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窗

日本「家里蹲」与工作信仰危机

日本「家里蹲」与工作信仰危机
日本的失业者,由于不敢面对家人的关心,只好到公园杀时间。
Getty Images
第81期
关聆月

在思考社会中的「希望」之际,分析「失去希望」的族群也是不可缺少的。大约在1960年代,日本开始出现「家里蹲」的失业者,以及长期无固定工作、不断打工的自由业者,他们大多是对社会不抱希望的人。

「晚上打工到很晚,根本没有好好休息的时间,这么努力地工作月薪还是只有10万日圆左右(约台币3万6,000元,而日本是世界物价最高的国家之一)。想要好好找个正职,职场上又只接受大学应届毕业生……」家里蹲和自由业者显然对找到好工作感到很绝望。透过工作,不但可以有薪水,也可以在社会上建立人际关系。他们期望与人来往,拥有生存的意义。

非常熟悉「家里蹲」的讲师井出草平指出,日本「家里蹲」族群演变至今,规模目前约有数十万人。大约在昭和40年代前半(约1960年)出生的人是「第一代家里蹲」,现在约40岁至50岁。这个世代的人大约在十年后,将逐渐面临父母辞世,而一直仰赖父母年金过生活的这些人,也将失去生活费的来源。

「若双亲过世后打算怎么办?」这些人的回答竟有很多是「自杀」、「就这样饿死」,而回答「还是得工作」的人相当稀少。井出先生认为社会应正视此问题。

不过,水町勇一郎教授认为,把所有精力全部放在工作上,会使人陷入「工作信仰」的迷思当中。虽说工作和与人来往是人类社会的良好机能,但也可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例如把赚来的钱随意挥霍,喝酒、四处旅行,让人渐渐深陷在「拚死工作」之中。这种「工作信仰」的观念不止加重「家里蹲」不愿面对社会的无力感,也使得日本成为过劳死和过劳自杀问题相当严重的国家。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訂閱集資 媒體產業的救命符?
隨著數位科技的快速推展以及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傳統媒體,尤其是大型實體媒體如報紙、電視,近年來被網路搜尋巨擘或社交媒體的一波波攻勢,…
徒步北極圈 一個人的極地日記Day2
▲第一天住的山屋。 ▲山屋內部。   (續上期)山屋雖小,睡起來總是比帳篷溫暖。昨天雖然走得很久、很晚,但早上七點多,…
好萊塢巨星向北京奧運嗆聲
好萊塢著名導演史蒂芬.史匹伯(Steven Spielberg),去年11月中旬再次致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呼籲中國協助制止蘇丹人道危機。…
蜡藝 走出文具傳產新里程
車輛行駛在規劃得井然有序的宜蘭縣蘇澳鎮龍德工業區道路上,時而左彎、時而右拐,只見鐵皮工廠昂然挺立兩旁,一棟接著一棟,不禁令人懷疑,…
聲語師林依柔教你「漢堡架構法」 用聲音形塑表達魅力
在表達力備受重視、自媒體當道的當今社會,表達力訓練成為很多人自我成長的重要方式之一。如何讓自己的聲音更有穿透力、…
由內而外 打造秋季質感生活
秋天是一年中最舒服的季節,秋天也是一年中最適合調養身體的季節。古人多依照節氣變化調整作息,所謂「秋收冬藏」,這時身體新陳代謝速度正步入「收…
香港回憶錄之「獨闖北京」
(續前期)1995年1月,北京隆冬之際,張五常教授上午下令,我下午就趕飛北京。中間兩個小時趕寫幾篇專欄稿,避免開空窗。此行如此倉促,…
社會福利拖垮經濟 荷蘭法國嚐苦果
歐洲國家自來以其優渥的社會福利為人稱道。但隨著近年來歐盟國家經濟疲軟、債務居高不下,社會福利政策正逐漸轉變。 數據顯示,歐盟人口占世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