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花香扑鼻

南港中央研究院。维基百科
第189期
徐沛
生于中国四川省康定市,1988年前往德国留学,就读杜塞尔朵夫海涅大学哲学系,主攻德国文学、语言学、哲学。1989年,徐沛受到六四事件影响,开始在德国发表文学作品,包括诗作、散文等,也开始公开演讲,投入人权运动。2004年,加入德国国籍。

2018年元月一日我从德国飞抵桃园机场后,入住台北南港区的中央研究院学人招待所,此前我对中研院几无所知。到中研院的第一大惊喜就是闻到桂花香,这是我1988年离开四川后不再闻到的花香,足以慰藉我的乡思之苦。

从四川外国语学院毕业三十年后,我有幸成为台湾奖助金访问学人,到台北调研三个月。首旅台湾的最大收获就是亲临台北中研院,亲身体验台湾的自由,这是台湾与大陆的本质区别。三十年前,我为赴西德留学,乘东德航班从北京飞抵东柏林,目睹被柏林墙围起来的东柏林一片黑暗,而走到西柏林便灯光璀璨,亮如白昼。

从南京到台北

1928年成立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研究机关,隶属国民政府,首任院长是蔡元培(1868~1940)。

1948年民主推选出81名首届中研院院士,其中数理组与人文组分别为28人,生物组25人。朱家骅、陈寅恪、梁思成、胡适、傅斯年、陈垣、马寅初与郭沫若都名列其中。

中研院院士是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荣誉,不是职务,也没薪水,只需出席两年一次的院士会议。院士就由院士会议每二年在候选人中投票选举。院士候选人则由各大学院校、学会、研究机关、中研院院士或评议员提名,经过评议会以通信方式无记名投票选出。

中研院于1948年在中国大陆选出第一届院士后,因大陆沦陷,迁至台湾后,几乎从零开始,十年后才召开第二届院士会议,选出第二届院士。当选这届院士的吴健雄(1912~1997)是第一位女院士,现在总计至少27位女院士。

2016年7月台北中研院举办第32届院士会议,选举出第31届中研院新任院士20名,其中女院士3位,还选出2名非华人的名誉院士。

现在南京市挂着江苏省科技厅牌子的一组民国建筑就是昔日中央研究院所在地,当时的地址为鸡鸣寺一号。该建筑是仿明清宫殿式建筑,完工还不到两年,就因共军兵临城下,被迫撤离。

以国民党主导的国民政府把中研院院士当黄金与故宫文物一样,试图赶在大陆沦陷前抢运到台湾。从1948年12月起,在蔡元培过世后代理院长的朱家骅(1893~1963)就开始搬迁中研院宝藏,包括院士。可惜遭到时任中研院地质所所长的李四光等院士抵制。

时任中研院历史语言所所长的傅斯年虽然从南京飞到台北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但他当时难以想象共产党会突破长江天险,因此只携带部分亲人和主要生活用品。岂料这一去就是永别!

朱家骅是留德海归的博士,像陈立夫一样是民国的顶梁柱,也被中共列为战犯。在中共的宣传与统战下,81位院士只有几位跟随他撤到台湾。那时中研院有400多人员,撤到台湾的不到60人。14个院所,只有两个撤到台北。其余的自然科学研究所以及社会学所,全部落入魔掌。中共在此基础上于1949年11月成立中国科学院。郭沫若被任命为院长。

选择留下来的60位院士包括郭沫若,全都在共产极权暴政下饱受屈辱与迫害。1966年中科院被「砸烂」。全院被迫害致死者达229名。其中有第一届院士谢家荣(1898~1966),他与妻子不甘屈辱,双双自杀。谢院士是注意到在华北和东北平原下可能存在石油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他的石油地质理论和科学预测,直接导致了中国第一个油田──玉门油田和中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

与谢院士相比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遭遇更悲惨。详情可看《陈寅恪的最后20年》。

中研院在南京成立至今已90年,现在台北的中研院已有31个研究所。现任院长廖俊智(James C. Liao),2014年获选为第30届中研院院士、2015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16年经蔡英文总统核定为中研院第8任院长,2016年6月21日从美国加州大学停薪留职返台接任中研院院长。

廖院长上任后,于2017年成立科普网络媒体《研之有物》,以便让民众了解台湾的最高学术机构究竟在干嘛。如果中研院由数理科学、生命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三座岛构成,那么《研之有物》就是沟通的桥梁。

而我则想与读者分享中研院扑鼻的花香。北京的中科院资金再雄厚,也笼罩在雾霾中,没有花香,更不可能容纳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年菜×吉祥話
  年糕|步步高陞 過年吃年糕的習俗據傳是從周代開始,由於五穀成熟一次稱為一年,所以過年吃年糕,含有祈願五穀豐收的意思。而因為「糕…
外界對中國的三大誤判
過往國內外對中國的觀察經常是「中共團結穩固、中國經濟崛起、中國社會穩定」等樂觀說法,可是事實上,早已有所轉變。…
移民企業家造福美國
誰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時期創造了就業機會?答案是:移民企業家。 資本家山戴爾(Scott Sandell)最新創辦了一個名為「創新美國」(…
上海交大擬發「人格證書」
中國上海交通大學最近正在醞釀一個改革措施,該校畢業生除了拿到畢業證書之外,還有另外3張證書,包括成績證書、能力證書及人格證書。其中,「…
不要讓「緊急的事」淹沒「重要的事」
在過去半年內,你是不是在工作上非常忙碌?如果是的話,請想一想:在過去半年內花掉許多時間所做的種種事情,…
女老闆鄭宇庭 發揚「招弟」精神
一個出身貧寒的女孩,小學一畢業便到工廠賺錢貼補家用。但她從不灰心喪志,一路從童工、領班、採購、財務等職位向上爬升。如今,…
領館避難 中美外交進入「多事之秋」
美國今年是大選年,要競選連任的歐巴馬總統一心期盼內政外交均平安,但「中國因素」卻不斷給他製造「燙手山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