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鮮看

境外扫年货 中国奢侈品消费冠全球

第106期
李强

华人传统新年从除夕夜到元宵节的15天,多彩的庆祝给世界各地带来文化的分享,而中国人在境外狂购奢侈品年货也独具特色,令世界瞩目。今年1月新年期间,中国境外奢侈品消费达72亿美元,居全球之首,占据了六成欧洲市场,并具有年轻化、礼品化、炫富心理和未富先奢等「中国特色」。

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报告,2012年中国新年期间,中国人花费近90亿美元购买奢侈品,其中境外消费72亿美元,是同期在大陆消费17.5亿美元的4倍多。72亿美元中,46%用在欧洲,占欧洲奢侈品市场销售的62%,主要集中在法国、意大利、英国、瑞士四国;35%用在港、澳、台,占其市场的69%;19%在北美,占美国市场的28%。

据该协会针对新年期间出境消费人群的调查显示,72%的人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价格更具优势;69%认为国外货源更丰富,挑选空间大;53%认为出国购买奢侈品是假期出游的一个目的,可慰劳自己和家人;45%认为出国消费是心理感受,可享受原产地正宗的货品和服务。

此外,奢侈品的消费,也渐渐形成一些「中国特色」:

首先是奢侈品的消费有「年轻化」的趋势。由于奢侈品消费需要雄厚的经济基础,在多数国家消费主体是40岁到60岁的中老年人。但在中国,奢侈品消费族主要集中在官二代和富二代,且青、壮年占相当重要比重,73%不满45岁,45%的消费者年龄在18岁至34岁之间。

另据胡润研究院统计,与西方消费者通常为自己买奢侈品不同,中国消费者近50%出于送礼目的。在中国,往往是同僚下属买奢侈品来赠给长官,因此出现了奢侈品购买者和使用者相分离,以及多人购买一人受用的奇特现象。此外,将过多的别人赠送的礼物拿到典当行变成现金,在近几年开始流行。奢侈品典当业应运而生,市场一年比一年火爆。

世界奢侈品协会调查指出,在中国,买奢侈品注重品牌价值,不注重商品价值,大多消费者买奢侈品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以此攀比和证明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其调查显示,70%的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认为奢侈品具攀比价值,是用来社交的重要符号,也就是奢侈品购买者的「炫富心理」浓厚。

一般而言,奢侈品消费的平均水平是其个人财富的4%。但在中国,很多人用40%以上的财富去奢侈。有些经济条件并不宽松者,经常在奢侈品打折时消费,「提前」进入顶级消费阶层。「未富先奢」因此也成了另一项中国特色。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王建民足傷暑假
對於學生來說,好不容易暑假終於來臨,台灣和美國的時差在接下來兩個月不會成為看王建民投球的障礙了。不巧的是,王建民在這個時候受傷,…
人:社會轉型過程中的「歷史遺產」
拙作《中國:潰而不崩》由台灣八旗文化出版之後,評論不少,最應該看到本書的大陸讀者因為海關檢查嚴厲無法購書。…
靈魂之窗保健食療方
人造光害,隨著科技發達,對眼睛傷害愈來愈嚴重,無人能倖免。路上霓虹燈、廣告燈、家中電視、電腦和電動玩具都悄悄地侵蝕眼睛。…
台灣放寬登陸投資上限是個假議題!
行政院院會在7月中旬終於正式通過放寬登陸投資上限到60%,這個方案於8月1日施行。我的很多朋友談起這件事情普遍感到憂心。…
新一輪美中貿易戰為何開打?
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中國分所,今年初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法官裁定應暫停對美國上市公司的審計作業,為期6個月,…
晃晃二手書店 讓書店開創出不同可能性
在後山台東,有一間小小的在地書店,不時聚集了醫師、藥師、照顧服務員,以及一般普羅大眾,在這兒探討各式各樣的醫療照護問題。 有時有演講者,…
名人趣味雋語—政治篇
1980年代中期,被《華爾街日報》評為或許是全美最有權力的新聞工作者George F. Will講過一則小故事:…
相揪來新北 體驗觀光工廠的千變萬化
近十多年來,台灣面臨傳產沒落、產業鏈外移、新興開發國家競爭等挑戰。於是經濟部積極推動「觀光工廠計畫」,協助傳統製造業轉型為觀光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