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烟囱来了,白海豚走了?

烟囱来了,白海豚走了?
台湾白海豚又称「妈祖鱼」目前仅剩不到100只,已是濒临绝种生物。
蔡嘉阳提供
第76期
岳翔云
「妈祖鱼」- 台湾白海豚的故事
目前数量仅剩不到一百只、被台湾渔民昵称为「妈祖鱼」的白海豚,不但「保佑」不了自己,还需要由台湾保育人士发起运动守护。这一、两年来,白海豚濒临灭绝的问题已逐渐受到各界的重视及声援。发起成立「幸福白海豚」家族的台明将公司总经理林肇睢说:「澳洲有袋鼠、中国有猫熊、美国有米老鼠,台湾有甚么?我们要藉由商品化与营销,将台湾白海豚打造成台湾的Hello Kitty,要让大家提到台湾就想到白海豚!」

当四百年前,西班牙人惊讶地对台湾喊出「Formosa」──美丽之岛后,台湾秀丽的山川与优美的海岸线便闻名国际。曾几何时,台湾的海岸目前已经有80%被人工消波块占据了,在人与海之间设下不友善的鸿沟……    海──变得如此遥远、不可亲近。这里,还是海岛国家吗?

观察1:

几乎没有天然海岸线的台湾岛

沿着台17线公路台中县起点往南,以台中、彰化两县为例,一开始就有台中港、台中工业区、台中火力发电厂;越过大肚溪接着又是彰滨工业区、然后是彰工电厂预定地;过汉宝后硬件建设稍微舒缓下来,直到芳苑乡、大城乡的浊水溪口,才拥有超过八千公顷完整珍贵的湿地。然后,往南到云林县,接着又是麦寮乡三百多支烟囱林立的台塑六轻(轻油裂解厂)……

2008年6月,国光石化厂(俗称八轻)选定浊水溪口北岸大城乡湿地,准备投资九千亿「填海造陆」四千公顷。预计于2010年开始施工、2018年开始营运、2025年全部完工。据厂方估计,完工后每年可使台湾GDP提升4%。可是,亮丽的经济数字背后,却隐藏无法估计的代价。首当其冲的便是全台最大,而且是国际级重要湿地──浊水溪口湿地,即将消失。

观察2:

经济大饼用画的,环境伤害用藏的

台湾石化业目前已经有中油公司的一轻、二轻、三轻、四轻、五轻,以及台塑的六轻。七轻原本预定地在台南七股,结果胎死腹中。其原因不是环保问题或地方抗争成功,而是因为大老板陈由豪掏空台湾、落跑中国。台湾石化的总产能早已超过台湾本土所需,因此国光八轻几乎是针对中国及外销石化产品而设厂。

国光石化着眼于经济发展而画出天边的彩虹,但是对于开发所带来的代价,如空气污染、水资源误用、地层下陷、排碳增加、农渔业生态破坏、白海豚保育,以及最重要的居民健康风险提高等等问题的冲击,则是低估与掩盖。反对人士一再发出警告:国光石化的经济效益成真之前,是否也该怀疑其庞大的副作用?以外销为导向,利益由中国所享,却由全民来承担环境污染与灾难,这是台湾人民要的国光石化开发案吗?台湾真的想要作为中国的离岛工业区?

观察3:

烟囱来了,国际级湿地即将消失

最离谱的是,政府将以每平方公尺100元的价格,将浊水溪口湿地贱卖给财团。彰化县环境保护联盟理事长蔡嘉阳,不忍国土遭到贱卖与破坏,联合台湾环境信息协会、台湾妈祖鱼保育联盟、蛮野心足生态协会、荒野保护协会、台湾生态学会、台湾环境保护联盟、中华民国野鸟学会、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等共九个环保团体,提出「SOS$119」、「全民来认股、守护浊水溪」信托计划,发动民众集资认股,企图以每股每平方公尺119元买下湿地,然后采用环境信托方式管理这些土地。

过去碰到所谓的环保抗争时,都是人民与厂商或政府对立,而且通常只是反对而无积极作为。这次截然不同,因为环保联盟还要跟财团「争地」。既然土地可以卖给财团,为甚么不能卖给人民?而且是以更高价格、更友善的方式永续经营。蔡嘉阳表示,这是台湾环境信托的首例,也是第一次出现两方「竞标」土地的问题,到时就看政府怎么决策。

这不是过去同不同意的问题,而是看政府要选择哪一方。「环保建国是马英九2008年的竞选政见,现在应该是马总统的政策了,希望不要跳票。」蔡嘉阳有些担心,但是还是期许政府不要黄牛。

观察4:

「台北之肺」有人管,「台湾之肾」谁来救?

台湾北部海岸属火山地质、新竹是沙地、嘉南以舄湖为主、垦丁是珊瑚礁、花东是岩岸地形,只有中部是生态丰富的泥滩地与湿地。其中台中及北彰化沿岸,几乎开发殆尽,只剩芳苑乡、大城乡海岸,是台湾硕果仅存的完整潮间带及湿地。全台湾最常见的鸟类有250种,在彰化海岸这片生态乐园里就有160种。蔡嘉阳说:「一定要妥善维护,不能任意被糟蹋。」

荒野保护协会创会会长徐仁修也表示:「那一块美好的滩地,为何不留给那里的千万生灵以及老百姓?」

从芳苑、大城往南延伸到浊水溪口,长12公里、宽5公里的湿地,整整有十个日月潭面积大,拥有丰富的鸟类、鱼类栖息,早已符合〈拉姆萨公约〉(Ramsar Convention,又称〈湿地公约〉)中的「国际重要湿地」定义。可惜的是,内政部迟迟未将它和四草、曾文溪口湿地并列为国际级重要湿地,加以保护及合理利用。蔡嘉阳不满地表示:「政府就是在等国光石化案,根本就是为财团护航。」

号称「台北之肺」的202兵工厂开发案,因为作家张晓风一跪而受到高层重视,但是更重要的「台湾之肾」──浊水溪口湿地,谁来救?

具有环保专业背景的蔡嘉阳,为了守护湿地,毅然决然辞掉教职专心为湿地挺身付出。蔡嘉阳表示:「台湾不缺老师,就缺环保运动者。」被朋友称为「大杓」(大杓鹬的简称)的他打从大学开始,曾因调查水鸟而亲眼目睹三千多只大杓鹬群起展翅飞翔的画面,「那种美丽壮观真是让人感动与震撼!」蔡嘉阳回忆那难忘画面不胜唏嘘,为环保奉献的种子也因此埋下。

 

台湾白海豚小档案

台湾白海豚又称「妈祖鱼」目前仅剩不到100只,已是濒临绝种生物。蔡嘉阳提供

 世界自然保育联盟宣告台湾白海豚族群为「极度濒危」保育动物,需要保育程度比猫熊还高。白海豚主要回游在苗栗到台南西部离岸3公里内海域,近来因缺乏食物及环境污染等因素,目前仅剩不到一百只。

白海豚出生时呈灰色,成年后转为白色,游泳时血管扩张导致皮肤泛红,又称粉红色海豚。白海豚成长约十年方成熟,怀孕期间十一个月,平均三年生一胎,一胎仅产一子,育幼期长达三年。

白海豚常出现在河口附近,与人非常亲近,尤其黄历3月妈祖生日时会成群出现,渔民认为这些海豚是来向妈祖祝寿,因而称之为「妈祖鱼」。

 

观察5:

中国猫熊抢着看,台湾白海豚可能灭绝

投入海岸调查与水鸟保育逾二十年,蔡嘉阳表示台湾许多河口湿地因为生态丰富,而成为候鸟过境最佳选择,例如台南七股曾文溪口赫赫有名的黑面琵鹭。蔡嘉阳谈到,2002年香港学者在台湾西海岸记录到的「白海豚」,更是难得的保育发现!因为牠们的回游区域,仅限于离岸3公里,北起苗栗南至台南将军乡间海域,据调查目前生存数量不到百只。因此,白海豚在台湾已被列为野生动物保育法中的「第一级保育类动物」。2008年,国际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NC)宣告台湾白海豚族群为「极度濒危」(Critically Endangered,CR)等级,其保育程度比北极熊或猫熊都要高。

当大家对并非土生土长的北极熊、猫熊加以关心,甚至漏夜排队争睹木栅动物园里的猫熊之际,对于台湾特有的白海豚为何反而漠不关心?

原本没没无闻的白海豚,因为国光石化要设厂,可能被阻断回游廊道及破坏其栖息地,面临了「危急存亡之秋」。白海豚问题因而浮上台面。

这会是白海豚最后亮相的机会吗?

在环评会上,专家学者对于白海豚是否能被训练会「转弯」以避开国光石化厂,各有不同意见,但是台大生命科学系教授周莲香肯定地表示:「如果白海豚回游廊道被截成两段,造成南北两个族群永久分隔,白海豚一定很快就会灭绝。」

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陈章波则忧心忡忡:「大城湿地是不是国光设厂唯一或最好选择,没有详细论证。如果台湾西部海域真是白海豚唯一生存活动领域,而且这廊道一旦被阻绝或栖地被破坏,白海豚将灭绝,那我们只有退让或作罪人。」

 

拯救白海豚与反国光事件

时间

事件

2002年

香港学者在台湾西海岸记录到白海豚。

2007年

台湾成立妈祖鱼保育联盟。

2008年6月

国光石化厂预计在彰化大城湿地设立。

2008年8月

国际世界自然保育联盟(IUNC)宣告台湾白海豚族群为「极度濒危」。

2009年10月25日

「救在彰化海岸──千人守护」SOS白海豚活动。

2010年4月22日

世界环保日晋见马总统。

2010年4月25日

第一届白海豚路跑守护西海岸、保育白海豚。

2010年6月24日

环保界记者会,吴晟:我只能为你写一首诗。

2010年7月7日

彰化环境保护联盟递送大城湿地环境信托申请书。

2010年7月8日

行政院长吴敦义表示「白海豚会转弯」。

2010年7月

前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与近一千位教授联署反国光。

2010年9月15日

艺文界吴晟、李昂、刘克襄等发起拯救白海豚。

2010年9月27日

反国光石化游行及彰化县政府递交陈情书,「顾生命反国光」。

2010年11月6日

白海豚股东同乐会、浊水溪口生态文化祭。

2010年11月11日

最后一次专家环评会议。

2010年11月13日

万人台北市大游行,拒绝石化「亡」国。

 

观察6:

聚沙成塔,反国光力量沛然成形

由于认同环保理念,台湾学术界以专业角度出发,汇集力量站出来反对国光石化建厂。超过一千位大学教授,包括前中央研究院院长李远哲在内的二十位中研院院士,联署声明希望政府考虑「维护全民健康、环境生态质量,并落实节能减碳之国家政策」──停止兴建石化厂。中兴大学环境工程学系教授庄秉洁更提出研究评估,认为石化厂污染排放影响全国居民健康,估计会让每人平均减少23天寿命。

「彰化文学家」吴晟首先以「我只能为你写一首诗」祭出艺文界第一面鲜明的反对旗帜:「多么希望,我的诗句,可以铸造成子弹,射穿贪得无厌的脑袋。但我不能,我只能忍抑又忍抑,写一首哀伤又无用的诗,吞下无比焦虑与悲愤……」虽然无奈、悲抑,但坚定的声音,一字一句都是对彰化海岸深深的爱恋以及对政府严厉的控诉。

「有一天一只白海豚游过西海岸的海边,找无妈咪伊号未离(哭不停)……妈祖鱼底兜位(在哪里?)找无妈咪伊号未离(哭不停)……」亲自创作并自弹自唱〈白海豚之歌〉的农村武装青年阿达,以歌曲献给故乡彰化也送给未来的孩子们,并且告诉政府「善良可以战胜邪恶」。阿达呼吁:「不要让白海豚找不到妈妈,要让小白长大。」

太阳也为浊水溪哭泣

近三十位文艺界代表也集聚一堂发表「守护浊水溪 反对国光石化」联署,要求行政院长吴敦义「政策转弯」,不是要「海豚转弯」。身为鹿港人的作家李昂语意坚定:「只要有一口气在,绝对反对国光石化到底。」自然观察作家刘克襄也严词表达不满:「地球本质上权利是属于所有生物的,可惜在台湾这块岛屿上,目前看不到对其他生物的尊重。」

知名音乐创作人、歌手,同时也是吉他与月琴演奏家陈明章,以〈思想起〉谱曲唱出「太阳也为浊水溪躲起来哭」,诉说八轻若盖成,子孙连呼吸都有问题,鱼、蛤、蚵也都受到污染不能吃了。歌词询问:「为何我们要一次又一次拿污染环境来赚黑钱?而天空的鸟、海里的鱼都在问我们,为甚么?因此,太阳、月亮也为浊水溪而哭泣……」

不论学者、作家、音乐人都纷纷质疑:浊水溪南边就是已经有两千多支烟囱的台塑六轻,十几年来集集拦河堰专门提供用水给六轻,造成农业用水短缺、农民只好抽地下水,造成地层下陷、空污严重、人民健康受到影响。浊水溪北边还要再盖石化厂来污染吗?

白海豚要回家,可是政府却要牠转弯。蔡嘉阳表示:「政府只想把问题简化、转移,没有考虑到一大片湿地没了、栖地毁了,没有家,白海豚往哪里转?这根本不是转弯问题。更何况国光设厂不只是白海豚问题,还有湿地维护、栖息地、农渔业生产、水资源配用、环境污染等。我们不要这样的石化政策,反对国光设厂不是反对开发,而是反对不当开发、过度开发,反对高污染、高耗能、高排碳、高耗水的国光石化。更是反对重蹈覆辙。」

一般人早已认识到,为了满足女士衣着的虚荣穿皮草大衣,结果却造成了貂、狐等稀有动物遭到滥捕。反观国光石化开发案,则是为了生产外销石化产品,企图将原本属于公共财的浊水溪口湿地贱卖给财团,并造成台湾白海豚面临生存危机。严格说来,此举势必重重打击台湾的国际环保形象。

卑微的声音,坚毅的力量

台湾知名作家、自然生态摄影家徐仁修表示:「如果对政府的不公不义不闻不问,那就是对我们自己的自孽。如果对大自然一切生灵漠不关心,最后受害的是我们自己跟子孙。」

「把栖地卖给国光是用有限价格贩卖无限价值。」蔡嘉阳痛心疾首地大声疾呼:「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亩田,一人一股种下台湾永续发展未来,只要119元就能认养一块湿地,这是最后说NO的机会。以前日本统治台湾是国破山河在,如果大家再犹豫很可能就会国在山河破,而且万劫不复。」

119元能做甚么?可能连买一个汉堡都不够,但是却能以认股行动帮白海豚买下活下去的希望,也能抢救台湾母亲之河浊水溪口湿地、保护这里的招潮蟹、虾猴、弹涂鱼生生不息。

知名生态教授陈玉峰在认股书写到:「今天我认的不是一股,而是一股天地间良知。」讲到这里,坚毅的蔡嘉阳也忍不住眼眶泛红,滴下男儿泪……

虽然目前已经募得五万多股,并将「大城湿地环境信托基金申请书」送交内政部,可是结果如何仍未可知。

面对压力也曾经遭遇恐吓,蔡嘉阳不退缩:「做对的事就不用怕,我是为公义不是为私利,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大家,大家都在看。我绝对做到国光开发喊停为止。」

继9月27日反国光石化彰化第一次游行及递交陈情书,却无法获得善意回应之后,11月13日逾万名反国光石化团体及民众,终于走上台北街头,呼吁「石化政策要转弯,环保救国」,并以雷射灯在总统府打上「石化亡国」,以讽刺政府的国光计划。蔡嘉阳坚定表示:「白海豚不会转弯、政策要转弯;政策不转弯,选票要转弯。」

拒绝国光,人民需要坚定并展现决心。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南海爭端,北京終現紙老虎原形
中國堅持在南海造島,其咄咄逼人的強勢行動折騰得四鄰不安。但10月17日中共軍委副主席范長龍的公開發言,又讓人看到一件讓北京很不高興的真相:…
克里夫.李是真神還是假仙?
王建民今年的連勝紀錄在5月7日遇到印地安人隊(Indians)時被打斷,不管是老球迷或新球迷,…
14個奇怪但管用的健康祕訣
身心健康是一切的根本,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很奇怪的小舉動,看似平常但是卻非常管用: 1、綠蘋果緩解焦慮:如果在地鐵、…
川普與媒體戰爭是真假之戰
美國8月16日有多達350家報紙同一天刊登社論批川普總統,創了紀錄。當然,媒體監督權力者是西方民主國家的慣例,也是憲法保護的權利;…
《蘇菲的抉擇》警示魔鬼的陷阱
「Making a Sophie's choice.」是近些年美國新出現的片語,意思是在兩個艱難選擇之間被迫進行的可怕選擇。…
香港主權轉移11週年
正當台灣因為馬英九當選總統加速兩岸統合步伐,中國觀光客在7月4日駕臨台灣,是福還是禍引發激烈爭議時,7月1日,…
人類的火星夢真能實現嗎?
殖民太空是人類的夢想。以目前的科技水準,火星是除了月球外,人類腳步可以到達的最近一顆行星。但如果火星上有高級智慧生命存在,…
「小巨人」餐廳的成功啟示
美國《企業》(Inc.)雜誌的總編輯鮑‧柏林罕(Bo Burlingham),在2003年發現企業界有一股很特殊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