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何处是蓬莱」展 暑假到仙山集点仙气吧!

文伯仁〈方壶图〉细部。国立故宫博物院提供图版
第192期
谢子

热腾腾的暑假到了,国立故宫博物院本馆推出的「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中展出的海上仙山画作,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重要的内涵,也让我们重新回味远古年代,君王不但忙于国事,更对寻仙访道有着相当的渴望。

这些画作具体呈现了传统文化中「修炼」的一支重要脉络,而在文献上记载的更多。司马迁《史记》被称为正史,其中记载了有三座仙山──蓬莱、瀛洲、方丈,位于渤海以东的亿万里处。

汉初重视黄老之术,讲求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也奠基国家实力,让承继的汉武帝能向外大力发展。

其实,中国的三皇五帝早已寻仙访道,这样的修炼文化也从帝王之家深入到寻常百姓。因此,在文献上的奇人异事记载一直延续到清朝,更广泛延伸到中医、武术、气功等领域。因此,修身养性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基底。

古人如何访寻仙道?黄帝求访广成子成仙之道、孔子请教老子如何得道,得到的答案都类同于先修心,再论及其他。

黄帝希望能摄取天地精华、主宰阴阳,于是询问已经千百岁的广成子,自己如何能做到?第一次,带了大批文武百官求见广成子的黄帝没有得到答案,反而被广成子说了一顿。第二次,黄帝自己独自上山寻访广成子,才得到答案──心神宁静,行为与形体自然端正。若能如此维持下去,自然就可以长生养命。

而老子告诉寻道无果的孔子说:「假设『道』是可以献祭的东西,大家一定会拿去献给君王;假设『道』是可以传述的,大家一定会立刻分享给自己的兄弟;假设『道』是可以送人的,大家一定会送给自己的子孙。」

「为甚么『道』不能献、不能传述、不能分享呢?」

老子说,因为「道」在人的心中,一个人的心无所依循,就无法稳定;行为不够端正,即使听过「道」,其机制也是无法运作的。

这样的哲思深深扎根在传统文化中,这也是为甚么以前中国人都讲修身养性的原因。而从故宫这次的展出作品中,我们更可以看见古人对海上仙山的丰富想象。

 

▲文伯仁〈方壶图〉。

 

这次展出文伯仁〈方壶图〉,「方壶」即为《史记》所记载的仙山「方丈」,后被改为「方壶」。画中碧波万顷、祥云缭绕,仙山「方壶」浮现其中,数间道观藏身其间。

明代文征明侄子文伯仁传承家学,用笔细致,构图特殊,在严密的结构中散发出文征明一派的雅澹气息。

另一幅明朝郑重〈仿王蒙葛洪移居图〉画葛洪如何举家迁移。葛洪本身是中医,对植物颇有研究,亦追求长生不老之道,是道教知名的代表人物。他向南海太守鲍靓学习炼丹术后,娶了鲍靓擅长灸术的女儿鲍姑为妻。

 

 ▲〈仿王蒙葛洪移居图〉。


 ▲〈仿王蒙葛洪移居图〉细部。

 

葛洪听说越南(交趾)出产丹砂,于是带了妻儿、僮仆一同前往。后来被广州官员留下来,最后在罗浮山上羽化成仙。

在这幅长轴中,上、中皆是巨大山石。葛洪与妻子各骑一头牛,僮仆手捧着白鹅,还有羊犬同行,在山峦下方,徐徐前进。该做画笔绵密,布局窄长,似乎让人感受到在如此曲折的山径中,步步迈向成仙的世界,是如此艰难,没有意志力,难以达成。

此外,「何处是蓬莱」也同时展出董源〈洞天山堂〉、仇英〈云溪仙馆〉、赵伯驹〈飞仙图〉、石锐〈轩辕问道〉、〈画钟离仙迹〉、〈赤松子〉、〈安期生遇仙〉等,还有难得一见的织品〈缂丝仙山楼阁〉。


何处是蓬莱—仙山图特展

展期:2018年7月1日~2018年9月25日
地点:国立故宫博物院
陈列室:北部院区第一展览区202、208、212室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8個變調的中國詞語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尤其是在文字和詞語方面。某些中文詞語的來歷、含義特別耐人尋味。遺憾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一些詞語,…
《2012》電影的奧義
談到2012這個特殊的年份,就不能不提起流傳千年的瑪雅預言;但即使沒有瑪雅預言,2012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對國際社會來說,…
普印通做好「內容」,指標性客戶主動上門
「內容行銷」(Content Marketing)向來被認為是2C(to Customer,對消費者)的一大利器,但2B(to…
聊出天氣之外的精采對話
有人說,不會聊天氣,就不會聊天;還有人說,只會聊天氣,也不會聊天。寒暄式的閒聊向來褒貶不一,有些人如魚得水,有些人認為只是無意義的蠢話。…
年近60 無資源可用,但想工作一輩子?
問:戴顧問您好,您關於「TPD」(Thinking Process Dynamics)的每篇文章,我大概全部讀過。對於一個明年即將60歲的…
名廚領路 年菜健康煮
對於喜歡下廚、樂於做菜的廚師來說,通過這樣彷彿遊戲的過程,就能讓吃的人獲得滿足,是一件很開心的事。過年期間,年菜也可以在家料理。…
搭配聊天機器人減少客訴 「起士公爵」業績倍增
臉書使用者都有以下經驗:當出現各類廣告,使用者感興趣進而點擊連結時,很多時候並非連上產品的官網,而是跳出一個對話式的頁面詢問你的需求。…
政府須積極改善聯結產業和機制
國家經濟成長和發展主要決定於兩件事:資源的累積及資源的有效運用。各種經濟理論和政策可說都是在處理這兩件事。 個體經濟學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