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伊始 就该想好如何潇洒告别

创业,得要先思考终点。Fotolia
第185期
早安财经提供

每个创业的人,迟早都会离开自己一手打造的事业,不论是交棒、出售或是清算。曾撰写《师父:那些我在课堂外学会的本事》、《小,是我故意的》等著名书籍的财经作家鲍.柏林罕(Bo Burlingham),提出他的观察:「多数业主着手规划退场的时间都不够早,且为他们的拖延付出惨痛代价。」

 

最近他将探索这一问题的研究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揭露了多位创业家的见解、退场计划,整理成《大退场》一书,让大家从一个又一个真实故事中看明白,为甚么创业的结局如此迥异。《追求卓越》的作者汤姆‧毕德士(Tom Peters)盛赞本书虽然包装成创业家的退场之道,实际上却是谈如何兼顾精采的事业和人生,因而值得任何想妥善经营事业与人生的读者阅读。

从第177期开始,《看》杂志编辑部与多家出版社合作,为读者精选好书,经授权后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读者吸收好书精华。以下内容摘自原书,文中第一人称为原书作者。

 

▲早安财经提供

 

书名:《大退场:创业家如何急流勇退》

作者:鲍‧柏林罕(Bo Burlingham)

出版社:早安财经

类别:商业、管理、领导、创业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1日

 

 

也许你很清楚自己为甚么创业──为了谋生,或是为了梦想。你知道你必须付出很多心血,要有纪律、有毅力,还得足智多谋,能随机应变。

但你很可能不知道,思考「退场」有多么重要。

有些创业者打从一开始在找人投资时,就会先想好所谓的「出场策略」——通常是卖给第三方,或是公开上市。对他们来说,经营成败关键是尽快提高公司价值,这样才能卖个好价钱。

但这种创业者毕竟是少数。在我的经验中,大多数创业者通常不是忙着对付日常经营的挑战,努力把公司提升到更高层级,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从未想过──也不认为自己需要想──退场计划。

如果你很幸运,就算没计划也无所谓,最后仍有机会优雅地退场,但要知道,创业之路并不是以成功赚钱为终点。无论是耗上你一辈子,或只存在几年,这趟创业旅程终究有结束的一天,只是你现在还不知道何时、如何,以及为甚么结束罢了。你的公司蓬勃发展很好,但那只是中点,退场才是终点。就像登山专家说的,登喜马拉雅山的成败,不是看你是否攻顶,而是要看你能否活着回来,并享受整趟旅程的经验。

我不是第一个提醒你思考退场的人。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在《与成功有约》里已经提过类似的主张,书中七个高效能人士的习惯中,就有一项是「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哈洛‧季宁(Harold Geneen)在1959到1977年间担任国际电话电报公司(ITT)的执行长,他与艾文‧莫斯考(Alvin Moscow)合撰的《季宁谈管理》(Managing)开宗明义就写道:「阅读时,你是从开头读到结尾,经营事业则正好相反,你必须从终点开始,然后去做所有为了到达终点该做的事。」

「以终为始」是要你打从一开始就认清,你对事业的参与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然后让这个简单的事实,指引你未来的发展方向。虽然你做的很多决定,不见得会对最后阶段有所影响,但只要你没有养成时时谨记目标是圆满退场的习惯,就可能衍生严重的后果。

可惜,大多数创业者并未养成这种习惯。在事业草创期他们只专注于存活,幸运迈入成长的,则可能陷入柯维所谓的「活动陷阱」(activity trap),也就是──「生活忙于埋头苦干,到头来却发现方向错误,但为时已晚」。一般创业者所念兹在兹的,肯定是眼前的表现、发下一笔薪水、开发下一个大客户,相较之下,思考「退场」没那么急迫。何况,要想出明确的退场方案也不容易,于是就先搁着吧,能拖就拖。因此大部分创业者都是拖到不得不面对时,才会开始思考退场。

但经验显示,往往到那种时候创业者的选择极其有限。打从一开始就思考退场,可以促使你问自己一些别的创业者从未想过的问题。例如,谁是你公司的潜在买家或投资人?他们重视哪些特质?哪些因素可能让他们出更高的价格?为甚么他们可能出较低的价格?他们觉得你的事业有甚么弱点?找出弱点后,你可以努力消除那些弱点,并采取一些行动来避免弱点再现。换句话说,你会开始把公司视为产品,并想办法把它变成顶级商品,因而打造出更卓越、更稳健的公司。

思考退场计划也会迫使你问一些跟你自己有关的难题。尤其,你会发现你必须想清楚自己的定位、你想从事业中获得甚么,以及理由是甚么。为这些问题找出答案的人,几乎都对离开比较放心,他们也比较有能力在依然当老板时,为自己和事业做出更好的决定。

对于已经创业或打算创业的人,我的建议是:「现在」就开始思考退场。即使你认为你永远不想出售事业,也该想好未来如何安排,无论你打算把事业永远留来手中、交棒给子女或员工经营,或是干脆收起来,你都应该想想:甚么情况下你可能会离开公司?

要知道,创业的旅程未必能在你想结束的时候结束。当那一天来临时,你准备得越周全,离开的过程将会越圆满,起码不会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别人受苦。

「任何人都能创业,但是只要你还没真正出售公司,就还没有奔回本垒。」

(本文节录自《大退场:创业家如何急流勇退》前言〈甚么?要我现在考虑卖掉公司?〉及第一章〈经营事业,要从终点开始〉第7页~第38页)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故宮「以文會友」雅集趣特展 瞧瞧古人如何比優雅、比才華
國立故宮博物院目前正在展出的「以文會友」雅集趣特展,彙集了晉代到清朝文人的聚會模樣,有書法、繪畫、緙絲等形式共28件珍品,…
LINE進軍全球的四大關鍵策略
在人手一機、智慧型手機當道的今日,通訊軟體App「LINE」順勢爆紅,引起外界許多興趣和揣測。大家都在想,究竟LINE有何魅力,…
誰在篡改ECFA研究的結論?
大部分的經濟政策都是對一部分人有利,但對另一部分人不利。因此政府決策不只是要衡量利弊的大小,而且要設法降低和補償受害者的損失,…
龍耀宗誠懇打造媽咪樂 居家清潔也有一片天
媽咪樂居家清潔公司年節期間總有接不完的訂單,年關過後才能稍稍休息。總經理龍耀宗目光炯炯有神,笑說高雄市官員曾形容媽咪樂是「清潔業的台積電…
澳洲政壇「變天」時代到來
最近幾星期以來,澳大利亞政壇發生了兩起被媒體稱為「選民衝擊波」的大事件,觀察家們則驚呼:澳洲政壇的「變天」時代到來了。 這兩個「選民衝擊波…
阿麟師樂當「瘋子」 用善念推廣安心蝦
位於高雄市西北邊的湖內區鄰近台南市,早期為濱海沙洲之地帶,土地鬆軟富鹽質,利於開墾為養殖魚塭。演變至今,湖內區已有將近98%…
詩肯柚木 Feel at home
詩肯柚木從1974年在新加坡創立了夏威夷室內設計公司開始,經歷北歐的學習與市場了解,並於1984年決心創立自己的家具品牌「…
打造散熱風扇領導品牌 洪銀樹帶領建準電機營收破百億
世界上最小的風扇,你知道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嗎?答案是台灣。說得更清楚點,是全球「散熱風扇」領導品牌的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