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大陸

北大才子拒美国名校 遁入空门引热议

北大才子拒美国名校 遁入空门引热议
北京大学数学系应届毕业生柳智宇放弃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遁入空门的消息,最近在中国网络上引起热议。
Getty Images
第72期
华青

近日,一则北京大学数学系应届毕业生柳智宇,在已经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的情况下,却毅然放弃一切,选择出家遁入空门,进北京西山脚下的千年古剎龙泉寺修行的消息,在中国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人们眼中的才子

「他的智商起码280以上,只有他可以到让我崇拜的程度。」网民以全然推崇的角度这样介绍柳智宇。他的求学经历表现辉煌,16岁时成为全国名校华中师大一附中由学生所组成的社团「学生科学院」院长;2006年,读高三的柳智宇在第47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IMO)中,获得满分金牌,并被保送攻读北大。北大毕业前又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全额奖学金。「我的梦中情人是柳智宇。」80后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不是因为他帅,而是因为他是个天才。」

柳智宇的科技指导老师万新华对他印象很深,并称他「很出色」。从初中到高二期间,柳智宇撰写了9篇数学、化学方面的论文。其中,数学论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挑战「乘方数列(幂数列)求和公式」这一世界数学难题,获得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柳智宇高中班主任文勇一直认定,「这孩子一定会成气候。」文勇认为,柳智宇是他从教多年来,遇到的最优秀学子。在很多人看来,出家是因为看破红尘。但他认为,柳智宇是个有想法的人,「他知道自己在做甚么,如果传言是真的,那么他将来也许会为佛学的发展做出贡献。」文勇记得,身为理科生的柳智宇高中时,就对老庄等经典很痴迷,偶尔也会试图了解佛学。「我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这样的事。」

刚从北大毕业的武汉女生雯雯说,在北大校园里,柳智宇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她曾听说,柳智宇在刚进大学时,就开始研究佛学,常常撰写一些佛学文章,被同侪奉为经典。

一位北大耕读社成员介绍,柳智宇「怀天下之忧」,经常诵读佛经,总是想让所有人都幸福快乐,他曾说自己的愿望是普度众生。

柳智宇的北大室友介绍,柳智宇个性比较内向、性情温和且乐于助人,刚入校时陆续参加北大禅学社和耕读社,长年坚持吃素,没听说有甚么感情纠葛。

综合一般看法,多数人都认为既然不是为生活所迫,也非为情所惑,那么柳智宇选择出家这条路必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众说纷纭

柳智宇校友蒋方舟说:「我看过柳智宇的文章,知道他所有的思考都是一下子深入到最终极的问题,所以能够理解他选择皈依宗教作为归宿。但修行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点遗憾他的选择这么彻底和决绝。」

网民多情无情剑表示:「我们为金钱、为名利、为地位、为工作、为家庭、为感情,为各种各样的东西所束缚,无法逃离。而他,已经脱离了俗世的束缚,这些东西已经不再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名担任工程师的网民表示:「这不是浪费教育资源吗?上了这么多年学,一点社会责任感都没有?」在中国寺庙已经商业化且受到当局管控的情况下,网民未明空间则质疑:「恐怕有人高薪聘他,出家更赚钱吧!」

华声在线网民李金磊认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者谓我何求。不要再去打扰柳智宇的宁静了,无论他做出甚么选择,希望柳智宇父母和大家都能表示理解和尊重。因为极有可能,世间少了一个数学天才,多了一个圣宇大师。」

海外著名网络作家周晓辉则分析道,近年来,北大、清华等高校中选择出家的学生并非只有一两个。有消息称,北大研读儒学和佛学经典的耕读社社团三任社长(包括柳智宇)都已经或拟出家修行。如原北大哲学系硕士邓文庆、第一任耕读社社长毕业后,就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人称「显庆法师」;其师兄、北大哲学系87级学生明海法师现为河北柏林禅寺方丈。还有为北京龙泉寺建起「龙泉之声」网站的北大计算器专业某毕业生,也于去年正式剃度。据说,目前还有不少大学生在龙泉寺等待剃度。

周晓辉认为,拥有高学历,且「前程似锦」的年轻人会最终选择余生与青灯古佛相伴,柳智宇们的选择恰恰是秉承了中国文人的传统,乃是智者所为。

但是有人也担心,不知现代人是否真正了悟了到底甚么是真正的佛法?因为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曾言:「今正法唯住五百年!」而今都过去好几个五百年了,佛教早就走入所谓末法时期了。不过,诸多预言也曾说过,末法时期,必有真佛下世度人。或许,一心向佛的「柳智宇们」必须面对的真正严肃课题是:应好好思量到底要进哪个门。进错了门,也不是件小事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兩個義大利人奇蹟式的巧合人生
兩個出生在義大利、身分懸殊的同名陌生人「翁貝爾托」(Umberto),生命遭遇卻有奇蹟式的巧合:他們不僅長得極為相似,連一生的生、死、…
如何運用自媒體(之十九): 每天固定做一件事
面對網路行銷工具的千變萬化,許多人的感覺是學到最後有點無所適從,但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至理名言深藏在我們心中,…
多吃元氣早餐 心臟更健康
從晚上入睡到起床,是一般人一天中禁食最長的一段時間,此時血糖約在70~120毫克/百毫升。人體開始活動以後,肌肉需要消耗糖分,血糖降到60…
尋找台灣好新聞
台大新聞所張錦華教授曾經說過一個故事: 一次台大新聞所入學考口試時,一位資訊科技系的考生也來報考,…
抗疫!天然食物來相助
諾麗果 Noni fruit 「諾麗果」是近年來很熱門的健康食品。孕育諾麗果的「檄樹」,是一種在植物學分類上屬於「茜草科巴戟天屬」…
2015 年2 月中國大事
中共不公平補貼企業 美國投訴WTO 美國2月11日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抗議,指責中共當局不公平地補貼七個行業共179家出口企業,…
為公還是為私? 我們與惡的距離
公視3月底推出的社會寫實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造成很大迴響,我十分喜歡每集開始的鋪陳,片頭利用「品味新聞台」臉書(FB)專頁的特效鏡頭,…
非營利組織如何傳播理念?
問:某人權團體經營困難,負責人秉持熱誠,但年事已高,堅持多年終究有些挫折與無力感。倒不完全是經費短缺問題,而是覺得要「賣理念」不是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