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植物染的天窗

陈姗姗的「青出于蓝」

陈姗姗的「青出于蓝」
像似剪纸的作品,陈姗姗以植物染方式表现。
苏玉芬
第12期
梁若竹
植物染是中国古老的东西,在唐朝达于顶峰,
日本人将之发挥成艺术品,成为日本人的国宝。
蓝染所散发的浓郁味道让人终生难忘,
陈姗姗说,让我一头栽入染缸便爬不起来……

 过日本逛过百货公司的人,对于日本百货公司所陈列的高级和服一定有着深刻的印象,那动辄数十万至上百万日币起跳的价格令人挑眉。和服是由中国的吴传到日本,所以也称作吴服,但历经千余年来的演变,如今日本人早已将和服看做是艺术品的代名词,他们不仅不否认它来自中土,更努力地加以发扬光大。

天然古朴日人珍视植物染

日本以满二十岁之青年男女为对象,举行「成年礼」,象征他们要负起一个「成人」的责任。参加成年礼的女性穿着父母赠与的最正式礼服──振袖(长水袖和服)盛装与会。穿上长水袖和服是每个日本少女的梦想,这种高级和服的颜色,泰半来自植物染。

陈姗姗表示:「其实植物染是中国古老的东西,在唐朝达于顶峰,但是被日本人拿走了。像他们的和服,在日本每一个百货公司的其中一层楼,一定全部都是丝绸制的和服,而且全部使用天然的植物染,他们已经将之发挥成艺术品,在必要的场合使用。那种光泽度与色彩非常的典雅,我为什么会如此投入植物染?因为它的天然与古朴非常耐看,是化学染无法与之相比的。」

1982年,陈姗姗在实践家专担任服饰研究课程讲师时,有一回到台中大屯植物染公司,参观日本委制的和服腰带,染、织、绣等各项流程,「当时看到由国人精心制作完成的华丽织品,竟成为日本人的国宝,顿觉不舍。」原本在学校教化学染的陈姗姗,开始对植物染产生研究的兴趣。 

护宝心切一头栽入染缸

之后,学校和新象艺术中心合办「知性之旅」,到琉球参观蓝染工艺。「蓝染所使用的泥蓝和建蓝制作,在琉球已经流传了数百年,我不禁想亲自体验一下,于是拿起木棒搅拌蓝液,蓝液所散发的浓郁味道让人终生难忘。」她笑着说:「让我一头栽入染缸便爬不起来。」

蓝色是人类文明史中最普遍使用在衣服上的颜色,诗经中「终朝采蓝,不盈一担」即已出现蓝草栽种的记载,而蓝草是植物中唯一能染出蓝色的植物。陈姗姗加以解释:「蓝染也是植物染的一种,它是由蓝草这种植物染出,其他植物都可以染出多种颜色,但蓝草只能单一染出蓝色。」

人们常难以分辨「蓝」与「青」,《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正说明「青」这种颜色是由「蓝草」提炼出来,而颜色比「蓝」还深;陈姗姗强调:「这样的结果只有在蓝染的植物染色过程中才看得到。」

19世纪上叶,全台栽种山蓝的面积曾达三千甲,当时,人人一袭蓝衫彷佛成了台湾人的标志。蓝草除可染色外,也是药草,《本草纲目》记载:「蓝时气味苦,寒,无毒,可解诸毒。」蓝染衣物具强力杀菌作用,先民穿蓝染衣服上山下田,可防蛇、虫的侵袭与预防皮肤病。可惜,后来化学染料从西方传入,需要手工制作的植物染被取代,蓝染从此没落。 

珍惜环境 染出无限创意

重视环境保护的陈姗姗认为,即使是制作不会污染环境的植物染,也别曲解了造物主的恩赐。「做植物染不用再去破坏,有什么用什么,每一种植物都可以出现很多漂亮的颜色,透过媒染剂如明矾、石灰,它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所以我不太主张说,玫瑰花很漂亮你把它拿来切切切,这样就曲解了上帝赋予大自然生命以及为人类所用的意义。」

「像1999年有一个台风,我的住家附近有一棵很大的乌臼树被台风吹断,刚好有两个小朋友在骑脚踏车,我就买两枝棒冰请小朋友吃,再请他们帮忙将树叶搜集起来,就利用这两袋叶子,得到了台中县文化中心第五届编织工艺奖。」

恒春的落山风,培育出营养美味的洋葱,这些被随手剥除的外皮,经过她之手就幻化成一只只飞舞的豹纹蝶;用番石榴叶染出黑白交错的「斑马」条纹饰布,是借镜在南非教学时,利用南非到处可见的橡树,染出斑马的黑白条纹,但台湾的橡树栽种并不普遍,才想到可以尝试用切开后会变黑的番石榴替代,果不其然,她一样染出了斑马纹饰。

2001年,她利用身边最容易取得的四种植物芒草、鬼针草、乌臼、洋葱皮,作成四件联作壁饰,荣获「日本第二十五回手工艺展览优等奖──扣手艺裁缝新闻社奖」,带给她莫大的鼓舞,这也是国人第一次以植物染在国外获奖。

正当地球面临科学文明所带来的生态灾难与浩劫,尤其化学染色对水质会造成严重污染,陈姗姗推荐,自己动手作植物染操作容易、取材方便,而且植物染的古朴、含蓄之美,具有艺术上的欣赏价值,在环保意识抬头的现代社会,植物染值得大力推广。

问她今后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多拉一些人跳入染缸里。」她用略带顽皮的口吻回答。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富士康12跳 自殺或他殺?
富士康12名員工墜樓,中共喉舌新華網早在第5、6跳時就開始連番批鬥富士康「企業文化的冷漠」、是「披著美麗外衣的『黑磚窯』」等;…
誰把台灣經濟搞砸了?
停滯不前的薪資、高漲的房價與物價、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全球最低的生育率、節節敗退的企業競爭力、負債累累的政府、日益對立的勞資關係……近年來,…
新科技打造的未來生活
未來的某一日,從事媒體工作的小聰早上被智慧家庭機器人喚醒。分布在家裡各個角落的自動感測器,因為偵測到太陽高曬,自動稍許降下窗簾,啟動冷氣。…
由經濟學看好官的包包賣高價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把他的公事包拿出來拍賣做公益,結果由郭台銘先生以五百萬零九百元標下,楊先生繼而呼籲名嘴拿出物品拍賣來破他的紀錄。…
台灣經濟2016利多不多,端看出口
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展望中心主任彭素玲。葉俊宏攝影 2016年開春以來,全球股市表現疲軟、中國大陸股市大跌,台灣則出口連續衰退,…
國境之東 馬崗村的寧靜與危機
在一個陰雨綿綿的週末,我們不受天氣的影響,懷著期待的心情驅車前往台灣東北角。路過福隆火車站時,由於氣溫逐漸轉熱,也適逢福隆沙雕藝術季,…
看知識型YouTuber囧星人「說」書
綁著馬尾、戴起黑框眼鏡,「囧星人」一身鄰家女生的裝扮,戴上鬍子道具,在螢光幕前現身。面對鏡頭,她聲音低沉侃侃而談,不只是書評、電影評論,…
新能源時代來臨 「電源牆」將取代石油
美國特斯拉(Tesla)電動汽車公司發展純電動汽車獲得佳績後,持續拓展「非石化燃料」的能源市場。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