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冰融」相见 北极圈地起硝烟

「冰融」相见 北极圈地起硝烟
严寒的北极,基于经济与国防的诱因,成了邻近极地国家圈地大战的目标。Getty Images
第93期
金明修

全球暖化效应意外炒热了极地国家在北极圈地的激烈争议。俄罗斯明年将向联合国申请重划北极地图,引发美、加等国家强烈不满,纷纷加强该区域的军事能量。一时之间「冰融相见」,一场北极「圈地大战」似乎一触即发。

「经济效益」引发觊觎

俄罗斯正以巨资进行科学调查,证明位于北冰洋海底的罗蒙诺索夫海岭(Lomonosov Ridge)是俄国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计划明年再次向联合国申请,重申领土主权。该案于2001年提出时,因无具体证据被否决。该主张与加拿大、丹麦形成冲突,后两者认为,该海岭是其各自领土的自然延伸部分。外界认为,俄罗斯的大动作是为了争夺北极大量尚未开采的能源与著名的「西北航道」权。

专家预估,北极石油储量占世界上未发现石油总量的13%,天然气比例更高达30%;酝酿中的「西北航道」则随着北极冰山的快速消融而成为可能。冰层融化后,横越加拿大北极群岛、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通道,每年将出现数个月的可通行时间,欧、亚间的海运可不用通过巴拿马运河,将可大幅缩短海运时间及成本,更可避免亚丁湾与印度洋的海盗攻击。这意味着,「西北航道」实现后,谁控制该航道就等于控制了世界经济的新走廊。因此,北极一跃成为俄、美、加、丹麦、挪威、芬兰、冰岛等极地国家不惜兵戎相见的必争之地。

俄罗斯动作频频

俄罗斯将开始搜集北极大陆归属俄罗斯的证据,由于对北极领土的声明始终遭到极地国家的极力反对,俄罗斯表现出极度的不安与疑虑。

除了进行科学论证外,俄罗斯认为,北极已被北约列入其利益,因此极欲加强北极驻军的规模并强化北方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被俄国点名有意染指北极的国家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甚至马来西亚与泰国。俄罗斯将成立极地特种旅进驻北极领土,在2020年前,将建立边境基础设施和港口。

在政策上,俄罗斯希望阻止中国等获得北极理事会观察员身分。北极理事会成员包括俄罗斯、美国、加拿大、丹麦、芬兰、冰岛、挪威和瑞典。目前西方国家侦测到,俄国在北极的导弹测试已开始增多。

美、加不甘势弱

针对俄国「入侵北极」的行为,加拿大也不甘势弱,将在北极进行强化军事演习;挪威将主要军事基地迁往北极,还史无前例地投入巨资研发新型军事设备;美国则派遣核动力潜艇至北极相关海域巡逻。

美国防部早在1998年即秘密研制混合型大型飞艇,目前已制出缩小比例的飞艇,并在2008年1月成功首飞。未来的原形载具将搭载先进的高空地面雷达、卫星通讯与导航系统,甚至空对地、空空导弹,具备极高空俯视与防卫兼攻击能力,一旦成功布署,将让北极的区域攻防战略改观。

北极领域的争议不只是在俄罗斯与其他北极理事会成员间,丹麦与加国也有海峡控制线的划分争端;加拿大坚称对西北航道拥有主权,美国认为这是潜在的开放水域;从白令海到北冰洋的确切海界问题上,美、俄始终意见不一。

极地气候日益威胁中国

虽然中国领土未及于极地,但是极地气候变迁,却日益威胁中国,例如:1月的温度偏低和干旱,7月的大降雨和洪涝。长期来看,中国沿海岛屿和长达六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沿海地区却有上百座大、中型城市。专家认为,中国应积极取得北极理事会观察员身分,深入探讨北极环境变迁对中国的影响,并据此拟定对策。

自70年代末到2008年初,北极永久冰冻面积几乎减少了一半,北极的财富也不再遥不可及,丰厚的能源与渔业资源固然被极地国家垂涎,「西北航道」的实现,将成为未来欧亚运输的要冲。可预期的是,圈地争议或将成为未来十余年的世纪大事,但前提是,全球得先能安度「明天过后」的灾难。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健腿強膝
人體600條肌肉,大部分集中在下半身,人老腿先老,退化性關節炎最易出現在膝。經由腿膝的保養保健,不但可強筋健骨,…
全球食品大漲 聯合國:糧食危機恐長達數年
受新冠疫情和俄烏戰爭影響,全球糧食不安全狀況正在飆升。聯合國警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一些國家在未來數月可能會出現食品短缺。…
北京繼續阻止香港民主步伐
香港行政會議(召集人就是吳敦義出任行政院長前夕去香港拜會的梁振英)11月17日通過2012年特首及立法會產生方式諮詢文件。…
大自然的毀滅與新生(三)
本專欄從256期開始推出新的系列,由一場乾旱春日下美國紐約州的野火作為導火線,阿丹記錄了其中的毀滅與新生。 上一期的畫面中,…
「綏靖政策」與「惠台政策」的反思
3月17日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台灣旅行法》;4月,知名鷹派人物波頓(John Bolton)出任國家安全顧問;…
2020諾貝爾獎得主 女性比例續升
本年度諾貝爾獎得主已全數發布,無論是醫學、物理、化學、數學,到文學與和平,每一位得主對世界都有莫大貢獻。雖然獲獎人幾乎都是以男性為主,…
從毒物興奮效應談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的新機會
這波疫情來勢洶洶,武漢地區的醫療體系瞬間瓦解。緊接著,中國各大城市紛紛採取不同程度的封鎖,世界各國為了防疫,更是下達旅遊禁令,…
電業法三讀通過 日益能源科技打造全台最大商業區太陽能電站
汙染性能源排放加速地球暖化現象,造成的極端氣候,對全世界環境產生惡劣的影響,2016年10月國家地理頻道在全球171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