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焦點

金融风暴席卷 美顶尖商学院面临挑战

金融风暴席卷 美顶尖商学院面临挑战
Getty Images
第64期
刘林

美国拥有多所世界顶级商学院,不少金融界和政界精英都从这里毕业。然而,2008年一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引发的金融界震荡,也波及到了这些培育人才的摇篮。

昔日辉煌不再

美国商学院在过去的数十年中蓬勃发展,授予的MBA学位人数从1969~1970年间的21,561人发展到了2006~2007间的150,211人,商学院也因此财源滚滚。哈佛商学院接受来自校友的捐赠高达21亿美元;芝加哥大学商学院接受一位校友3亿美元的赞助后,将学院的名字改成了「布斯」(Booth)。

据《经济学人》报导,即使如此,在这些顶级学府中也弥漫着些许不自信,特别是这场经济危机让它们的处境雪上加霜。因为金融风暴的始作俑者大多出身于MBA,这让商学院的名誉受损。金融业就业市场还在萎缩,从2007年中旬以来18个月间,华尔街已裁员24万人。但是学校面临的问题远不止这些。

面临的挑战

美国名校的商学院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很大程度归因于人们觉得MBA是进入世界最富有的两大职业──金融业和顾问业的入场券,这两大行业消化了顶尖商学院一半以上的学生。这让学生们愿意支付昂贵学费,因为他们相信未来的高薪职业,可以把所投入的成本赚回来。

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银行和顾问公司招收没有MBA学位的人,尤其青睐数学和信息计算机专业人才。一个勤奋工作的25岁年轻人在公司内部接受一、两年的定向培训,与一名必需支付高薪的拥有MBA学历的雇员相比,前者的物美价廉更有吸引力。现在商界有些人甚至认为MBA不过是一纸文凭,徒有虚名罢了,这种想法也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对MBA的批评不仅仅来自咨询公司和银行。许多商业人士担心商学院教授们更热衷于理论研究,而不是实用的管理经验。因为大学教员的升等往往依靠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不是积累实际管理经验、传授生意经得来的。另一方面,教授们甚至也抱怨学生把太多时间用在找工作而不是学习。

两年的MBA课程一直被视为商学院理想的教学模式。然而,这种模式在近年开始面临困境。学生们越来越乐于选择为期一年的短期MBA课程,有70%的欧洲商学院都是这样的安排。排名殿后的商学院已经发现,想要填满教室的座位变得越来越难;而顶尖商学院也开始担心这种趋势会蔓延到自己学校。

课程改革 寻求突破

美国商学院有个很突出的优势,那就是它的课程安排很灵活。在这一波金融海啸之前,许多商学院已经开始推展循序渐进的教学改革。例如史丹佛商学院和耶鲁企管学院已经在过去几年中大幅度改变课程,其他的商学院也随之跟进。

一项聪明的应对策略就是让商学院全球化。INSEAD商学院引领潮流,在新加坡开设第二家分校,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研究亚洲经济或是欧洲经济。其他商学院纷纷追赶,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在美国本土外开设了3所分校。大多数商学院在全球设有研究中心。外籍学生占美国顶尖商学院学生人数的34%,欧洲商学院中外籍学生比例则高达85%。

商学院还纷纷致力于课程改革,让课程更加实用,减少枯燥的理论教学。耶鲁已经取消了一些传统的单一科目课程,如市场营销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综合实用的课程,这些课程更多站在投资者、客户或是公司雇员的角度。密西根大学罗斯商学院提供学生在印度医院或是非洲莫桑比克的能源公司工作的机会。许多学校正在招收越来越多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与过去相比,现在商学院的课程内容更加多样,方式也更加灵活多变。

但是课程改革也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增加了本已昂贵的MBA课程成本。耶鲁的课程改革开销是200~500万美元。史丹佛也不得不增加10%~15%的教职员。在紧迫的时间里,商学院必须用有限的资金做更多的事,如吸收其他院校的教授或是校外的金融专业人士。2008~2009学年,哈佛医学院有教职员工10,884人,但只招收了165个新生,这是因为哈佛医学院吸收了涉及广泛的专业人才。相较之下,哈佛商学院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新人新气象

一些顶级的商学院正在更换他们的领导人物。5月4日,哈佛商学院宣布诺瑞亚(Nitin Nohria)将成为他们的下一任院长,这也是百年来哈佛商学院首位非本土裔校长。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最近也选出新院长,而密西根大学罗斯商学院,以及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也都在院长换届选举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人们期待着新院长会带来新的变革,为商学院注入新的活力。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紅白火龍果 夏日好消暑
火龍果的果型飽滿圓潤,外觀有著亮麗的桃紅色,十分討喜。每當時序入夏,總能在一堆花花綠綠的蔬果中,搶奪人們的視線。 與鮮豔的外表不同,…
一世紀的回憶- 我那嫁給「特嫌」的姥姥
姥爺因為華裔身分而被定為「特務嫌疑分子」。所謂的特務嫌疑分子就只是因為懷疑你是特務就可以把你定為「特務嫌疑分子」,開大會批鬥你,…
台灣的設計 世界的產品
國際舞台上有非常多來自台灣的好設計,許多設計品牌經營和轉型的故事,展現台灣設計的競爭力。唯有產品好、設計貼近使用者,才能站穩腳步。台灣也有…
活動櫥窗
向奧美學品牌影響力 台灣奧美策略長施淑芳和數位長黃韻芝聯手出擊,教你掌握消費者變化多端的行為生態。如果你是品牌經營者,…
MEXX 2014的夏季「時尚態度」
崇尚自由與積極思想的MEXX,創始於1980年,總部設在荷蘭福爾斯霍滕(Voorschoten),是世界知名時裝品牌,店鋪分佈於歐、美、加…
中共「皇儲」駕臨香港 和諧論受到挑戰
香港度過主權轉移11週年之後,迎來政治局常委的中共「皇儲」習近平。習近平不但頂替曾慶紅主管港澳事務,而且負責奧運工作,而香港是奧運馬術賽區…
退休族投資房地產 掌握三大原則
房地產是不是一個好的投資標的?早期,也就是大約在民國40、50年代,甚至60年代,風險還很大,除非是相當富有而且是有計畫性的土地購買者,…
挖掘學習需求讓每堂課都搶手 「知識衛星」化知識為精品
走進「知識衛星SAT. KNOWLEDGE」挑高的辦公大樓,團隊忙進忙出,不同會議室裡,正在進行課程的拍攝和講師的面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