲事業集團再度蟬聯「年度最佳永續營運獎」,該公司除支持小農採購、達到高比例的綠色餐廳條件,在2023年更開拓至第五個品牌,持續扶植新主廚、團隊,並聘僱專業經理人採購專業分工。

新綠色空間內有高達72%使用循環建材,展示全新形象,創辦人簡天才也也獲得「GDG年度大使」。

2

2023 GDG 年度大使-天才餐飲創辦人簡天才(左)、東雅小廚喻碧芳(中)TU PANG地坊餐廳張皓福(右)。綠色餐飲指南提供

 

首屆GDG年度大使

「GDG年度大使」是為表彰在台綠色餐飲發展貢獻卓越者,為今年新設獎項,首屆「GDG年度大使」由高雄名廚天才餐飲創辦人簡天才、台中名廚TU PANG地坊餐廳主廚張皓福、台北的東雅小廚創辦人喻碧芳共同獲得。綠色餐飲指南共同創辦人何佳穎表示,希望透過多年來持續推動綠色餐飲的主廚,影響更多餐飲業者加入綠色餐飲聯盟。

大型集團員工餐廳加入綠色餐廳

一場跨越三年多的疫情,加入綠色餐飲指南的台灣餐廳不減反增;以2023年為例,綠色餐飲聯盟新增65家,總家數突破400家;其中,更值得注意的是,大型科技業員工餐廳、醫院、學校的加入。

農業部農糧署農業資源組組長黃俊欽談到,這些大型企業員工餐廳轉型加入綠色餐廳,估計每月採購超過30噸有機農產品,對多年推動有機友善耕作的農業部而言,是項佳音。

第二屆綠色餐飲首頒「綠食先行獎」給大型企業及飯店後,眾多企業紛紛申請加入,因此今年「綠食先行獎」報名家數大躍升;企業員工、學校餐廳類得獎者包括崇越集團、Gamania橘子集團、台中沙鹿區農會、新竹科學園區實驗高級中等學校、凱基證券、宏國德霖科技大學餐旅管理系、啓碁科技、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飯店類則有雲品溫泉酒店日月潭雲月舫、台南老爺行旅、高雄洲際酒店SEEDS大地餐廳、台北君悅酒店茶苑等獲獎。

綠色餐飲指南創辦人黃俊誠指出,經濟學裡有「4%統計」理論,亦即任何產業只要該組織跨過4%,就能對該產業形成影響力,而綠色餐飲在大型企業加入下,跨過4%是指日可待,將是綠色永續餐飲生態圈里程碑。

2023年3月,綠色餐飲指南也正式獲得英國永續餐廳協會(Sustainable Restaurant Association;SRA)在台唯一授權,除將綠餐評鑑接軌全球標準,更使台灣一葉、二葉、三葉等葉級餐廳等同取得SRA國際審認,將台灣綠色餐廳聲量推上國際舞台。

台灣腎臟醫學會專家雲集 偉喬生醫攜手標準生技 開創腎病照護新紀元

偉喬生醫攜手標準生技,為腎臟病治療開創新照護模式。照片左一偉喬生醫執行長鄭又瑋,左三標準生技營運企劃舒敏齊,右二偉喬生醫董事長莊詠鈞。偉喬生醫提供
編輯部

台灣之光偉喬生醫推出親蛋白腎毒素檢測-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後,其獨特的、檢測方法成為醫療界關注焦點,並陸續榮獲2023臺北生技獎、2022國家磐石獎、2021藥物科技發展獎-金質獎、2021國家新創獎。今年偉喬生醫再攜手標準生技,於12月的台灣腎臟醫學會 (TSN)共同聯展,並展現輔助腎臟病友調節親蛋白腎(尿)毒素的營養保健產品:益朵清次世代功能乳酸菌膠囊,從精準醫學檢測及保健調整雙重運行,讓長久以來無法妥善處理的腎病腎(尿)毒素防治創建新醫療照護模式。

根據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2022年6月研究指出,全球估計有7~10億人口患有慢性腎臟病,健保署統計全台洗腎人口已突破9萬人次,健保支出超過500億元,慢性腎臟病自第二期開始,腎功能因受損無法有效排除親蛋白質腎(尿)毒素,導致體內累積的親蛋白質腎(尿)毒素濃度升高,對腎臟造成二次傷害;標準生技研發推出的益朵清次世代功能乳酸菌製劑,在腎臟病初期即可發揮保健作用,搭配偉喬生醫創新的親蛋白腎毒素檢測-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可以更準確評估效果,為患者提供更早期的照護。

益朵清功能乳酸菌製劑經腎病人體實驗證實安全性和保健效能,為台灣第一也是全世界唯一針對親蛋白腎(尿)毒素為靶向做完人體實驗發表,在國際知名腎臟營養醫學期刊的乳酸菌製劑,標準生技董事長鍾仁銘表示,其專利乳酸菌菌株組合搭配專利菊苣纖維,能改變消化道菌叢生態,壞菌少了腎(尿)毒素也就相對減少,對比使用活性碳或植物碳來治療腎(尿)毒素的昂貴費用,益朵清大幅減少消費者經濟負擔,並能同時改善便秘,促進新陳代謝。

台中童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林柏松教授認為活性碳高額費用會讓病患感到壓力,而且傳統透析對親蛋白腎(尿)毒素移除效果也不太理想。為了更有效減少腸源性腎(尿)毒素的產生,可採用有多種特殊菌株的乳酸菌製劑如益朵清,從源頭抑制壞菌,改變腸道菌叢生態,從保健做起,像使腸道好菌如花園欣欣向榮,健康且多樣化,是調節腎(尿)毒素辦法中正本清源、釜底抽薪最佳方案,相對輕鬆健康的選擇。林主任同時提醒患者要採用健康飲食習慣,多點膳食纖維,少點油鹽,進而改善腸胃道的健康,未來再配合親蛋白腎毒素檢測-硫酸吲哚酚檢測試劑組的輔佐之下,能提供臨床醫師更多數據評估更早期腎病發生和進展,做為預防篩檢、診斷、治療追蹤的工具。

偉喬生醫親蛋白腎毒素檢測試劑組已通過歐盟CE-IVD認證,並擁有台灣、日本、美國的專利,同時也在亞太地區進行查驗登記申請,包括新加坡、越南等,偉喬生醫董事長莊詠鈞表示,這項檢測技術自去年曝光後,各國皆寄予厚望,「這項檢測不僅是治療標的,還可透過腎毒素檢測評估治療的頻率、藥物的劑量等,打破傳統治療框架,為腎臟病患提供更好的維持。」

過往的腎功能評估方式,雖可透過抽血看蛋白尿、腎絲球過濾率等數據,但都是替代指標,對於患者因腎(尿)毒素所造成的身體影響仍無法準確評估;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主任方德昭教授認為,檢測腎(尿)毒素是相當重要的議題,親蛋白腎(尿)毒素的硫酸吲哚酚已經明確證實對腎臟,心臟和血管都會造成傷害,導致腎臟病進程惡化,本身不只是一項腎病惡化指標,也是促成腎病惡化的危險因子,若能從腎病早期就開始監測硫酸吲哚酚濃度,對於醫生採用積極尿毒症防治對策會有重大意義;此外,硫酸吲哚酚腎(尿)毒素主要源自腸道壞菌分解氨基酸後產生,因此經過人體試驗驗證後能調節硫酸吲哚酚的特定乳酸菌株(益朵清)就能派上臨床營養保健應用,即所謂的Microbiota modulation(微生物群調節)。透過精準醫學檢測腎損傷生物標記物硫酸吲哚酚體內濃度,搭配患者臨床其他腎功能數據參考,讓患者、醫師齊心精準對抗疾病,達到雙贏的狀態,得以改善腎臟病患者的醫療成果。

虛坪改革、課徵碳稅 林正雄:未來五年房價將拉升2成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林正雄。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12月8日召開記者會,除宣布今年台中推案金額達4,800億,年增7.17%,理事長林正雄也針對近年政府打炒房政策提請三建議:新青安貸款利息補貼到1%以內,適度鬆綁購地購屋選擇性信用管制;面對淨零碳排,政府應用獎勵代替懲罰,降低綠能通膨衝擊。業界大老也指出,除工料雙漲對房價造成衝擊,虛坪改革與碳稅可能再次推高房價。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去年預估全台房市推案量少14%(2,300億),推案戶數減少 1.17 萬戶,但依據「信義房價指數」資料,今年六都房價仍出現連二季上漲。林正雄表示,市場反應未若政府預期,從奢侈稅到房地合一1.0、2.0、平均地權條例等,都出現稅金轉嫁、房價上漲。

而2024年即將實施的囤房稅,根據國泰金融調查資料,有三成民眾認為,可能造成租金上漲;而林正雄則估計,實施後三年,台中市租金將逐年上調至 15%。

1

台中地產大老穆椿松。謝平平攝影

2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輔導理事長邱崇喆。謝平平攝影

 

2024 建商煩不完 虛坪改革、ESG

《平均地權條例》今年 7 月實施後,Q3全台推案金額與去年相比,減少24.4%,被林正雄以「史上最強」形容。他表示,掃蕩市場投資客,可讓房市回歸基本面,估計個案完工將留下三成餘屋,進入成屋市場;而他也指出,目前台灣大量資金轉往海外房市,對國家與民眾都存在相當風險。

這十年的打炒房政策,開發商或能勉力接球;工料雙漲造成搶工或交屋期延長,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輔導理事長、豐邑機構總經理邱崇喆希望政府開放營造業外勞達一萬五千名(現為八千名),「每家多五名外勞,有用嗎?」

但2024年推動的虛坪改革、碳稅,更令業界憂心忡忡。

「虛坪改革」主張車位不計入大公(全體住戶分擔之公共空間)、管委會空間不計入容積。林正雄認為,未來個案約有 1.8-6.6% 坪數受到影響,造成售坪減少、車位價格拉升、公設規劃可能大而無當,且新舊制如何順利接軌而不造成房市價格混亂,更是開發商的疑問。

淨零在歐美喊得震天嘎響,台灣也已進入暴風圈,邱崇喆提到,近日發包水電工程費用每坪三萬三,漲幅已近一倍。副理事長張正岳投入綠色工程、ESG多年,他表示,水電工程門檻高,而板模、鋼筋現已稍許下調,但以水湳經貿園區為例,區內建築須有低碳、智慧建築標章,換句話說,開發商未來須加入 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系列)、ISO 14067(產品層面)等認證,為此該會已經召開二次大型會議。

2024年開始,水泥、鋼筋都將課徵碳稅,碳風暴來臨,林正雄估計,未來五年,房價將拉升2至3成。業界大老穆椿松也表示,建商也不希望看到房價上漲,淨零碳排箭在弦上,房價下降幾乎沒有機會。

3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副理事長張正岳。謝平平攝影

 

全台空屋加入公益出租人 緩解社宅壓力

「新青安房貸」(2026年7月31日申請截止)今年8月上路後,截至10月份為止,共受理1.7萬棟(戶)申請案,件數超過1-7月申請總數。林正雄認為,該政策有利去化市場新成屋,而目前利息補貼最低至1.775%,他建議,降到 1%以內才到位。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資料,租金指數連漲27個月,租金平均年增2%,對青年分配支出所得造成壓力,林正雄表示,全國社宅預計興建12.9萬棟,目前完工2.8萬棟,但目前全台已購買而未使用的空屋,約有80萬棟,他建議政府鼓勵屋主加入「公益出租人」,代替興建「社會住宅」,效益更加突出。

建商轉賣商用不動產 突破6,000 億

全台土地交易連二年衰退,林正雄指出,借貸成本上升、房市買氣趨緩,建商購地政策也轉向保守,但商用不動產市場以自用為主,成為建商開發新方向。

據宏大國際資產統計資料,興富發北、中、南商辦與廠辦推案超過千億,鼎越開發不遑多讓,光是台北松山就推出千億商辦;潤泰新在台北南港車站與玉成街附近推出規模900億商辦,華固、國揚實業都推出500億商辦規模;台中部分,聯聚建設、豐邑開發推出的商辦規模各為280億、300億。總計全台新推商辦超過6,000億。

江戶時代漫畫就有效果線!北齋漫畫展台中開幕

「Manga北齋漫畫展:從現代日本漫畫看『北齋漫畫』」16日在帝國糖廠台中所開幕。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台中積極發展動漫產業,備受歐美好評的日本「Manga北齋漫畫」世界巡迴展首站落腳台中,展覽精選103件圖畫輸出作品、7件現代漫畫家原創作品展出。台中市政府新聞局長鄭照新、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新聞文化部部長村本千晶今(16)日共同出席揭幕儀式,歡迎漫畫迷前來觀賞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歌川國芳的戲畫、鳥羽繪等作品,該展將展出至2024年1月14日。

2

台中市政府新聞局長鄭照新(中)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新聞文化部部長村本千晶(左)邊參觀、邊討論。謝平平攝影

 

「Manga北齋漫畫展:從現代日本漫畫看『北齋漫畫』」16日盛大開展,鄭照新表示,市府長期推廣動漫產業,與日本保持良好交流,非常高興能與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及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合辦漫畫展。他自己也非常喜愛這些作品,多次到日本朝聖。

3

從作品中可以看到,江戶時代的漫畫作品就有輔助線與效果線。謝平平攝影

 

村本千晶致詞時表示,葛飾北齋在其一生中,竭盡所能畫下山川走獸,共達三萬多福,影響深遠。而她也表示,日本外交部主辦之日本國際漫畫大獎,經常收到來自台灣的優秀作品,很高興能在台中舉辦北齋與江戶時代的漫畫作品。

「Manga北齋漫畫巡迴展」先前在印度、義大利、美國等國家廣受好評,這次將在台中、高雄展覽,第一站來到「歷史建築帝國製糖廠台中營業所」,除了江戶時代的漫畫作品,也有望月壽城、橫山裕一等7位現代漫畫家致敬北齋的原作,希望動漫迷能感受北齋漫畫流傳兩百多年的獨特魅力。

該展共4部分:漫畫是戲畫嗎、北齋作為漫畫人物、浮世繪中的漫畫,漫畫的浮世繪、漫畫是參加型文化等,讓民眾能深入淺出了解北齋漫畫與現代漫畫間的差異,以及其對現代漫畫家的影響。

展覽開放參觀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10時至下午6時,同時現場還設有隱藏彩蛋,參觀者填寫活動問卷還能獲得限量小禮物。該展將展出至2024年1月14日。

此外,2023年12月下旬,文化部國家漫畫博物館將於「台中刑務所官舍群」試營運,也是漫畫界的盛事。

聖誕佳節即將到來,台中市府也在舊台中火車站前廣場、綠川及柳川水岸廊道舉辦的「台中耶誕嘉年華」,有熊大與兔兔等LINE FRIENDS同樂,民眾可在中區悠遊一日,感受冬日節慶氛圍。

老屋活化有成 台中「富興工廠1962」獲德、日設計大獎

富興工廠總監許清皓。謝平平攝影
謝平平

你的媽媽、阿嬤有一罐「雪芙蘭」嗎?這個讓台灣人記憶深刻的品牌,是戰後首家成立的美妝工廠「盛香堂」,經營超過一甲子,原工廠獲台中市文化局歷史老屋再生與都發局台中市老舊街區活化整修補助,成為文創基地,更拿下台、日、德設計大獎;開幕二週年之際,再傳入選德國iF大賽,文化局長陳佳君、富興工廠總監許清皓邀請讀者在週末前來參加聖誕市集,感受老工廠裡特有的生活樣貌。

1

「富興工廠1962」於2023年12月16日舉辦「老屋活化、國際發光」兩週年慶典記者會。謝平平攝影

 

「富興工廠1962」是老工廠、新名字,以所在地復興路諧音為發想,「富」表理念與創意,「興」起老屋新價值,「工廠」為老工廠的時代精神;英文「FUSION SPACE」的「FUSION」諧音具有跨界、融合、創新的理念,希望結合消費、展覽、市集、課程等活動,讓人們在歷史空間中創造活化再生空間。

陳佳君表示,台中人善於融合、創新,開發了珍珠加奶茶,也能來杯東泉辣椒醬加咖啡。她在復興路工作近十年,看到老宅總想「該怎麼辦」?所幸文化部、台中市皆有老屋活化政策,市長盧秀燕更在2022年訂定「臺中市歷史老屋再生補助作業要點」,加速推動老屋再生,鼓勵台中人創意迸發。

富興工廠總監許清皓表示,當初要找70-100坪左右的辦公室,沒想到在租屋網搜尋「倉庫」,跳出了「盛香堂」舊工廠,這家製造廠迄今仍繼續生產「雪芙蘭」,但700坪的舊廠因生產基地移轉,閒置多年。

2021年,清筑設計以市府補助重新打造文創新聚落,除了自有辦公室,還有共享空間,其他則開放給古著、花藝、咖啡、香氛、黑膠唱片、二手書店、洋菓子等。

許清皓表示,盛香堂舊工廠結構相當不錯,部分樓地板厚達 40 公分,舊送貨梯迄今還能使用;日光充足的中庭則是舉辦市集、活動好所在。2023年,「富興工廠1962」一連拿下台灣金點設計獎、德國紅點設計大獎、日本GOOD DESIGN AWARD等大獎,12月16日再傳入圍德國iF設計獎。

「不用拆除,用好設計讓老物再生。」許清皓唸著日本評審給予的肯定,他表示,當初誤打誤撞,成為700坪文創基地的總監,此處為綠空鐵道起點,未來也將繼續配合台中驛鐵道文化園區,縫合前站、後站的都市紋理,帶動台中市舊城區發展。

陳佳君表示,每棟老屋都代表不同時代的精神與象徵,同時保存了地方文史脈絡,除「富興工廠1962」受到補助「轉生」成功,另也協助16處老屋修復、7處老屋活化,包括台灣太陽餅博物館「全安堂」、南園酒家、柳梢青餐廳、繼光工務所、街仔尾冊店等,各具特色,歡迎民眾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