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觀點

泰戈尔诗中的两情相悦

泰戈尔诗中的两情相悦
Getty Images
第104期
刘惠宜

初识泰戈尔的作品约在国一、国二的年纪。一位暗恋我哥的小姊姊送给我一本红色精装、封面字体烫金的泰戈尔诗集。翻开书,第一句话在讲一只鸟飞到窗前唱歌,然后就飞走;第二句话讲一片叶子没有唱歌,然后就边叹息边掉下来。接下来的内容同样令我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作者想表达甚么。我狡狯地想着如果我跟二哥告状她送给我一本无法阅读的书,不知她会被扣多少分啊。

想不到当我年近四十,泰戈尔的《漂鸟集》成了我最爱的诗集。也许是因为英文懂一些了,傅一勤先生的译文也极美,加上年纪渐长多少识得一些人间的沧桑,我很难忘记当我在窗台读着《漂鸟集》,在海风徐徐地吹拂下,阅读带给我的那种跨越近百年的心灵悸动与无法言喻的喜悦。

接着我又到书店选了泰戈尔的《园丁集》,徐翰林先生翻译的版本。不过这本书一摆经年,因为我又看不懂了。直到最近,方才了解、体会作者笔下的诸多情感。

根据泰戈尔的自述,获得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祭坛佳里》(Gitanjali)是宗教诗,而《园丁集》(The Gardener),是爱情和生命的抒情诗。诗中除了赞美女性和母亲,对于恋爱中的情愫,诗人表达的艺术手法含蓄而真挚,令人回味再三。

「当她快步走过我身边的时候,她的裙缘碰触到我。从心中的未知小岛上,突然飘来一阵春天的温馨。一阵搅扰的纷繁袭我而过,又转瞬即逝,像一片撕碎的花瓣在风中飘落。它落在我的心上,像她身体的叹息,像她心灵的低语。」

在早几年,我可能觉得这段描述太抽象无法理解,不过现在愈来愈觉得爱情还真是没甚么道理,如电影《冷山》中男女主角朦胧而坚贞的情感,无法逻辑分析。大概只有东方「缘分」的概念,才有办法解释吧。

「我的心,这只荒野之鸟,在你的双眼中,发现了蓝天。它们是清晨的摇篮,它们是群星的王国。我的诗歌迷失在它们的深渊中。就让我在天空中飞翔,在它的孤寂浩瀚中。就让我穿破它的云层,在它的阳光中展开翅膀。」

遇着心仪之人,往往给人带来如在云端飞翔的好心情,歌曲Proud of you 歌词里不也同样有飞翔的意象吗:「没有事情能阻止我打开翅膀,展翅高飞。」

走入一段感情,如航向陌生的海域,期盼与怀疑、犹豫、不安交杂,加上难以抗拒的吸引力,理智与情感激烈交战,再再挑战以往的从容笃定。泰戈尔对这种复杂的心结,描述得十分贴切:

「我渴望着对你说出我要说的最深处的话语;但是我不敢,我害怕你嘲笑。……我渴望着告诉你我要说的最真实的话语;但是我不敢,我害怕你不相信。因此,我用谎言伪装它们,说出和内心相反的话。……我渴望着用最珍贵的词语来形容你;但是我不敢,我害怕无法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我给你刻薄的绰号,以夸耀我的冷酷力量。」

这种矛盾纠结不知要虚耗多少精力,所以我最向往的还是那种不用玩甚么心机、把戏,只是一片真的交往。它带给人的快乐如同在清澈的小溪戏水,在水花飞溅的笑声中一个人的真性情得到接纳,心灵无所窒碍。在金灿灿的阳光下,在那处晶莹的沁凉天堂,礼赞生命的光明与美好。

「手牵着手,眼望着眼:就这样,开始我们的心路历程。这是三月一个洒满月光的夜晚;空气中飘着散沫花香甜的气息;我的长笛孤零零地躺在泥土中,你的花串也没有编好。你我之间的爱,单纯得像一首歌。」

常听人说:女人心海底针,其实男子的情感女人也不一定懂。多疑、喜欢出考题给男性朋友制造麻烦,以测试他忠诚度的女子倒是可以看看《园丁集》里的第二十八篇。不过我不认为人性是禁得起一再检测、试验的,最终的结果应该如第三十六篇中的结尾:

「他取下我的颈上的花环离去了。我流着眼泪,问自己的心:『他为甚么不回来?』」

男女之情毕竟是人类众多情感中的一种,若将它视为唯一,生命恐怕走向狭隘,失去原本该有的广度。因为爱情虽美,一般来讲,稳定性相较于其他感情却低得多。也因如此,失恋的滋味大部分人应该都尝过的。

「我曾经试图把谁拥在臂弯?梦永远不可能被俘获。我的渴求的双手把虚空压在心上,它却压碎我的胸口。」

在《园丁集》有关爱情的诗篇中,第五十篇显得与众不同。我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在爱情中渴求的生命交融与全然接纳,最后是在神的怀抱里寻得。这是一篇转向不同高度的探索与体悟。

「爱,我的心日夜都渴望着与你相见……在灵魂的赤裸中,让我们在美丽中,合而为一。天啊,我徒然的渴望!除了在你这里,哪里还有可以融为一体(union)的希望,我的上帝?」

找到心灵至交或者日后有缘成为对方的另一半(better half)是件美事,新近阅读的《园丁集》优雅地抒发了两情相悦的情怀。与读者分享心有所感的诗篇,愿读者的生命如诗美丽。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