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期选举效应及回顾历史转折

被视为川普总统期中考试的美国中期选举2018年11月6日已经结束。Getty Images
第196期
文昭

2018年11月6日的美国中期选举已经结束,这个话题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谈:一、两党分掌国会两院,对美国内政的直接后果;二、回顾一下美国历史上几次国家道路的重大转折,每次重大转折发生的时候确立了甚么?又改变了甚么?现在美国的道路也处在这样的转折关头。第三、中期选举后果对世界,特别是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对美国内政有何影响?

首先,这次国会选举的直接后果是甚么呢?共和党(代表色红色)失去了众议院的控制权,但是民主党(代表色蓝色)支持者们所预期的那个Big blue wave(蓝色大潮)也没有到来,这是一个折中的结局。两年改选一次的众议院,在共和党的手上已经保持了8年,这次回到民主党手里并不算一个大意外。如果在参、众两院里共和党不得已要挑一个的话,保有参议院更加重要,因为参议院拥有对重要的行政和司法官员的任命权(总统提名、参议院任命)、有对外交条约的批准权,它和总统行政顺利的关联度相对更大。贸易协议也算是条约,不需要众议院批准,但要在参议院需要60票通过,这次共和党增加了在参议院的席位,但也没达到60票,这会是一个接下来两年持续的问题,但不比现在的情况更糟。

民主党夺回众议院控制权接下来会发生甚么呢?第一、川普对欧巴马健保法案的改动在国会层面将被搁置,直到两年以后的下一届总统大选和众议院选举之后。川普上任的第一年要推翻欧巴马医保法案,但准备仓促,在共和党控制国会的情况下,自己阵营内部没能达成一致,所以只是取消了个人强制购买保险的要求。所谓「个人强制保险」,目的是迫使年轻的、健康的美国人加入到健保计划这个「资金池」里来,必须把钱放在这个资金池,有足够的数量规模,才能支付比较严重病患的成本。取消强制购买是重要的一步,但还没有完全推翻欧巴马医保法案,川普应该还会尝试以总统行政令的方式改动医保法案,但能达到甚么成效不敢保证,在国会层面这个进程现在随着民主党重掌众议院会被搁置了。

第二件大事是川普想要废除(非法移民)按出生地自动获得美国国籍的原则,避免中共高官经常做的那一种事,让老婆怀着孩子到美国来生产,取得美国公民身分。这件事他靠总统行政令就可以做到,虽然国会拥有民主体制最终极「大杀器」——立法权,理论上可以通过立法来推翻总统的行政决定,但是在共和党掌握参议院的情况下,事实上民主党无力颠覆,只要川普决心要做是能做成的。

第三件大事因为民主党已经在众议院获得多数,共和党想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减税的提案是难以获得通过了。

第四件大事是民主党会更卖力的推动对于川普和他身边人的各种调查,也许会发起对总统弹劾,众议院是相当于弹劾案的公诉人,但案件的审理权在参议院,参议院相当于陪审团。所以事实上没有可能颠覆川普政府,但可能用复杂的调查程序来干扰川普的施政。

第五件事,也是最为确定的一件事,就是围绕每年的政府预算案,进行的搏斗会更加激烈。民主国家的政府预算必须得到代表民意的立法机构批准,政府才能花钱,否则就得关门。所以跟花钱有关的事,也是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最能给川普出难题的地方。

至于在具体的事务方面,众议院能给政府施加的约束有限,除了参议院在这方面拥有的权力更大之外,最近几十年美国的趋势是行政扩权,像税务、移民这些方面的法规,很大程度上是国会把立法权下放到了行政部门,所以能够通过总统行政命令来做,众议院构不着。

小结一下,民主党重掌众议院能给川普政府设置的阻碍主要在三方面:推进针对川普的各类调查、阻挠重大法案通过、争执每年的政府预算。


▲美国总统川普与夫人梅兰妮雅2017年1月19在华盛顿特区林肯纪念堂内向林肯雕像致意。Getty Images




回顾美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接下来谈谈美国历史上的几次国家道路的重大转折,所谓道路转折也就是几次严重的社会割裂所导致的后果。第一次重大的转折当然就是1861~1865的南北战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半期的主流观点是,林肯捍卫了美国的统一,也把美国独立宣言「人人受造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的理念贯彻始终。一个存在着奴隶的国家怎么可能是真的自由、平等呢?等于是在精神上分裂呢。所以林肯是让这个国家在心灵、形体上再度统一起来,这是美国崛起的力量源泉。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了一股「修正史学」的声音,对南北战争这段历史出现了一些颠覆传统的解读,比如认为林肯几乎完全改变了美国的政体,在战前美国是一个以国会为中心的体制,但林肯发动战争,成了总统命令国会通过;而且林肯在战争期间取消了新闻自由、取消了人身保护令,这些都是违宪的行为,等等。更进一步「修正史学」观点认为南北战争就是林肯引起的,没有林肯当总统,就没有这场战争,南北方双方可能通过妥协来解决问题,其实这场战争是没有必要的。其实,这些指责并不太能成立,因为林肯是一个道义上的坚定废奴主义者,行动上还比较务实,不算特别激进。

不过确实南北战争扭转了美国的道路,这个扭转我认为主要是体现在:美国自建国之初就有「联邦主义」和「邦联主义」的争论,那个邦联主义基本从历史中出局了。不是说它从人们的思想中消失了,而是它失去了左右国家道路的资格。

第二次重大转变是越南战争,这次转变发生在精神上,左翼思潮在舆论和文化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青年一代为了反抗兵役,思想上以自由主义、进步主义为武器,在生活中热情投入了性解放、摇滚乐这些大众文化潮流。

这一代人的思想特点是「道德相对论」,就是坏人有好的地方,或者坏人有不得不坏的苦衷;而所谓好人也有不可告人的动机,也未必那么好。于是不做道德上谁好、谁坏的评价。年青人认同道德相对主义是为了对抗冷战的意识形态教条——美国投入越战是为了阻止共产主义的扩张,是为了保障自由和民主的生活方式。大学生们就说:少来,共产主义真有那么邪恶吗?也有进步的一面嘛!民主自由真有那么光辉吗?也有阴暗一面嘛!谁好谁坏哪能那么容易说得清呢?

60至70年代的青年一代中,这种道德不可知论甚嚣尘上,在思想上对善恶不置可否,就是在抵制传统;同时在生活中就放浪形骸,和保守主义对着干,传统的方式是往东,他就偏往西——我是自由的,你没权力评判我!传统观念对婚姻以外的性关系有强烈的排斥,甚至一个星期换个性伴侣。传统观念认为正派人是不能酗酒、抽大烟的,他就抽大麻、吸毒,沉溺于麻醉品。

这个时代也是左派媒体奠定了话语权的时代。当时的政府还没有意识到电视传播技术对政治的影响。左派普遍是反战的,记者在前线拍到士兵沮丧和狼狈的形象,脸上血和污泥混合在一起,几个小时之后几百万的美国家庭在晚餐时间就都能看到。这些充满爱心、情感细腻的大姐、大妈们这还受得了,反战声浪就此起彼伏。可以想象,如果一次大战期间的马恩河战役、二战期间的诺曼底登陆,奥马哈海滩(Omaha Beach)上的冲锋,让老百姓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着自己的子弟被敌人的机枪一片一片的扫射倒地,会是甚么结果?那这仗就别打了,当今这个世界就到处飘扬着红底黑万字的纳粹旗了。

军事史学家汉森(Victor Davis Hanson)在《杀戮与文化》这本书中,强调了媒体对美国在越战中失败扮演的重大作用。比如美军以少敌众,在受到意外袭击的情况下伤亡仍然远远小于敌人。可是媒体并不关心敌人受到了多大损失,敌人的企图是否被挫败,他只要拍下几个镜头:一个美国大兵倒在血泊中、几个伤员被抬上直升机的,就足以引发国内老百姓滔天的怒火,让华盛顿的政客、五角大楼的将军成为千夫所指,受到巨大压力了。

同时60至70年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和女权运动兴起的年代,这些新崭露头角的力量需要吸引公众注意,所以也加入了左翼反战的大合唱。从60至70年代美国这一次道路的转换发生在精神上,奠定了目前美国主流文化的基本格局。


 

对国际的影响

简单总结美国中期选举的国际影响:目前的局面应该不至于影响到川普的对外政策,也不至于影响到对中国贸易战的政策。因为对外政策是川普比较少受到国会掣肘的领域,所以他今后的立场可能会更强,而且在贸易和中共威胁的问题上,两党并没有大的分歧。同时因为众议院已经被民主党掌握,应该会促使共和党的内部分歧变得较为次要,让共和党的建制派和川普之间的摩擦减少。老实说川普上任第一年,在国会里共和党的建制派给川普制造的阻碍也和民主党差不多少,有一部分共和党议员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了国会中反对党的角色,在废除医保法案和修墙的问题上皆是如此。以后共和党的内讧可能会减少。那川普的情况不见得比先前糟糕了多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路見不平,你會拔刀相助嗎?
7月20日,一位黃姓婦人在ATM提領3萬現金後,被一位陳姓大陸籍配偶當街行搶。被搶的黃姓婦人表示,在與陳姓婦人拉扯過程中,…
川普指責亞馬遜擊垮實體零售商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連五次劍指亞馬遜公司,指責亞馬遜擊垮了大量美國實體零售商;他還砲轟亞馬遜執行長貝佐斯(Jeff Bezos)利用其收購的《…
「穿越時空」的神七太空漫步
藉奧運表演的「盛世和諧」尚未滿月,9月可說是中共的滑鐵盧。三鹿毒奶醜聞和山西潰壩慘禍接連發生,引發全社會震盪,…
「情、色」與中國民運人士的生與死
中國民主黨創建者之一秦永敏於11月29日出獄,出獄時獄方搶奪他所有在獄中的文稿。秦永敏透露他的文稿包括文學、歷史、哲學等各方面內容,…
讓男人帶小孩的後果
媽媽不在,讓爸爸帶小孩會有甚麼後果?網路上流行很多酸文,多半在描述爸爸當保姆的誇張形象,例如用膠帶將小孩貼在牆上,或者一面餵奶一面打電玩…
北京工匠巧手通天 「多寶格」珍藏清宮皇帝寶物
許多人都有收藏物品的習慣,小從汽車模型、玩偶、相機到各式珍品,甚至為其打造一個「家」,一目瞭然又能隨時把玩。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的「…
廣交會採購商減少 官方稱任務艱鉅
第125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4月15日至5月5日在廣州分三期舉行。中國財新網報導認為,本屆廣交會採購商到會人數減少,…
中國駭客部隊曝光引發美國擔憂
近期,有關中國軍方對美國網路攻擊的消息,頻繁出現在西方新聞媒體上。外媒尤其關注為何中國軍方對蒐集經濟情報如此熱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