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走邊看

夏艳天母古道 清凉透心脾

夏艳天母古道 清凉透心脾
行山
第19期
行山
水管路步道后段平缓,如履平地。
视野由山林溪谷转换至北投、天母地区,
山间梯田转换为高楼大厦,
自然与现代人工建筑在眼前替换着……

休二日的星期六,往阳明山上的公交车挤满了上山的游人及登山客。容易亲近及多样组合的登山步道,使得阳明山的步道系统成为台北市民众的重要休憩据点。

旅人的足迹就由仰德大道旁的文化大学开始。马路两旁的房舍便充满风格独具的异国风味。不同于传统台式建筑,这里每户都有着庭园及车位,而屋内更有着取暖用的壁炉。

这里曾是韩战期间协防台海的美军顾问团宿舍。随着物换星移,在台湾的美军宿舍纷纷改建,诸如位于中部的清泉岗、台中市区的一中街以及高雄左营地区的美军舍区,而阳明山上的宿舍群则为目前规模最大、区块最完整的基地。遗憾的是商业利益似乎总与建筑物的历史意义及文化价值起着冲突,于是,附近的居民正发起将这里登记为北市的文化景观,期望能将过往中美间的政治角力、军事结盟与文化交流的缩影保留给后代。

下坡石阶步道,夹道竹林多惬意

沿着美军宿舍旁的马路,当看到气喘吁吁的民众由路旁的步道出现时,就知道这里便是天母古道入口。进入步道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段下坡的石阶步道,夹道竹林则为一片农地,虽不见农民耕作,却也颇有乡间惬意之情。不久一旁出现铁丝围篱,这里是通往第三水源区及气曝室的入口。

经过入口铁门后,步道转为平坦。怎么不见传说中的水管呢?答案就在脚下。水管路步道源自于日据时代,为接引第三水源地的泉水至天母、士林地区所辟建,后来在水管上路续覆盖泥土做为保护,也方便需要维护的开挖。也因为如此,才会有一条这么天然又平缓的幽径。

红褐色溪床,摄影好佳所

来到亲山步道打印台,旅人的行程暂时离开水管路。沿着一旁的石阶步道往下走,从这里开始另一条步道──翠峰步道。来到平台处,沿着一旁的小山径继续往下走,一旁的石棚内供奉的土地公,庇佑来往过客的安全。下到溪底,哗啦的水声告诉旅人翠峰步道到了,由于最近的午后阵雨,水量更为充沛,但是溪床怎么是红褐色的呢?原来附近的岩床为富含铁镁矿物的安山岩所构成,经由溪水长期冲刷,岩石表面逐渐氧化并沉积在岩石表面。晶莹的溪水与独特的溪床所组成的天然对比色,让这里成为摄影者练习的最佳处所。

沿着步道前进,已经淤塞的引水口孤单地陪伴一旁的水管桥。新式的PVC水管在已经失去功能的灌溉渠道保护下,继续负担着为人输水的任务。沿着一旁的小山径往上走,接回水管路,继续后段的行程。

水源头透心凉,洗尽疲累

步道依旧平缓,透过林间,视野由山林溪谷转换至北投、天母地区,山间梯田转换为高楼大厦,自然与现代人工建筑就这么容易地在眼前替换着。来到昔日运水的调整井,又能看见一群群汗流浃背的游人。完美的地方在于由接续井所引出的水龙头,清凉的泉水瞬间将恼人的汗水洗去,而一路爬上约一千来阶的劳累也随着泉水的滋润而消散。

脚踩石阶步道,铸铁水管终于从地面窜出,聆听水管内低呜的水声,就像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充满着生命般的脉动。旅人幸运地见到原本黝黑水管的另一面貌,应该是为了保养而上了一层橘色的底漆,虽然不久仍将恢复黑色的面貌,但是有多少人能看见铸铁水管的另一面貌呢?

眼见水管路与石阶步道的分道扬镳,两旁多了农地与屋舍的相伴。步道尽头的三角埔电厂,也是水管路的终点,尽管已经功成身退,仍见证了水道的今昔。下次呢?由下往上走的行程或许是一项挑战,能体验一千多阶的好汉坡、透心凉的水源头以及如履平地的水管路,应该是不错的决定。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在品牌變與不變之間,經營者更應思變
一場疫情為整個消費市場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往品牌管理談論的「品牌定位」受到極大的挑戰,在不可預期的疫情及通路變革的前提下,…
高中課綱是否有洗腦效果?
去年高中歷史課綱「微調」案,引起極大的爭議,並且引發近年來首次的高中生集體抗議風潮。這個課綱修改的緣由,…
「拓荒者」守護台灣成衣業形象
近年來,台灣的「運動休閒服飾」品牌多半已稍具代表性與規模,口碑也有目共睹,如歐都納、山頂鳥等都是一般消費者朗朗上口的知名品牌。 其中,…
沉醉「生活在他方」 在繪本叢林裡吃蛋糕
老實說,一開始我並非為了書本而來。 ▲抹茶千層蛋糕在網路上具有超高人氣,來店必吃。 身為愛吃的台灣人,「生活在他方」…
縱觀UFO與外星人
最近有一則新聞「土耳其公布迄今全球最清晰UFO視頻」吸引了我的注意,網路上不但有文字報導,還直接附了一個視頻網址。…
美女如何養成
年輕的Fanny Hsu是美國一家中醫大學碩士班指導教授,她利用今年暑假回台的時間接受了米唐亞4天的訓練,課程內容包裝美姿美儀、彩妝、…
跟著陳聖元腳步 看見新奇的芬蘭
電影《練習曲》裡,主角背著吉他和背包單車環島,看見前所未見的美麗風景與生活態度。隨著《練習曲》的鏡頭,觀眾可以看見主角的決心與勇氣,其中,…
從一棵倖存的神木談起
涼爽的週日早晨,我參加了一個騎鐵馬遊社區的導覽活動。我想一個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更需要像一位好奇的外地人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