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筆寫真

频破共谍案, 宾拉登死后中美台关系正在转向

频破共谍案, 宾拉登死后中美台关系正在转向
美国要重回亚洲,绝对不会放弃台湾这个关键的战略位置。Getty Images
第90期
石修

近日继罗贤哲少将案之后,高检署又羁押一名遭中共吸收,意图利诱军职人员搜集飞弹资料的赖姓台商。据媒体报导这只是冰山的一角,由国安局长亲自核发的情报监听票至今还有三十余件仍在执中,其中不乏与罗贤哲相当层级的官员。

加拿大与台湾同时揭批共谍问题,事出有因

与此同时,6月13日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局长法登在提交给加拿大国会的年度安全情报报告中指出,加拿大的外国间谍活动超过冷战时期,这些间谍盗取加国情报、监视个人和团体、在族裔小区不断激化矛盾并且试图影响加国政策。而且加拿大每年的反情报工作预算,有半数花在监控中共的间谍人员身上,是所有在加国进行间谍活动的最大宗!

加拿大是美国最亲密的盟友,许多外交与经济政策均以美国马首是瞻。台湾则自冷战时期开始,就因为在太平洋盆地的战略位置而受美国关注。从今年日本海啸引发的核灾之后,美国选择台湾做为撤出驻日重要官员及其眷属的基地(其中包括负责亚洲地区战略的美方重要官员以及大批机密文件),就可以看出美国与台湾的关系如何。为何加拿大与台湾不约而同高调触碰「中共间谍」这个存在已久但已经长期不被关注的问题?

宾拉登死后,美国十年反恐划下休止符

自从911事件后美国专心反恐,十年来把重心放在对付嫌疑藏匿宾拉登的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二地。在这十年中间,美国为了拉拢中共配合反恐行动,在许多问题上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而中共则趁势推进亚太地区的势力。十年来美国倾全球最大强权的实力,却一直抓不到一个小小基地组织的头目宾拉登,耻笑者有之,怀疑者有之。如今从美国成功驻军阿富汗,取得在这块欧亚交接处最重要战略位置的结果来看,美国应该不是长达十年抓不到宾拉登,而是利用宾拉登为理由,在此地进行长达十年的战略安排。现在鸟尽弓藏,于是美国对宾拉登收网。而下令狙杀宾拉登的美国总统欧巴马,正是喊出美国要「重回亚洲」的同一人。

摆好战略位置之后美国要重回亚洲,这个世界第一强权在亚洲的可能敌人(或假想敌)无非俄罗斯与中共,而最坚定的盟友(或代理人)则首推《美日安保条约》接受美国驻军的日本。过去美国在911事件前,以睥睨全球的姿态在欧洲拉拢意识型态相近的欧盟诸国牵制俄罗斯,在亚洲则拉拢日本牵制中共,同时维持对台军售俨然一保护者。

但在911事件后,美国对台湾的关系不冷不热,而且屡次要求当时的台湾执政者「自制」,不要挑衅中共。在一堆外交辞令下,许多人看不清楚美中台关系,于是搁置两岸主权争议只谈经济利益成为显学。台湾军队把「共匪」转为「假想敌」,许多人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在许多台商甚至军中退役或现职军官心目中,替中共搜集情报不再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叛国大罪。因为敌我界限早已模糊,即使中共持续增加超过1,500枚飞弹对准台湾,但同一时间官员互访、双向投资,一片歌舞升平景象。

美国重回亚洲,就从抓共谍开始

这还抓甚么间谍呢?所以当「台军共军都是中国军队」这句话出现时,许多人不加求证都相信这是台湾高阶退役将领说出来的。然而问题不在夏将军是否讲过这句话,问题是──在台湾民众的意识里,何时开始形成这样的「高度共识」,认为退役将领偏向中共?怀疑在职军官为谁效忠?

但是罗贤哲少将案之所以在胡锦涛访美期间爆发,而且罗案证据来源还脱不开美国情报单位的插手施压,在在显示台湾在这个问题上处于被动的地位。现在一案接着一案,台湾国安单位有意无意放出消息给媒体,还有三十几个共谍正在监控中,这与近十年两岸互动调性不合的抓共谍行动,究竟是偶然的事件还是美国重回亚洲的前哨战?而中共在加拿大的谍报活动,就像在美国后院挖洞的土拨鼠,十年间美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今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局长法登高调公布共谍问题的严重性,能是偶然的吗?

台湾向左转向右转?

如果在六十年前或三十年前甚至十年前问:台湾是要倾向美国还是中国?毫无疑问地台湾会倾向美国。但搁在今时今日来问同样的问题,台湾会向左转还是向右转?这像是给哈姆雷特的考题,也是给那些已经被中共吸收或正在摇摆的台商与军中将领、在职官员的考题。

美国要重回亚洲,绝对不会放弃台湾这个关键的战略位置。问题是台湾有没有除了美国以外的选项?尤其在共同语言、华人、宗教、媒体、学术界、商界等盘根错节的牵扯下,不管是外省第一代、第二代,或者已经与台湾人通婚的「芋仔番薯」,还是在中国投资了身家财产的台湾人,恐怕都很难立刻回答这个问题。究竟要拿甚么来判断台湾该何去何从?血缘?人种?还是意识型态?

孔子明春秋大义为:「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决定是否为我族类不是用血缘或人种来判断,而是意识型态。无论个人的选择是甚么,宾拉登死后,美、中、台三方关系正在转向,这是毫无疑问的事实。喜欢与美国同盟的人将会看到美台关系的增温;愿意倾向中共的人则必须小心已经全然模糊的敌我界线。因为「匪谍就在你身边」永远比不上「你就是匪谍」来得惊悚!毕竟前者是别人坐牢,后者是自己身败名裂!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鋼鐵人》為入中國市場大喝「果粒多」
好萊塢近期的賣座電影《鋼鐵人3》5月1日在中國首映,時間比北美早二天,除此之外,放映的是好萊塢為打入中國市場的「特供版」。片中,鋼鐵人靠「…
京奧滿週年 當局承諾沒兌現
為了獲得奧運會主辦權,中共當局曾向國際社會做出承諾將會改善人權、實行新聞自由,如今京奧過去已一年,國際人權團體表示,…
側寫美國商會執行長吳王小珍
初見美國商會執行長吳王小珍時,腦中閃過美國前勞工部長趙小蘭的影像。上網Google了一下,還真的有那麼一點相似性。兩位都出生台北,…
企業充電站
商業裡的視覺設計力 策略思考與創意實踐     設計是無意識的,充斥在生活消費中;亦是有意識的,作為需求的理解、…
專家觀點:打造行銷產品力 讓產品大賣
無論在哪個年代,「產品」本身都是創業者的核心競爭力。尤其在消費者有充分選擇權的時代,想在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把產品琢磨到最好益顯重要…
中國搶建高爾夫球場 逢大旱遭質疑
中國西南正處於大旱炙熱之中,滴水貴如油,可是高耗水的高爾夫球場擴張仍在進行著。近日,先是海南一級貧縣搶建高爾夫球場的消息被媒體重新端上檯面…
我為何認為《中國:潰而不崩》
我與夫君程曉農合著的《中國:潰而不崩》一書中文版,較之今年3月先期出版的日文版,增加了數萬字。因為面對的是不同國度的讀者,…
中國企業貸款追上美國 高居世界第一
2010年,中國名目總國內生產毛額(GDP)達到5.36兆美元,超過日本的5.27兆,正式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對不少渴望大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