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社會系列

台媒试水大陆有几分成功胜算?

台媒试水大陆有几分成功胜算?
媒体大亨梅铎今年8月梦断中国,而比梅铎弱势得多的台媒,企图试水大陆,成功胜算不知有几分。图为去年10月,梅铎与胡锦涛共同参与世界媒体峰会的画面。
Getty Images
第74期
何清涟

在中国舆论管控不断收紧且有文字狱兴起之时,台湾政论杂志《新新闻周刊》将出资1,200万元人民币,与中国官方杂志《中国新闻周刊》一起创办一本新闻文摘杂志,暂定名为《看》(I LOOK)。《新新闻周刊》董事长周天瑞在北京表示,双方已经于10月11日签署合作协议,未来的发行范围以大陆为主,在台湾则要先观察市场反应,但不排除在台湾发行的可能性(编按:如在台发行,将侵犯本刊商标权)。

台湾媒体能够自外于大陆的新闻管控吗?

受到网络的影响,世界各国传统媒体都在辛苦求存。今年10月,美国经营了181年的《费城询问报》和《每日新闻报》正式关张,报界翘楚《纽约时报》也表示将在未来某时停止纸版印刷。多年来就陷入困境的台湾媒体,不论是电视、报纸、还是杂志渴望到大陆发展。

这次合作引起关注,在于其合作形式特殊,以前多是中资介入台湾媒体,这次却是台媒进入大陆。此举被台湾媒体评论为「颠覆两岸新闻交流模式」。意指台湾媒体进入大陆,对大陆的新闻自由、言路开放是否会产生某些影响,即台媒在报导中国问题上比大陆媒体放得开一些。

进入中国传媒市场必须考虑的三个问题

一、台湾媒体只要有中资介入就受到种种干预,这种干预到了中国大陆只会更严重:

早在2005年10月27日,《Taiwan News》发表一篇报导,题目是〈中资介入台湾媒体,日本媒体也关切〉。该文由资深媒体人杨士仁先生具名撰写,据该刊介绍,杨士仁两年前就曾撰写类似报导,指称「中资介入台湾十七家媒体?情治单位掌握可靠讯息,中方大举渗透舆论重镇。」该文被广泛征引,立法委员也引用该项报导作为质询的依据。据作者介绍,其撰写的「中资介入台湾十七家媒体」文章,数据均来自台湾情治部门的机密文件,该机密文件标题为〈国内报社、杂志、电视等媒体接受中共或中资资助续况〉。

此后,台湾经常有中资干预台媒的各种消息传出。就在今年1月,《中国时报》总编辑夏珍因「A咖对C咖」的新闻遭到撤换,就有传闻说是中国大陆介入台湾媒体所导致。据台媒透露,东森得易购董事长梁马利有中共共青团的背景,父亲是中共军方干部,梁马利在东森开会时甚至要求干部宣读毛泽东语录。这些消息让中国势力介入台湾媒体的现象正式浮出台面。

辅仁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陈顺孝指出,蔡衍明接手中时集团后,以「拉拉队」方式报导中国事务,「极度筛选对中国正面的新闻」,对中共打压人权的新闻,几乎不予报导。陈顺孝举例,四川地震一周年前夕,中国维权人士谭作人只为想了解川震伤亡人数,就被中共逮捕,以颠覆国家的罪名起诉、重判,中央社、《自由时报》等国内媒体都有报导,但在中时知识赢家数据库却搜寻不到。同一时间,中时大力报导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宣示四川重建工作将提前一年完成。

在台湾,台湾媒体还是身处主场,都难脱中国政府「拉拉队」地位;到大陆之后,台湾媒体完全是客,而且是比梅铎弱势得多的客,其受到的限制只会更多。

二、比台资更硬的外媒黯然撤离中国市场:

这方面最著名的事例是美国传媒巨头新闻集团梅铎。2010年8月9日,美国新闻集团宣布,将三家中文电视频道控股权出售给中国私募机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华文产业」)。根据协议,华文产业将获得新闻集团旗下星空传媒所属星空卫视、星空国际和Channel V中国大陆频道等三家公司的控股权,以及星空华语电影片库。这一事件宣告梅铎正式退出中国传媒市场。

现年79岁的梅铎从澳洲一家地方媒体起步,之后进军英国并控制主流媒体,再布局美国市场,成为当地最大新闻媒体之一,几十年间,梅铎成功打造出自己的全球传媒帝国,一直青睐中国市场。从1993年至1995年耗资8亿多美元,在李泽楷手中先后买下香港卫视,更名为星空传媒。其间经历过无数公关,直到2003年,星空传媒才获准在华南部分地区和星级酒店推出中文频道。但此后2005年星空传媒收购青海卫视的广告经营权,并试图将旗下部分节目借道青海卫视在全国范围内落地,此举很快被国家广电总局叫停。这些年来,星空传媒在中国市场几乎颗粒无收,如今收视群体仅有300万户。梅铎早些年曾抱怨说,他们在中国市场撞上了「砖墙」。

三、《新新闻》的自我设限不可能使其具有竞争优势:

外资媒体如果想在中国受欢迎,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报本国媒体不能报导之新闻,对这一点,《新新闻》掌门人也很清楚根本办不到。据台湾中央通讯社报导,《新新闻》董事长周天瑞表示,未来进军中国的刊物的新闻选材将注重大陆公共政策问题的实质面,将大陆各地媒体探讨的问题以文摘的方式呈现后,再根据议题追踪报导。他为自己设定的底线是「只要不触碰大陆的中央政策,媒体几乎没有约束。」

问题是,一旦设定这条底线,《新新闻周刊》与《中国新闻周刊》联合办的这家《看》不仅没有甚么优势,反而会在竞争中落于下风。中国现在不是没有好媒体,南方广州就有《南方周末》等南方系列,此外还有《财经》、《经济观察报》等不少有看点的媒体。《新新闻》办的这家《看》在资源与新闻源方面,很难与这些媒体竞争。

(作者为旅美中国经济专家与评论家,美国《商业周刊》1999年评为「亚洲之星」。其著作《现代化的陷阱》一书被推选为「3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媽媽魚安心超市 科技人用半導體精神賣魚
以媽媽為名,「媽媽魚安心超市」的目標在於提供消費者最新鮮、零汙染的魚貨。從漁船捕撈,上岸清洗、去鱗、去肚,六小時內急速冷凍,直送到店面銷售…
俄羅斯經濟大衰退 傳統年菜吃不起
俄羅斯正面臨經濟衰退,盧布在一年內貶值了20%,加上遭到歐美經濟制裁,在新年來臨之際,許多俄國民眾不但買不起禮物來慶祝,連傳統年菜「…
中國學生壓力大 初中一週上課六天半
考試多如牛毛,家庭作業沒完沒了,是中國「應試教育」的特點。「應試教育」就是學生學習完全是為了考試。…
旱災肆虐全球 歐洲「饑餓之石」示不祥之兆
2022年全球持續嚴重乾旱,不僅從中國延伸到歐洲,美國加州農場也傳出重大災情,食物與能源價格走高,已經受到壓力的全球貿易系統不堪負荷,…
香港回憶錄之「考察承包」
(續前期)中國經濟改革,主要是改革國有企業,因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主要是全民所有制經濟,其次是農村的集體所有制經濟。…
坐在父親肩上的第一名模
輕輕挽著父親的手,林志玲含笑走來。環抱著父親,鏡頭前兩人自在地相視而笑。2016年甫在台北開了名為「不同繁想」的個人畫展,…
追蹤一隻豬 竟然有185項用途
說到豬,通常大家只認為是人們的一種食物來源,但其實不僅止於此。一名作家因為好奇,想知道豬離開屠宰場以後都發生了甚麼事,…
柯一正順應自然 很多事情意外就成了
「我本來沒有要去參政,我認為我個性裡沒有這個部分。」導演柯一正溫和地說。他翻開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裡面畫滿樹屋,空閒的時間時常拿起筆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