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42面相

前言:职场,不只是战场,一不小心就成了修罗场。

职场,不只是战场,一不小心就成了修罗场。
人是非常复杂的,要解释一个人的行为,必须从他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去分析。Getty Images
第110期
戴士杰

「怎么有人这样子做事的?」

「他是不是看我不爽?为何总是找我麻烦?」

「那个主管只会动嘴,指示的都不切实际!」

「那个新来的有没有脑筋啊?这么显而易见的判断都不会下!」

很耳熟是不是?有时当我们经过茶水间时,一不注意就会听到这样的窃窃私语。当自己是旁观者时,不由得会摇摇头,觉得做人不该说长道短,但自己有时在酒酣耳热之际,不小心也会吐了「真言」。

一提及此,人们总是会禁不住埋怨做人真难:迎合了同事,得罪了老板;配合了老板,惹怒了同事;「乔」好了职场,却又冷落了家人。别看这几字轻描淡写,有过经验的人,便知这是多么大的煎熬。

其实何止是做人难,根本的问题是,大部分的人连「自己」是谁都很难理解,遑论把人做好了。看到此时,你或许要抗议,你和你的身体也相处几十年了,哪有不懂自己之理?

其实光是搞懂自己,已是一门学问。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花不少篇幅论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在未来的社会中,人的寿命可能比自己的公司还要长,很少有人能一个工作做一辈子,为了能够适应世界的各种变化,人应该要花时间探讨,并且厘清三个问题:「我的长处、我做事的方法、我的价值」,否则未来很难成为一个有效能的工作者。

麻烦的是,我们光是弄懂关于自己的三个问题,恐怕就要花上数十载。而多数人一辈子恐怕只待过一个身体,除非你有灵魂出窍的本事,或是他心通的佛法功能,否则焉能同理他人?

更糟糕的不止于此。你以为你至少只需要弄懂「一个人」,也就是所谓的「你自己」,便能离「成功」不远,或是成为杜拉克所说的「高效能」工作者。

事实上,人是非常复杂的,要解释一个人的行为,必须从他的「意识层」和「潜意识层」去分析。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陌生的自己」等着你去摸清。这可不是精神疾病还是科幻小说,而是国外不少心理学家(如维吉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海德特、提摩西等人)都提出过的类似观点,他们都认为,人的自我包含可控制的「意识」(就是在专心看我文章的那个『你』),还有不可控制的「自动化思绪」(或者也可以叫它为「潜意识」)。

「潜意识」早期被拿来解释很多精神疾病,或者是和电影与小说里面的洗脑、催眠连结在一起,所以有点被污名化了。事实上,你无时无刻都在和你的潜意识并存,而且放心地将你的身体交给潜意识去运作。

例如,你早上开车时,是否经常脑袋专注地思考待会上班要做的事情(要开会了,老板要骂人了……),但手脚却完全不需意念指挥,就自动开到上班地点?有时你事情想完了,才忽然惊觉:「唉呀,我刚才怎么开来这里的?」或是,今天明明不用去公司,却还是依照平常的习惯开上了高速公路?这都是你的潜意识在帮你分忧解劳。

或者是,你有时很厉害地完成了一些工作,却毫无头绪是怎么完成的,这通常也是潜意识参半运作的结果。我认识一个总是吹嘘自己很会倒车的朋友。有一天,我请他解释一下到底有甚么诀窍。他原本兴致勃勃,说要把我教会,结果一开始解释,反而不会倒车了,直嚷嚷着:「都是你害的!你一问,害我不会倒车了啦!」

为甚么会如此?这就是因为你的意识突然介入潜意识运作,有点像是你的老板忽然盯着你做事,你反而有了「杂念」,原本会做的也不顺手了。

而且最糟糕的是,你的意识突然介入之后,你希望潜意识听你的话乖乖回去工作,也是办不到的。

我们总是喜欢在课堂上做一个实验,要大家30秒之内不要去想「红色的大象」,结果实验下来,能成功控制潜意识的人往往不到1%,而且这些成功者也不是靠意志力控制,往往是靠「有技巧的分心」才能办到(例如,有些注意力强的人,可以借着一直想蓝色猫熊来熬过这30秒)。

更麻烦的是,潜意识和意识一样复杂,而且更难以察觉。要完全了解一个人的潜意识特质(或者说是潜能),必须了解它的思路(处理事情的流程)、自我认知(认为自己是谁)以及动机(潜意识行动的趋力)。

接下来的专栏中,我们会从思路开始,介绍常见的42种「潜意识思路」特质,如果它曾经出现在您的身上,那么您必须学会如何管理它;如果它曾经出现在您的上司、部属、同事甚至家人身上,那么你更要学会如何好好对待,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一旦精通这42种特质的对待方法,我相信,您的生活与职场会更加轻松愉快。

作者简介:

戴士杰为慎思顾问公司创办人。取得中山大学MBA学位后,立志从事顾问工作。曾担任报章杂志专栏作家,着有《向司机学管理》一书。目前在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授课,并任教于高雄应用大学。最近着迷的议题是人类的潜意识性格。
他定位自己是个「领路人」,领着人们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则是一个「大忙人」,身兼创业家、作家、教师三职,彻头彻尾的工作狂。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金鐘編劇徐譽庭 燃燒創作靈魂 寫出每一個你我
徐譽庭靜靜坐著,在小學生作業本寫下片段靈光。從背後走向她,徐譽庭看來從容自在,那是對世情的洞若觀火;她的背影看來也有些寂寞,…
2014年12月中國大事
百萬人參與 歷經79日雨傘運動落幕 為爭取「真普選」,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和學民思潮在2014年9月26日開始進行罷課集會,…
鄭雲龍用半生傳奇傳達「身體智慧」
座落於台北古老的碼頭──大稻埕附近,一棟公寓的小樓房裡,「身體智慧」有限公司」執行長鄭雲龍,正在為來訪者進行一個簡單的身體實驗,…
香港進一步「中國化」的自駕遊
中港關係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矛盾還沒有解決的跡象,又有一個矛盾凸顯出來,這就是所謂的中港「自駕遊」。也就是香港人可以開自己的私家車直接進入中國…
行為經濟學的新貢獻:國民健康
人類的許多行為,並不是傳統經濟理論所假設的理性、追求自我利益;而是有一些不理性,並且有所偏誤。這些偏誤行為,過去常常被忽略,其實大有玄機。…
薄熙來法國坎城別墅 標售695萬歐元
目前仍在秦城監獄服刑的中共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其海外一處資產──法國的豪華別墅,已經掛牌出售,標價695萬歐元(約3億台幣)。據陸媒報導…
部落奇女子奇古匠 散播咖啡香為部落創商機
2015年7月,花蓮東大門夜市開幕不久,在這個號稱台灣東部最大夜市的入口角落,有個「奇古匠咖啡」的小小攤車。點上一杯咖啡,…
活動櫥窗
商業世界場景,由人建構2017 Future Commerce未來商務展「我們相信無論科技、技術如何演變,商業世界的場景就是由人所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