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电子阅读 严重损害人类思考

研究显示,使用网络、电子书会分散注意力,损害深度思考的能力。
Thinkstock
第166期
黎紫曦

近几年电子产品日新月异,不少儿童沉迷其中。长期使用电子产品很容易引发疾病,例如:肥胖、视力问题等。很多医生及专家已经对儿童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感到忧虑。

英国阅读慈善机构BookTrust联合英国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对一千五百多名8岁以下孩子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2%的家长担心,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书会影响健康,会对孩子的专注力带来负面影响。

尽管电子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普遍趋势,但是,仍有45%的家长认为长时间使用电子屏幕产品,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有35%的家长担心孩子使用电子书会对纸质书丧失兴趣;超过四分之一的父母认为电子书会让孩子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变差;还有31%的家长认为阅读电子产品会让孩子接触到不良内容。

中国大陆专栏作家陶杰曾撰文,批评中国人追捧使用电子书是一个错误潮流。因他指出:「首先,看电子书的屏幕是由光点组成,看得多,眼睛会疲劳甚至有害;其次,日本研究显示,电子书的蓝屏幕,大脑天生不吸收,读电子书,看完20分钟后,就不会记得前面看过甚么。」

西方有大量研究证实,使用网络会分散注意力,严重损害人类深度思考的能力,甚至可直接改变人脑的行为。

美国知名科技作家尼可拉斯卡尔(Nicholas Carr)曾经指出,网络可以毁掉人类的思维,令人变得愚蠢。他引用数十项学术研究得出的相同结论:「当我们上网时,我们就进入一个仓促的阅读环境,匆忙和心不在焉地思考,处于一个表面化、肤浅的学习过程。」

他解释,传统书籍是线性阅读,句子结构较复杂,所以阅读的人会边读边思考。透过网络虽然容易让我们获得大量讯息,却将我们变成肤浅的思想者,实际上在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

研究消费者趋势网站Trending Machine在2013年的调查显示,在网络中成长的千禧世代,比起父母辈那一代更容易健忘。《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曾将网络比喻为人脑的「外接硬盘」。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香港「股孫」生生不息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中國股市與香港股市有如神助,高歌猛進,向大會獻禮。不過號稱「香港股神」的李兆基,卻反常的沉默,沒有發表意見。…
來自加拿大的人權鬥士 兩位大衛的故事
一對老朋友:一高一矮;一個熱情外向、臉上總是笑容燦爛,一個嚴肅深沉、銳利的眼神充滿堅毅;一個是政治家,一個是律師。這對老朋友,…
中國「最美女校長」與「最醜鄉村教育」
最近中國大陸網路流傳一則河南鄭州西郊鄉村小學女校長李靈為孩子買舊書,奔波街頭的故事。這些情景被網友拍成了照片,放到論壇上,感動了無數網友…
中港關係將出現新變化
正當香港市民聚焦菲律賓屠殺香港遊客事件的時候,中國與香港的關係也顯示將出現新的變化。這個變化與菲律賓事件無關,…
課堂偶記
天朗氣清,落地窗外的綠枝嫩芽初抽。 正在上的「魏晉玄學」課程,處處能見傳統文人的風骨。課堂之餘,鄧老師說了則小故事,輕描淡寫地。 某日,…
詩:戀人物語
想念你 在我的每一個呼吸之間   我聽得到 你在我耳際的低語 我聞得到 你那令人神往的氣息 縱然你遠在天際   我感受得到…
從香港困境看台灣
台灣與香港,同樣深刻感受到中共政府對人權的打壓鉗制,無法排除互相的影響。由台灣學界和社運界組成的「守護民主平台」2013年提出《自由人宣言…
讓「媽祖魚」成為台灣品牌代表
目前數量僅剩不到一百隻、被台灣漁民暱稱為「媽祖魚」的白海豚,不但「保佑」不了自己,還需要由台灣保育人士發起運動守護。這一、兩年來,…